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党东民 朱礼好
10月13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主办的农机精准作业技术应用场景示范活动在湖北省荆州市举办,集中演示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精准作业、油菜精准播种技术、粮食烘干远程监测等技术应用场景。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副站长涂志强,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程正志,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吕子平,荆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邓应军等领导和来自全国14个粮油作物主产省(区、市)农机化主管部门、农机鉴定推广机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代表及当地农民400余人现场观摩了此次活动。
涂志强强调,北斗应用赋能未来,农机智能提升农业。在近年来精准农业项目示范带动下,基于北斗系统的农机导航及运程运维、作业监测等技术及应用发展迅速,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加快应用,农机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步伐提速。据他介绍,截至今年10月,将北斗终端作为标准配置的农机企业达到45家。全国安装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超过10万台,是2018年的15倍多,安装农机定位、作业监测等远程运维终端超过45万台套,是2018年的3倍。接入国家精准农业综合数据服务平台的农机装备25.8万台,实现了跨企业农机作业数据整合,实现了水稻、小麦、玉米作物收获和拖拉机作业24小时动态监测。北斗导航技术已从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机向插秧机、大型植保机、秸秆检拾打捆机等拓展,广泛应用于耕整地、作物栽植、田间管理、联合收获、秸秆处理和粮食烘干等农业生产环节,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省时省工省力省心省钱,节本增效、提质增效,得到农民欢迎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前全国正处于秋冬季农忙时节,希望各地以这次场景示范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2021年全国秋粮机收减损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精神,特别是要强化减损增收意识,落实减损技术措施,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应用,发展精准农业,加快农机作业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据程正志介绍,湖北省是最早打造基于北斗的农机作业技术应用场景的省份之一,机械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北斗终端受到广大农民和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欢迎。该省已初步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北斗农机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统,在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无人植保机和谷物烘干机等农机装备上安装北斗终端达2.5万台套。农机终端监测已覆盖深松深耕、插秧、播种、植保、收获、秸秆处理和烘干等多个环节,深度参与了国家农机深松作业补助、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和油菜轮作等多个政策项目在湖北的落地实施,全省累计监测农机作业面积达5192万亩,依托系统平台兑付各类补贴资金3亿多元。
在无人驾驶插秧机作业场景,专家介绍“传统插秧机需要两个人操作,一人驾驶,一人放秧。现在加装了北斗导航系统,只需要一个人在机器上管理秧苗,极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看到安装了北斗自动驾驶系统的插秧机每天可节约200元的雇人成本,在田间走得又直又稳,了解到安装一台需要2万元左右,有用户当场表示“挺划算。”专家向他推荐了国内主要厂家的产品,并建议他直接向插秧机企业定做整机。
在田间管理精准作业场景,大疆、极飞的农用无人机和安装了北斗作业监测终端的喷杆式喷雾机轮番登场。通过北斗作业监测终端,可综合监测作业的面积、轨迹、用药量和实时喷洒情况,让农户检查是否漏喷,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知道喷撒的质量。
水稻收获测产作业场景,联合收获机根据田块边界自主规划收获线路、全程无人驾驶收获、满仓后自动到指定地点卸粮食,吸引了观摩人员的一致点赞。
当天演示的灭茬、耕整地、插秧、植保、开沟、油菜精量播种、秸秆捡拾打捆、无人驾驶水稻收获测产等全部在平台上一一显示,为作业过程和质量检查、农业补贴政策落实等提供了可靠技术保障。
这次农机精准作业技术应用场景示范工作得到了湖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荆州市农业农村局、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荆州市沙市区农业农村局和荆州市荆楚富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力支持。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管理处处长陈汉秋、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任耀武,荆州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君,荆州市沙市区区委常委余松柏,中国农业大学杨卫中副教授等领导与专家也参加了示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