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账户核算:理论发展与编制应用

2021-12-22 00:11夏杰锋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账户核算卫星

郑 彦,夏杰锋

(浙江财经大学 a.数据科学学院;b.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引 言

卫星账户(Satellite Accounts)是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为了扩展其分析功能而设置的一种补充账户。关于卫星账户概念的讨论始于20世纪60年代。历经50多年的发展,卫星账户不仅成为SNA中心框架的重要延伸与扩展形式,也为社会各领域基于卫星账户的经济分析提供各国普遍认可的科学统计系统[1-2]。中国对卫星账户的研究相对滞后,国内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开始关注卫星账户,如旅游。当前,中国官方核算体系并未设置卫星账户,而以扩展核算方式展现部分主题(如环境、人口、医疗卫生、旅游及新兴经济等),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增加值核算层面。国内学术界对卫星账户的关注也分散在不同领域之中,如数字经济、旅游、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物流业、信息通信技术、非营利部门等[3-9]。只有部分学者探讨了卫星账户的整体发展及方法属性等[10-11]。此外,专门针对卫星账户的实践应用较为欠缺。在此背景下,对卫星账户相关理论和编制实践进行系统考察,以期提升中国在卫星账户领域的核算水平和统计实践。本文通过对卫星账户核算发展演变的系统梳理,探讨不同阶段卫星账户理论发展变化,分析卫星账户的编制应用情况,进一步尝试给出中国卫星账户核算应予借鉴的相关建议。

二、卫星账户理论发展

以功能需求变化为主线,可以把卫星账户核算的理论发展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构建自主性分析账户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20世纪70年代初),第二阶段为满足 SNA体系结构性需求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SNA1993发布),第三阶段为SNA研发需求与各领域分析职能并重发展阶段(SNA1993发布—至今),如图1所示。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分析各阶段卫星账户的发展目标,探讨其与SNA体系的联系性。

图1 卫星账户核算发展演变

(一)第一阶段:构建自主性分析账户

早期卫星账户独立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外,主要为满足自主分析目的,这一设想由法国核算专家Vanoli提出[1]。法国首先在农业、贸易以及运输业等部门设立账户,给予这些领域一定自主性;1968年,法国提出了与住房相关的首个试验卫星账户,并相继开发R&D、环境、旅游等账户,这些账户可视为卫星账户的雏形[12]。随后法国通过试验发现,卫星账户可以作为一种带有明确目的性的统计工具,满足经济主体对具体领域的经济分析需求[13]。这一时期卫星账户基本脱离国民账户而单独设置,强调账户的自由性、目的性。此时卫星账户为特定领域而服务,并作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政策制定的参考,因此本文将这一阶段的卫星账户称作自主性分析账户。

早期卫星账户的研发主要由法国进行,但法国国家统计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tics and Economic Studies)更强调卫星账户的灵活性,其对卫星账户的定位是:卫星账户是为特定领域收集信息的适应性框架[14]。当时法国并未将卫星账户纳入本国国民账户体系之中。SNA(1968)虽然扩展了国民账户的范围,如增加投入产出账户、资产负债表等,但并未提及SNA的灵活性,此时卫星账户尚未进入SNA体系。因此,此时卫星账户与SNA体系之间的关联性并不高,早期卫星账户更多被视为法国国民账户之外的一种灵活应用工具。

(二)第二阶段:满足SNA体系结构性需求

第二阶段卫星账户主要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而服务,但同时其自由性与目的性有所减弱。自法国推出首个卫星账户后,欧洲区域、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尝试构建了不同领域的卫星账户,如农业、卫生、R&D、运输、贸易、教育、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保障等[15]。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进行新一轮的SNA修订工作,对账户结构方面提出账户灵活性要求。法国在卫星账户方面的开创性做法得到认可,因此SNA新的修订版本(SNA(1993))结合Vanoli提交给SNA修订专家组会议的报告,首次引入了附属账户的概念[16]。附属账户一般强调对所选择社会关心的领域,需要以灵活的方式扩大国民经济核算的分析容量,而不过分加重中心体系的负担或打乱该体系。SNA附属账户的提出,标志着卫星账户正式进入国民经济核算研究的视野之中。这一时期设置卫星账户旨在满足SNA体系的结构性需求,解决SNA对于某些特定领域分析时缺乏数据、数据不够详细等问题,更好地实现了SNA全面、系统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

