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璟 尹洁洁 肖丹
调查数据显示,临床一线医护工作者锐器伤发生率约 80%,已有二十多种病原体被证实为锐器伤所传播,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为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病原体;腰酸背痛患病率以及终身患病率分别达 40%~50%、35%~80%[1-2]。其中,感染科收治的患者较普通科室不同,主要面对肠道疾病、肝炎、发热疾病、艾滋病等患者,疾病的传染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因此,如何为感染科医护人员提供科学的管理与培训方式,强化其职业暴露预警意识、提升其合理采取防护行为的能力是目前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研究表明,落实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培训能明显减少职业伤害[3]。传统的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往往得不到理想的效果。思维导图最早于 20 世纪60年代由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提出,这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将一系列枯燥、复杂的内容转换为图文并茂的形式,体现逻辑性强、简单明了的特点,尽可能发挥大脑潜能,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学习者理解记忆[4]。目前,思维导图已逐渐运用于医院管理、临床教学、患者健康教育方面,其可行性得到证实。本研究以我院感染科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探究运用思维导图培训对职业暴露防护知信行水平的影响。
选取我院感染科 22 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持有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证书; 研究期间于感染科从事临床工作;知情研究,自愿参与。排除条件:研究期间休产假、外出进修者;曾参与过类似研究、课题者。其中男 7 名,女 15 名;年龄 22~55 岁,平均 37.08±7.09 岁;工龄 2~29 年,平均 16.29±4.20 年;最高学历:硕士 4 名,本科 14 名,大专 4名。
1.2.1 常规培训方法 2019 年 1—6 月采用常规培训计划,科室护士长、教学组长通过晨会学习、案例讨论、业务学习等形式组织其学习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与技能,定期考核,科室感控人员抽查职业防护行为执行情况,反馈与评价执行效果。
1.2.2 基于思维导图的培训方法 2019 年 7—12 月借助思维导图对职业暴露防护进行培训,具体内容如下:
(1)思维导图的设计:科室带教组长讲解思维导图运用的相关知识与绘制方法,使其能熟练操作。参照《传染病护理学》《医院暴露与防护》《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等,查阅文献[5]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设计感染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信念、行为调查问卷,分析造成职业伤害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知识、信念、行为为主要的一级分支,见图 1。
图1 职业暴露防护知信行思维导图
(2)集中培训:设计完成的思维导图打印出来并发给全科医护人员,护士长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参与思维导图培训,由科室带教组长依据逻辑顺序讲解思维导图中各模块的知识;总结历年职业安全问题,借助思维导图相应模块内容进一步分析危险因素,引导大家发散思维,提出解决措施,巩固其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同时强化防护意识。由带教组长示范职业防护的规范操作,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的区分、锐器伤避免技巧、操作时的省力原则等。
(3)临床应用:在护士站显眼位置放置 1 张思维导图,以便医护人员随时查看,提醒其在诊疗、操作工作中时刻谨记职业暴露防护,明确职业伤害的原因、种类、保护与应急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新问题,不断完善与补充思维导图内容,总结经验,避免易造成职业损伤的高危行为,减少职业暴露伤害的发生情况。
(4)持续考核:感控组每 2 周检查 1 次科室医护人员思维导图内容执行情况,汇总存在的问题,反馈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的思维导图培训做出调整。若科室出现职业暴露隐患,护士长在晨会时提出,组织全科讨论相应整改意见,引起全体医护人员的重视。
(1)职业暴露防护知信行水平:于 2019 年 6 月和 2019 年 12 月分别评估思维导图应用前后医护人员的知识、态度、行为水平,调查问卷在参考文献[5]基础上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拟定。其中知识部分共 15 个条目,答对计 1 分,总分最高 15 分,得分与职业防护知识呈正相关; 态度部分共 30 个条目,以 Likert 5 级评分法计分,得分范围 30~150 分,得分与职业防护态度呈正相关;行为部分共 36 个条目,以 Likert 5 级评分法计分,得分范围 36~180 分,得分与职业防护行为呈正相关。调查问卷经专家多次修订且经过预调查,经检验内部一致性良好: Cronbach’s α为 0.839~0.936。
(2)职业暴露情况:统计 2019年1—6月与2019年7—12月我院感染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校正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应用思维导图后医护人员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均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应用思维导图后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思维导图应用前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比较
