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翠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0)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项正确税收制度改革,这一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税收制度的变化来降低企业的税负。在相关“营改增”制度推行后,建筑企业为了适应税收制度的变化,进行了一系列的“营改增”工作。在国家实行“营改增”之前,市场活动中同时存在营业税和增值税,但是在推行增值税改革制度之后,建筑企业税负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现了一系列税负增加的情况,这种市场税负不均衡的现象,不仅对建筑企业发展不利,同时也会造成经济体制的不稳定。为此,建筑企业就需要根据当前税收体制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来适应“营改增”,使建筑企业焕发出更加强大的市场活力。
建筑企业营业税向着增值税改革中,税收根据税额与真实价格关系的不同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种是价内税,另一种是价外税。目前所采用的增值税制度就是价外税。这种税收的变化,造成建筑企业营业收入转变为扣除内部增值税税款后的全部营业收入。这种税收体制下,入账的金额有所下降,劳务接受方或者购买方可以通过增值税来抵扣一部分税金。同时,固定资产中的不动产、无形资产入账都会发生变化。总之,“营改增”导致了建筑企业最终获得利润降低,会计核算工作也需要根据税收制度的改变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前市场发展需要。主要影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营改增”实施后,企业会计需要领取和管理增值税发票,会计工作任务增加。其二,改革后的税收制度造成企业会计科目增加,核算更加复杂,影响会计核算的开展。其三,企业在进行业务收入核算时,因为“营改增”影响,财务报表的编制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都会发生变化,对会计工作影响较为突出。
“营改增”对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合同管理的影响。第二方面是发票管理的影响。第三方面是劳务关系的影响。在合同管理上,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购相关材料和小型设备,这个过程中签订的合同就会受到“营改增”的影响。这是由于合同签订为工程负责人与材料和设备供应单位,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这些分期材料和小型设备发票将不能够进行税金的抵扣,给建筑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纳税影响。在发票管理上,为了确保增值税能够进行抵扣,纳税人首先需要具备发票的出具资格,超出抵扣范围的发票将不能够进行抵扣,所以,在财务管理中,需要重点注意额度情况,避免违反相关法律。除此之外,建筑企业往往横跨多个行政区域,所以必须确保发票抵扣在建筑单位所在地,这给建筑企业发票汇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劳务关系方面,需要确保建筑劳务分包单位具备增值税发票出具资格,否则将会造成人工费无法抵扣,增加企业的税务负担。
“营改增”是为了规范我国纳税体系,降低企业税负。由于建筑企业的特殊性,导致建筑业出现了税负增加的情况。建筑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过程中,往往施工项目包括拆除、新建、改建、扩建等内容,涉及较多的施工环节、费用支出项目和材料设备供应链。“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税率更高,而且一些小型设备和日常材料的费用的发票无法进行税费的抵扣,造成了建筑企业税负增加。而且这种类型的税负增加会根据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不同存在加大的差异,对财务企业财务工作影响非常复杂。
在建筑企业缴纳税费中,税务部门会根据建筑企业经营情况按照相应的税率收取税金。而税金的收取方式为多退少补。纳税企业需要提前预付税金。从税务管理角度来看,这种纳税形式更加方便快捷,能够提高企业纳税效率,但是由于企业的税金需要预缴,这就导致了纳税企业的资金被大量的占用。这种影响企业资金流的情况存在于所有企业中,但是由于建筑企业项目周期较长,长时间的资金占用将会给建筑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导致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中出现资金短缺等问题,给资金流造成巨大的压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选择合理的纳税方案,避免给企业造成大量资金占用,是企业财务部门在“营改增”背景下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对外是市场份额的争夺,对内则是成本的控制管理。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经营生产的成本越低,其发展空间和潜力就越大。通过降低自身经营成本,能够帮助企业在行业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在“营改增”推行之前,税收需要需要明确实际税收和实际价格,建筑企业营业税通过价税合计完成成本核算工作。一方面是生产成本,一方面是进项税额。在“营改增”之后,遵循进项收入票据抵扣制度,但是由于建筑企业施工实际需要,材料、设备都需要分期付款,造成了项目进项税额无法进行增值税抵扣。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给建筑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除此之外,成本的提高还表现在发票虚假问题造成的抵扣无效,使企业需要自身承担增值税。
在“营改增”背景下,需要调整会计核算的工作方法,帮助建筑企业更好地应对增值税制度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影响。从税务改革角度来看,国家进行税务制度的改革是为了释放市场活力,降低企业经营税负。所以建筑企业需要把握政策方向,通过对会计核算工作的调整,顺应国家政策趋势,来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开展。首先,需要明确“营改增”政策下的会计核算制度,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相关核算工作,会计人员也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加强学习适应新的税收制度和相关法律,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核算工作。由于“营改增”导致会计科目增加,建筑企业会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核算项目,提高会计信息的系统性和准确性,确保企业会计核算工作能够有效靠站,具备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随着财务模式和财务管理手段的提升,为财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加科学先进的手段。在“营改增”的影响下,财务工作需要借助这一契机进行改革,从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出发,通过夯实基础实现精细化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财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7]。从而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发展,能够提升财务部门对于税收制度的敏感性,更好地调整自身工作方向,避免增值税制度给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从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实际来看,精细化财务管理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建立全面预算体系。其二,科学进行纳税统筹。其三,形成完善监督机制。对建筑企业财务工作进行全方位提升。
做好企业纳税统筹工作能够提高财务管理质量,解决当前增值税抵扣问题,为建筑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帮助。对于纳税统筹工作的开展,需要注意及时性和有效性。其一,建筑企业可以通过成立子公司,使用专业增值税发票,完成进项税额的抵扣。其二,在材料供应方面,通过可以利用专用增值税发票对建设单位的进项税款进行抵扣。例如,材料的分期采购等。可以根据分包政策加强企业合作,降低企业税收负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严格按照合同进行材料的采购工作,有针对性地签订相应的专业合同,以提高纳税统筹工作的质量[8]。
会计信息处理系统也会影响“营改增”下建筑企业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目前采用的会计信息处理是将税务信息与会计信息分开处理,这就造成了二者信息不对称,在会计核算中会出现较高的错误率,对于建筑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较高。通过完善信息处理系统,提高会计信息与税务信息的有机结合,能够为建筑企业的财务工作提供非常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信息处理的监管审核力度,避免税务审核出现问题,造成建筑企业税收风险。
财务人员的培养是应对建筑企业“营改增”不良影响的重要举措。由于税收制度的变化,企业财务工作的模式需要根据政策适时地进行调整,这种调整首先就会影响财务人员工作的开展。大部分财务人员对于“营改增”并不熟悉,就会造成财务工作出现差错,给建筑企业造成纳税风险和经济损失。从培养财务人员角度来看,首先建筑企业需要建立符合“营改增”政策要求的财务工作制度,同时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对财务人员进行工作要点培训[9]。其次,建筑企业需要组织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对“营改增”政策进行分析,结合企业的财务工作实际建立相应的模板,为新手财务人员提供工作指导,降低财务工作中的错误率。通过财务工作人员水平的提高,为企业规避税务风险,降低经营成本。
建筑企业由于自身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导致营业税改增值税给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归根结底是由于建筑企业对于新的纳税政策的不适应,导致建筑企业税负增加、财务管理难度增大、会计核算工作量增多,影响了建筑企业的资金流和成本控制。为此,建筑企业需要采取相应措施,通过培养优秀财务人员、建立科学纳税统筹方案、调整会计核算工作、完善信息处理与监督,实现在新的纳税政策下提高财务管理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