与第一阶段相比,此时卫星账户与SNA体系的联系更为紧密,主要体现为卫星账户与SNA中心框架(即SNA核心账户体系)之间的关系。SNA中心框架展现了包括生产、收入、消费、积累和财富在内的全部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是从宏观视角考察经济活动。但对于经济活动外部性对福利的影响、非法生产、地下经济等未观测经济活动的核算处理,SNA中心框架无法给出详细指导。卫星账户为勾稽关系已经稳健的SNA中心框架提供了灵活处理的工具。它基于SNA中心框架的概念、分类及核算准则等,予以适度调整,从微观视角考察了特定领域经济活动。因此,此时卫星账户与SNA体系之间的联系性可以概括为宏观带动微观发展,即SNA体系发展带动卫星账户开发。

(三)第三阶段:SNA研发需求与各领域分析职能并重发展

SNA(1993)发布以来,卫星账户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发了241个卫星账户,至少涉及了20个不同的主题内容。随着SNA(2008)、欧洲核算体系(European System of Accounts,ESA)的相继发布,卫星账户术语也从SNA(1993)的附属账户转换为SNA(2008)的卫星账户,这标志着卫星账户逐渐脱离其仅作为SNA体系附属产物的发展目标。世界各国对卫星账户的研发投入也逐渐增大,美国交通部运输统计局与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联合开发了运输卫星账户作为衡量美国运输服务的一种新方法,BEA开发了基于行业的R&D卫星账户用于评估R&D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澳大利亚尝试以昆士兰地区为例建立旅游卫星账户来测算旅游业的重要性[17-19]。卫星账户研发规模的激增,以及研发领域的日趋多元化,使得卫星账户逐渐呈现出同时围绕SNA体系研发以及具体领域研发并行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关于卫星账户的国际手册和准则不断推出,使卫星账户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目前在理论和实践中发展比较成熟的卫星账户有综合环境核算卫星账户、旅游卫星账户、住户部门卫星账户、卫生账户体系等;另一方面,卫星账户逐渐成为社会不同领域的新偏好。SNA(2008)发布以来,新的卫星账户不断涌现,如数字经济、人力资本(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20-21]。也有研究通过卫星账户开展具体领域经济活动的测算和决策制定,如OECD发布的《旅游趋势和政策报告》(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美国基于卫星账户进行R&D经济影响的测算[5]。因此,第三阶段卫星账户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满足SNA研发需求与各领域分析职能并重发展。

随着卫星账户的迅速发展,对卫星账户的开发和应用逐渐成为SNA发展的重要方向[22]。正如前文所述,目前国际上相继构建了多个领域的卫星账户,如旅游、环境、医疗卫生等。而当卫星账户发展较为成熟时,就有可能被纳入SNA的中心框架。以R&D为例,基于R&D卫星账户的开发,目前SNA(2008)已将R&D产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纳入中心框架之中。显然,目前卫星账户与SNA体系的联系性可以概括为:SNA核心账户体系与附属账户之间已经形成了由宏观引领微观、微观完善宏观的良性互动过程。

综上分析,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卫星账户以构建具备一定自主性的账户为主要发展目标,自主性指不完全遵从国民账户,对其账户内容予以进一步细化和调整。此时卫星账户以需求为发展导向,并未被纳入SNA体系之中,这一时期也被视为卫星账户核算的启蒙期,对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引入卫星账户具有深远影响。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SNA(1993)发布,卫星账户以满足SNA体系的结构灵活性为主要发展目标,这也避免了各国盲目遵循SNA。与卫星账户核算的启蒙期相比,这一时期开展卫星账户研究的国家明显增多,领域逐渐扩大。卫星账户的不断探索促使官方核算体系正式纳入卫星账户,也为下一阶段卫星账户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3年以来,卫星账户研究侧重于满足SNA体系型和专题型研发需求与不同领域经济分析职能并重发展:一方面,卫星账户在环境核算、旅游核算等SNA体系型和专题型研发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推动了SNA宏观框架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卫星账户逐渐成为各领域开展经济分析的参考工具,促进了基于卫星账户的不同领域统计系统的全面建设。

三、卫星账户编制与应用

早期卫星账户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一般根据特定领域的具体需求予以编制。SNA(1993)的发布将卫星账户正式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对概括性的编制方法。随着卫星账户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SNA(2008)、ESA(2010)都给出了卫星账户的一般性说明,国际上也相继发布综合环境核算卫星账户、旅游卫星账户、卫生卫星账户、住户卫星账户等具体领域的卫星账户编制指导[23-25]。

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分析卫星账户编制实践的发展变化:一是探究不同阶段卫星账户编制做法,对早期法国做法、国际统计标准SNA(1993)、SNA(2008)和ESA(2010)编制规定进行比较分析;二是阐述目前卫星账户开发应用情况,对当前全球范围卫星账户研发规模、编制主体、活跃领域等方面进行系统考察。

