□ 林 立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加快了现代农业进程。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能源消耗不断增加。“十三五”以来,全国农机化管理部门通过严格排放标准、加大报废更新、推广绿色节能农机化技术等多种措施,推进农机化领域减排固碳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不断升级农用柴油机排放标准。我国农机用柴油消耗大约占全国柴油消耗的30%—40%。提高柴油机排放标准,将极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2016年4月,我国农用柴油机完成了一次排放标准升级,即“国二”升“国三”排放标准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单台柴油机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其中氮氧化物(NOx)减排量达到30%—45%左右,对大气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2022年12月,农用柴油机排放标准将由“国三”升级到“国四”,将对颗粒物(PM)及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提出更严格要求,PM减排量将下降50%—94%,NOx将下降43%。“国四”指标要求引入发动机机外净化技术,即使用排气后处理技术来控制排,这就要求柴油机要增加尾气后处理系统(SCR)和车载诊断系统(OBD),一旦OBD检测到SCR关闭,将自动限制发动机扭矩输出,发动机就会工作无力,无法正常使用,进而锁死发动机。因此,“国四”标准的执行,将对农机节能减排产业积极作用。
二是全面实施农机报废更新政策。当前农机装备总量接近2亿台套,总动力达到10.28亿千瓦,这其中包含着相当数量的老旧农机。老旧农机作业时耗油量高,不利于环保。据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对手扶拖拉机抽查检测的结果表明,老旧农机平均油耗比出厂标定值高出11%。2012年,农业部和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2012年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工作实施指导意见》,开始在山西等11个省开展农机报废更新试点。2020年初,农业农村部联合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正式将农机报废更新由试点转入全面实施阶段。政策实施9年以来,全国共累计报废老旧农机近20万台,投入报废旧机补贴资金近8亿元,受益农户16万户。老旧农机的更新报废,促进了节能减排,降低了作业能耗,避免了资源浪费和效益下降。
三是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农机化技术。绿色节能农机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节种节水节能节肥节药,减少因超量使用带来的柴油、动力消耗,进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减排目的。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一直在积极推广精量播种、精准施药、同步侧深施肥、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等绿色节能农机化技术。尤其是2020年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这一政策对农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有效遏制秸秆露天焚烧,减少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二是可以减少机具进地作业次数2-3次,通过降低农机作业油耗,减少尾气排放;三是可以减少土壤扰动,提高氮肥利用率,缓解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培肥地力,促进土壤固碳量增加,达到增加碳汇的作用;四是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量。2020年,我国保护性耕作面积约为1.2亿亩,经计算,实施保护性耕作,每年通过秸秆覆盖还田相当于增加土壤固碳量为70-250千克/公顷;通过减少燃油、肥料等农业物质投入相当于减少碳排放18.8千克/公顷,综合下来,每年最低可减少的碳排放量为73-222万吨。
四是支持使用复式智能农机装备。鼓励农民购买使用复式、智能、节能、低耗的农机装备。大力推广使用配备动力换挡变速箱、复合传感式液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等装置的拖拉机,使拖拉机作业时油耗、废气排放、牵引效率、作业精度等方面较以往有较大提升;大力推广使用秸秆离田打捆、秸秆粉碎还田、免耕播种机等机具,遏制秸秆焚烧现象;大力推广使用侧深精量施肥机、植保无人机、节水灌溉设备,有效减少水肥药使用量;大力推广联合整地机、联合收获机等复式作业机具,一次性完成多项田间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减少燃油消耗。同时,通过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等政策,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推动更多农民群众购买复式智能农机装备。
五是持续加大农机操作技术培训。农机手的操作技术直接决定了农机装备的使用效率,如收割机作业时,一个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机手,可以用最合理的收割路线,用最快的时间、最短的路程、最少的油耗来完成收割任务。基层农民反映,相同1台收割机,熟练机手会比新手油耗减少10%,作业效率提升10%。近年来,全国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一直在开展拖拉机、收割机、植保无人机、喷杆喷雾机等多种类型的农业机械驾驶操作员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训、以赛提技”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机手的农机操作技能,从一个侧面促进了农机节能减排。今年“三夏”期间,农业农村部组织在河北、山西等8个省份开展小麦主产区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引导机手在生产实践中注重低损高效、节能减排作业。同时,通过培育壮大一批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推动了农机作业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有效减少种子、化肥、农药用量,提升作业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有关决策部署,“十四五”期间,农机化领域减排固碳工作应重点做到“五抓”。
一是抓“国四”排放标准平稳升级。做好“国三”升“国四”下农机推广鉴定标准大纲、试验鉴定以及购置补贴政策等工作的衔接,提前做好工作预案,妥善解决好切换过渡期出现的相关问题。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农机企业加快消化“国三”库存农机,确保平稳有序过渡。
二是抓农机报废更新政策加速实施。目前农机购置补贴还存在报废补贴标准低、范围窄、数量少的问题,要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管、明确标准、便捷操作等措施,不断推动农机报废更新政策加快实施,加大老旧农机报废力度,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三是抓保护性耕作技术稳步扩面。积极推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在东北四省区稳步实施,坚持质量优先,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扩大实施面积,力争到2025年东北四省区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1.4亿亩,使保护性耕作成为东北适宜区域的主流耕作制度。同时,积极探索在黄河流域、西北旱区实施保护性耕作。
四是抓节能型农机技术装备加快推广。通过现场观摩、田间展示等形式,加快节能型农机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农民群众使用保护性耕作、节肥节药、精量播种、节水灌溉等技术装备。指导农机企业、科研单位加大对低排放、低能耗农机装备的研发创制。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民购置节能型农机装备。
五是抓农机手操作培训持续深化。加强对农机手操作技术的培训,指导机手正确、高效使用农机,强化节能减排意识,提升作业效率。继续推动各省举办农机手技能竞赛、大比武等活动,提升农机操作水平,在全社会营造高效作业、节能作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