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柃
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校英语教师,德育处副主任,先后被评为“感动渝中最美教师”十大人物之一,区级“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少先队辅导员”“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曾获得重庆市高中英语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重庆市初中英语现场优质课大赛一等奖、重庆市少先队辅导员大赛二等奖。
朱佳星非常健谈,说话的时候声音柔和,脸上的笑容透着亲切,每当说到课堂、学生的那些事儿,总能让人捕捉到他眼神里的奕奕光芒。
学生时代的朱佳星,一直都是班长,高中还担任了学生会主席,大学毕业径直回到家乡任教。朱佳星一直觉得,在学校里面工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刚走上工作岗位,就开始担任班主任,朱佳星自我调侃:“当了十多年的班长,终于‘转正’做了班主任。”就像是完成自己的一个梦想,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体验。
话虽如此,活儿却不轻松。工作第二年,朱佳星几乎每天都是在“超负荷”运转。可他一点都不介意这样的忙碌,“学校英语老师本来就比较少,作为男老师应该承担一些更大的责任。”工作上的努力换来第一届学生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全班中考平均分超过了630分,英语平均分更是达到了135分。
第一届学生毕业后,朱佳星的忙碌再度“升级”。不仅教两个班的英语,还同时担任德育处副主任、年级主任等,最疯狂的时候初三、高三一肩挑。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还要带班管理。
用朱佳星自己的话说,第一届学生的关键词是“陪伴”,第二屆学生的关键词是“培养”。之所以由“陪伴”变为“培养”,朱佳星解释:“其实,培养中包含了陪伴,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质和能力。”他自创了1215班级管理模式,把全班分成小组,按每个小组轮流值周的方式,实现学生的班级自主管理。有一段时间,朱佳星忙于赛课,还有学校其他事务,能够花在班级管理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多,但学生在“习惯成自然”后,班级管理依然有条不紊,还在学校各项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课堂外,朱佳星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课堂上,与众不同的上课方式让学生终生难忘。朱佳星曾经上过一堂英语课,说是上课,却不是在教室,而是在必胜客餐厅。原本这是八年级的一堂英语课,朱佳星把课本上有关香蕉奶昔的内容扩大化,让学生在必胜客餐厅自己动手做披萨,然后大家一起享用。“我希望我们能够有一些跳出课本、走出教室的课堂,因为现在的中学生不仅仅要接受课本知识,还需要更多课外的知识。所以这次我把西方文化和我们中国传统的劳动观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深度参与中去体验学习。”
做了8年教师,当了6年班主任,无论是教育还是教学,朱佳星一直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与学习中的体验感。在家委会的配合下,他班上大大小小的研学活动几乎没有间断过。从周末“打卡”市内几乎所有的博物馆、科技馆,到带学生体验学校所在地渝中区的母城文化以及市内各高校,新冠疫情之前,甚至还去到了成都、广东、北京等地。在他看来,要搞活动就一定要搞得让学生终身难忘,“孩子们周一到周五在学校里学习,周末就应该走出书本、走出课堂,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朱佳星算不上一个“循规蹈矩”的老师,但在他心里,一个老师如果光守着课本,教不出有远见的学生;如果好高骛远,也教不出脚踏实地的学生。他经常对学生说:“我们要仰望星空,因为星空很漂亮;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因为只有踩在地上,才能够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往前走。”他这样对学生说,也以身示范带着学生这样做,在教师这条路上,终将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