(一)卫星账户编制做法

1.早期法国的编制做法

法国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展卫星账户研发,可以将其视为卫星账户的初创者。Pommier指出,卫星账户编制包括四个阶段的研究工作[12]。第一阶段:由国民核算专家和具体领域统计人员共同构成的研究团队,初步构建卫星账户框架的蓝图,蓝图应当涵盖研究领域的范围、分析单位以及相关分类等内容;第二阶段:开展实验性汇编工作,对所获信息进行系统性审查,在缺少直接信息来源时,可以开展间接评估;第三阶段:根据以往卫星账户开发实践,对拟制定的编制方案进行细化调整以及修改,同时对数据信息来源进一步调整改善,这一阶段的工作是最细致和复杂的;第四阶段:发布卫星账户。需要确定具体领域卫星账户投入使用的基准年以及一系列的细分账户。经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工作,卫星账户得以正式发布和投入使用。

图2给出了早期法国卫星账户的一般性分析框架。为了描述某一特定领域活动,研究者需要说明支出的融资方式,支出用于哪些内容以及谁从中受益。围绕这些问题,形成三个重要分析部门,分别是融资(或资金来源)部门(a financing sector)、生产部门(a production sector)以及受益者部门(a beneficiaries sector)。

图2 法国卫星账户分析框架

卫星账户开发初期,法国初步提出了卫星账户的分析框架,并对卫星账户涉及的部门活动予以明确界定。这为SNA体系纳入卫星账户奠定了重要基础。

2.SNA(1993)和SNA(2008)编制做法

正如前文所述,SNA(1993)与SNA(2008)分别采用了附属账户和卫星账户两种不同术语,对卫星账户相关内容予以说明。其中,SNA(1993)涉及附属账户的主要包括两个章节,分别是“第18章功能分类”和“第21章附属分析和附属账户”;SNA(2008)进一步将以上内容合并为一个章节,即“第29章卫星账户和其他扩展”。表1进一步对SNA(1993)和SNA(2008)文本的卫星账户内容进行比较。内容设置上,主要涉及概念要素、功能分类、账户分类、账户框架、编制范例和注意事项等六个方面,对照两版SNA文本内容发现:SNA(1993)并未涉及“账户分类”,而SNA(2008)未提供账户框架。概念要素方面,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和产品、收入、货物和服务使用、资产和负债、目的、总量、其它方面以及从分析到账户等八个方面内容。但与SNA(1993)不同,SNA(2008)关于“其他方面”和“从分析到账户”并未列入概念要素,而是在引言部分有所提及。表1中,概念要素中的生产和产品、收入等概念均来自SNA中心框架,卫星账户在此基础上对其予以进一步补充、替换等。以生产和产品为例,SNA中心框架中,生产者单位是基层单位,按其主要经济活动进行分类;卫星账户在识别主要活动的基础上,将基层单位所从事的一种或多种次要活动全部纳入卫星账户予以识别和描述。

表1 SNA(1993)和SNA(2008)卫星账户内容比较

对卫星账户的划分是两版SNA的主要区别之一。SNA(1993)并未涉及卫星账户分类,只笼统地提到功能性附属账户,但其详细阐述了功能性附属账户的相关内容,特别是提供了理论概念框架。相比之下,SNA(2008)将卫星账户划分为内部卫星账户和外部卫星账户两类。其中,内部卫星账户会遵循SNA的基本核算规则,但对SNA原有的标准分类和层级关系进行重新排列,并可能引入一些补充信息,用以重点分析某一方面内容,也被视为关键部门账户的扩展。开发这一卫星账户的主要目的是,将所感兴趣部门的全部细节都显示在卫星账户中,以满足某些特殊用途的需要(如对某一具体部门的监测)。外部卫星账户主要以对SNA基本概念的替代为基础,也可能会增加由实物单位或非货币单位测度的非经济数据。开发这一卫星账户的目的是开发新研究领域的方法。这类卫星账户的重点是采用替代概念,这可能会带来局部的补充性总量。此外,也有部分账户同时具备上述两类卫星账户的特征,也可将其视为混合型卫星账户[26]。

编制范例方面,SNA(1993)主要以环境和经济综合核算附属体系为例,对附属账户的编制过程及注意事项予以详细阐述。SNA(2008)相比于SNA(1993)提供的范例更为丰富,涉及到旅游卫星账户、卫生卫星账户、环境核算和未付酬住户活动四个账户,涵盖了内部账户与外部账户两类不同的卫星账户。