因为职业关系而暴露于职业危险因素并出现影响健康、危害生命的情况为职业暴露。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涉及范围广,主要包括锐器伤导致的事故性职业暴露、防护用品使用不当的物理性职业暴露、消毒剂引起的化学性职业暴露、骨骼肌肉运用损伤造成的职业暴露。临床医护人员直接与患者接触,经常需完成穿刺、手术、采血、输液、注射等操作,若防范意识不强、未规范操作,在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锐器伤的发生率较高,增加职业暴露危险性。美国护士协会曾以 5000 名护士为职业危害的调查对象,数据显示,感染过结核菌的护士约37.4%,24.7%在工作中经历过他人攻击,因工作而感到负荷过重的护士占70.5%, 6.6.%曾经历化学物品的暴露[6]。一旦出现职业暴露,医护人员的身心可能会受到伤害,影响其未来的职业选择。感染科由于收治的疾病多具有传染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可能性。目前,职业安全与健康已逐渐得到越来越多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如何提高医护人员识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防护行为是促进职业健康的关键所在。“知信行”理论指出,为实现行为的改变,须以“知”,即将学习与知识作为基础;以“信”,即将积极的态度、端正的信念作为动力,表明知识的获得与储备是行为改变必不可少的条件,且态度在促进行为的改变方面又发挥着持续的动力作用,行为改变以态度的转变为前提。知信行的培养往往需要相对较长的过程,已有研究证实了健康教育在提高临床患者知信行水平方面的价值[7-8]。调查研究表明,医护工作者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的知信行水平处于普遍较低的状态,这与工作年限、职称、文化程度存在密切联系[9]。有学者以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基于影响职业安全的因素采取思维导图式的培训教育,结果发现效果事半功倍[10]。
近年来,关于提高临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信行水平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但将思维导图运用其中的研究还较少。思维导图的核心是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进而呈现出自然表达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容易记忆、与大脑发散性思维一致的特点。国外研究提到,将思维导图运用于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效果明显,能增强其临床健康教育的质量[11]。近年来,我国临床护理各领域也逐渐运用思维导图。有学者将思维导图运用于 COPD 患者的健康教育,证实这一方式加强了患者对疾病知识与氧疗技巧的掌握程度,改善了患者依从性[12]。乔娇等[13]学者在研究中提到,在规培护士的培训中,运用思维导图绘制的各班次职责与工作流程将复杂的培训内容简化,强调了思维内容的中心、体现了层次,使得目标内容井然有序的存储于大脑,有利于规培护士形成系统化的工作思维,进而更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保证护理安全。本研究以我院感染科 22 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探究思维导图对职业暴露防护知信行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应用思维导图后医护人员知识、态度、行为评分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借助思维导图能有效提高职业暴露防护知信行水平。分析原因,一方面,与常规的职业暴露防护培训相比,思维导图从中心主题出发,通过关键词、线条等形式将复杂的文字内容转换为图形形式,构建具有层次性、组织性、放射式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框架,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强化、信念的建立、行为的改变 3 个一级分支下的内容有条理的呈现,层次分明,利于科室护士理解,减轻记忆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职业暴露防护培训,将整个过程划分为知、信、行 3 个阶段,通过基础知识的教育、规章制度的学习、行业前沿信息的了解,促进科室医护人员关于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深入学习;医院管理将职业防护依从性纳入考核指标、加强科室考核并有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同事间防护行为的相互监督以及自我监督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控认知能力,增强防护信念,此外,前期的理论强化也能让护士意识到职业防护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其形成更加严谨的工作态度;信念的确立能够促使医护人员更加认真、努力地工作,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感,过渡至行为改变阶段后,通过统一的技能培训与防护措施操作能改善感染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行为执行情况。结果显示,应用思维导图后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应用思维导图能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分析原因,将思维导图复印发放给科室人员,在护士站显眼的位置放置1张思维导图,利于大家对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复习,减少了死记硬背、出现短暂记忆后又遗忘的情况,并在出现职业暴露隐患时组织全科人员讨论学习,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在丰富理论知识、纠正错误观念的同时,养成正确的职业防护行为,有效规避职业暴露事件。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感染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中能有效提升其职业暴露防护的认知度,提高防护意识与行为,降低职业暴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