综上所述,SNA(2008)继承发展了SNA(1993)关于附属账户的内容,主要改进有以下几点:第一,SNA(2008)调整了附属账户术语,正式提出了卫星账户的概念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第二,SNA(2008)首次提出了卫星账户分类,包括内部卫星账户与外部卫星账户两个大类;第三,SNA(2008)从核算范围、关注产品、生产测度、使用、国民支出构成、受益者、资金来源、生产和产品、实物量数据等八个方面出发,系统、详细地阐述了关于卫星账户的一系列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3.ESA(2010)编制做法

2010年发布的ESA(2010)也给出卫星账户的编制说明,并对卫星账户特征进行详细说明[27]。主要特征有:与功能性相关(对功能性卫星账户而言);与行业或产品相关,或与机构部门相关(分别指两种不同的特殊部门账户);增加了实物量或其他非货币数据,或其他详细信息;使用补充概念或调整一些基本概念;使用其他统计模型或纳入实验结果。表2概括了ESA卫星账户及其特征说明。

表2 卫星账户概况及其主要特征

与以往各版本SNA不同,ESA(2010)提供了相对具体的卫星账户编制步骤。卫星账户的编制与设计通常从以下四点展开:首先,明确卫星账户的目标、用途与需求;其次,从国民账户中选取相关内容;然后,选择相关的补充信息。例如,选择特定统计数据或行政来源数据;最后,将相关概念和数据整合到一整套账户和表格之中(欧盟统计局,Eurostat;2013)。

综上分析,早期卫星账户以国民经济核算概念为主,并未涉及过多的概念要素,其编制做法也根据不同领域情况而定;第二阶段卫星账户被正式纳入SNA体系,相比于早期对卫星账户的阐述更加具体,并强调功能性卫星账户的编制;第三阶段发布的SNA(2008)相比于SNA(1993)的主要改进是,提出卫星账户新的分类方式,但在概念要素、编制步骤、注意事项等方面与SNA(1993)并无明显差异。与SNA(2008)相比,ESA(2010)以ESA中心框架为基础进行卫星账户编制,提供了较详细的编制流程;分类方面,ESA(2010)更强调功能性卫星账户和特殊部门账户两类账户,并对卫星账户特征予以详细描述。

(二)卫星账户应用现状

为更好地了解卫星账户的开发和应用情况,结合2018年加拿大统计局开展的卫星账户调查,对全球范围内的卫星账户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分析。

近年来,由于SNA中心框架的概念在某些领域不再试用,或其无法解释新兴经济现象,卫星账户用户需求日益增大。为解决这些问题,加拿大统计局在2018年开展了一项全球调查,全面了解各国编制卫星账户的实践做法。基于加拿大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卫星账户的研发规模、编制主体以及活跃领域等内容,进一步剖析卫星账户发展整体趋势及特点。

1.研发规模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经合组织(OECD)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分别对其成员发放卫星账户调查,其中约80个国家及地区做出反馈。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际上开发了241个卫星账户,覆盖20多个不同主题及领域,大部分卫星账户呈现持续、积极的发展趋势。各国开发的账户数量从1到15个不等,每个国家平均开发4个账户。

目前欧洲各国积极投入卫星账户研发工作。通过图3可知,加拿大、哥伦比亚、葡萄牙和以色列开发的卫星账户数目最多,分别是15、14、13和9个;澳大利亚、芬兰和立陶宛开发了8个卫星账户;中国排名居中,目前开发了7个卫星账户;乌干达与爱沙尼亚等国开发数目较少,约5个左右。

图3 各国卫星账户研发数目统计

从发布周期和频率看,卫星账户与SNA中心账户体系存在较大差异。调查显示,近70个卫星账户年均编制一次,约25%的卫星账户没有固定的编制周期。此外,约90个账户在参考期后两年或以上予以发布,参考期后一年到两年期间内发布的卫星账户约67个,一年以内发布的卫星账户数目较少。由此可见,目前各领域无法做到年度卫星账户数据的发布,而以不定期发布为主。

2.编制主体

从研发负责部门看,目前约169个账户由国家统计局负责编制,约66个由国家统计局以外的机构组织负责,也有部分账户的研发部门尚不清楚(6个左右)。从研发资金来源看,超过半数的研发资金完全来源于各国国家统计局,此外其他资金来源包括国家统计局、政府联合赞助以及政府以外的机构组织赞助。大多数情况下,由国家统计局编制的卫星账户完全由其自身提供资金来源,由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的情况并不多见。可以看出,大部分卫星帐户的编制工作由各国国家统计局负责(主要指国民账户相关工作部门),也有部分账户的编制由非国民账户部门负责。此外,国家统计局以外的其他部门组织也会参与卫星账户的编制工作。

3.活跃领域

国民账户咨询专家组第十三次会议关于卫星账户审议文件中提出,基于SNA(2008)对卫星账户类型的划分,进一步将卫星账户划分为专题卫星账户和扩展卫星账户两类。专题卫星账户主要以SNA(2008)中心框架的概念为基础予以编制,对原有国民账户信息进行重新分组、排列与整合,但基本不会改变SNA(2008)的生产、消费和资产界限,也不会偏离市场价格估值原则,如旅游卫星账户、文化卫星账户、体育卫星账户等。目前对于第二类账户还没有一个官方定义和通用术语。扩展卫星账户一般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倾向于扩展SNA(2008)的概念界限,二是涉及非市场产品价值的估算。在所调查的241个卫星账户中,约130个账户被归为专题型账户,90个账户被归为扩展型账户。图4归纳了常见的专题卫星账户,账户编制主要集中在卫生、旅游和环境等领域。其中,旅游卫星账户约50个、环境经济账户约40个、卫生账户约38个。此外,农业、文化、非营利机构和志愿服务专题型卫星账户基本均超过20个。而像人力资本账户等扩展型账户较少。

图4 常见的专题卫星账户

目前超过80%的卫星账户已经制定了国际(或区域)指导手册,且大部分手册由联合国统计署(United Nations Statistics Division,UNSD)、OECD、Eurostat等国际组织以及相关领域组织机构,如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UNWTO)、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等负责制定。2010年至今,已经发布官方指导手册的领域有:环境和自然资源、人力资本、教育、健康、住户、非营利机构和全球化与数字化等。此外,国家统计局以外的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组织也制定了卫星账户编制方面的指导,如提供内容概念和统计方法、定义和分类相关内容、提供数据以帮助建立卫星账户及其他。

综上分析,当前国际上对卫星账户的关注程度较大,研发主体主要来自欧洲地区和北美区域的发达国家。卫星账户按年度发布的可行性较低,具体发布周期与频率与各国统计基础也有较大联系(例如,各国统计体系完善、投入较多的领域账户发布频率较高)。目前卫星账户主要活跃领域有旅游、环境、卫生、文化等领域。目前各领域卫星账户仍然以独立编制为主。尽管部分领域已经发布了官方指导手册,但实际上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卫星账户编制的通用手册。

四、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卫星账户理论发展以及编制应用的系统分析,可以为中国卫星账户核算提供诸多借鉴。

1.持续开发卫星账户,提升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自由度与灵活性

卫星账户核算经历自主性分析、满足SNA结构性需求以及SNA研发需求与特定领域分析并重三个重要阶段,充分显示了卫星账户对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发展和具体领域统计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各国也把卫星账户研发作为实现国民账户灵活性的重要途径。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卫星账户并未纳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官方核算体系只设置了扩展核算作为国民账户的补充,实现具体领域增加值核算的基本内容。因此,应当持续开发卫星账户,利用卫星账户促进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更大自由度和灵活性。

2.借助卫星账户工具,更深层次地开展具体领域分析研究

卫星账户为社会各领域基于卫星账户的经济分析提供了各国普遍认可的科学统计系统。卫星账户相比于其他统计工具的优势在于,它通过账户形式提供了具体领域经济运行的“全貌”+“详情”,不仅确保了经济活动的统计全面性,还进一步反映了经济运行发展的特征。借助卫星账户工具,可以更深层次地开展具体领域分析研究。

应当进一步发挥卫星账户的分析功能,结合卫星账户工具进行中国重点关注领域(如新兴经济现象)的经济活动测算,实现全面核算其发展规模、产出水平和效益等目标,为政府决策规划、区域和具体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3.以经济、环境、社会以及人力等四大信息系统为主线,适度选择领域开展卫星账户编制研究

卫星账户的迅猛发展,使得目前过多领域均采用编制卫星账户的做法。然而,卫星账户并非“万能”工具,编制卫星账户也需要从现实需求和统计基础出发。结合目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上对福利测度和可持续发展等“非经济”领域关注度的日益上升,建议以经济(如R&D活动)、环境(如自然资源)、社会(如教育活动)以及人力(如人力资本)等四大信息系统为主线,适度选择领域开展卫星账户的编制。

猜你喜欢
账户核算卫星
miniSAR遥感卫星
回到会计主体 谈基本建设项目审计——兼论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核算
如何切换Windows 10本地账户与微软账户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Windows10账户的删除、禁用与启用
外汇账户相关业务
静止卫星派
物质流成本会计的核算原理
海外工程项目的外账核算与管理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