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耀江
(柳林县应急管理局,山西 柳林 033300)
山西柳林县是我国优质炼焦煤生产基地之一,县域内选煤企业众多。煤炭加工的组织方式灵活多样,洗选工艺流程复杂、环节多、机械设备台数多,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危险有害因素。其中,瓦斯、煤尘、火灾及机械伤害等重点危险有害因素是企业生产的主要安全隐患。
选煤厂主要在原煤的储存、准备及转运环节产生煤尘。煤尘聚集在煤棚、地道、原煤胶带机走廊、筛分破碎车间等狭小空间内易形成粉尘,易对操作人员造成职业病危害,当空气中的煤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易引发爆炸。煤尘爆炸产生的冲击、高温及CO危害极大,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选煤厂的煤棚、地道、原煤仓、原煤胶带机走廊、转载点等建筑物内可能有残留的瓦斯集聚。瓦斯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H4)。甲烷(CH4)在空气中的浓度大于25%时易引发人员中毒及窒息事故。上述建筑物内的瓦斯如果持续聚集,不能及时排出,当浓度达到5%~15%的爆炸极限时极易引发爆炸事故。
选煤厂内的重点火灾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可燃物和电气设施两大类。
(1)电气设施引发的火灾主要包括:变压器或电气设备长期过载运行引发的火灾,电缆超载发热、绝缘老化及管理不当引发的火灾,开关装置接触不良、短路、电弧、电火花等引发的火灾,防雷接地装置不符合要求引发的雷电火灾。
(2)可燃物引发的火灾主要包括:浮选药剂储存不当或防护设施不全引起的火灾,原煤、精煤、中煤储存不当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集聚引发的火灾,胶带机胶带着火、液力联轴器或传动介子喷油起火以及焊接、切割等检(维)修过程中氧气、乙炔使用不当造成的火灾事故。
(1)选煤过程中大量使用筛子、离心机、浓缩机等转动设备。转动零部件裸露在外或防护不全易对人员造成机械伤害。
(2)选煤厂内胶带机、刮板、破碎机等传动设备较多,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传动件高速旋转,如防护设施设置不当易发生机械伤害,引发人员伤残或死亡事故。
(3)设备检修、维护时其危险部件往往处于外露状态,如遇违章作业或检维修制度不完善,易发生机械伤害。
(4)进入有限空间区域作业,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并设专人监督,易发生机械或其他伤害。
(5)各电力传动设备缺少开、停车声光信号或声光信号失效,易造成现场作业或检修人员的机械伤害事故。
(6)急停按钮、联锁保护等安全保护装置失效,检测仪表及安全附件未定期检验等,容易直接或间接造成机械伤人事故。
(7)设备的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多台设备开关在一起,无明显标识,易造成误开、关机,进而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1)筛分间、原煤转载站、地道、胶带机走廊等较易积存煤尘的场所,定期清理地面和设备,防止煤尘堆积。原煤棚设置喷枪或雾炮进行降尘,喷雾的射程必须覆盖整个煤棚区域。
(2)原煤棚、地道、原煤栈桥及转载点、筛分间等原煤区域的电气设备采用防爆型。
(3)落差大于3 m的原煤转载点、筛分间设置机械除尘器,除尘器上设泄爆阀。
(4)原煤胶带机头设封闭式胶带罩,原煤落料点周围设喷雾降尘设施。
(5)建立煤尘清扫制度,煤尘清理采用湿法或负压吸附,不得以吹扫的方式清理煤尘。
(1)降低瓦斯浓度。煤棚、煤仓屋顶上方设置瓦斯排放口。原煤棚屋顶下方、原煤胶带机转载点屋顶下方、地道及原煤栈桥内的胶带机头上方、煤仓的仓上、仓体中部、仓下部位分别安装固定式瓦斯检测报警仪;报警信号引至控制室内,瓦斯浓度超限时,系统自动切断相应区域的非本安电源,启动对应的风机。
(2)杜绝引火源。主洗系统之前的电气设备采用带漏电保护的防爆设备,照明采用防爆型;破碎环节之前设置除铁器,避免产生机械火花;动用电、氧焊严格执行动火制度;严禁吸烟。
(3)制定监控措施。制定严格的瓦斯检测制度,每班定期对瓦斯集聚区域进行巡检、记录,巡检人员配备便携式瓦斯监测仪。
2.3.1 防变配电室火灾
定期测定变压器的绝缘及耐压性能,严禁过载,每年进行防雷检测。
定期检查变压器的接头引线、压力阀、安全气道、防爆门、接地系统是否完好,检查变压器声音、温度正常、无放电现象。保持室内通风良好,并配置消防器材。
380 V变压器直接接地,所有动力出线的接地线与PE母线可靠连接,电机外壳及其他与电相关的金属均与主接地体做可靠连接。
变配电室门口设置高度不低于600 mm的挡鼠板;窗户设规格为10 mm×10 mm的防护网,门窗采用不燃材料。
2.3.2 防电缆火灾
(1)动力及控制电缆分开布置,采用多层支架排列时,按高低强弱的顺序由上而下分层布置。
(2)动力电缆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发现异常查明原因立即处理,严禁带病运行。
(3)电缆沟保持通风良好,保持清洁干净,严禁电缆沟进水受潮。电缆沟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测,严禁室外电缆进入雨水,所有电缆孔洞应严密封堵。
2.3.3 防雷击(静电)火灾
(1)按设计要求设置防雷设施。
(2)定期请有资质的单位对防雷系统、安全联锁及安全保护系统、监控及报警系统等进行检查、检验,并及时进行维修、维护。雨季安排专人对避雷设施进行检查,防止避雷设施出现问题。
(3)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气设备(包括电动机)金属外壳均作接地保护;风机、主要入口处等采用重复接地;所有照明配电箱采用带电保护的自动开关;检修照明采用36 V安全电压。
2.3.4 防煤火灾
(1)原煤栈桥与主厂房的连接处设置水幕系统。构建筑物按规范要求采取防火措施、设置消防器材并严格维护。
(2)煤棚设置喷枪(雾炮)降尘设施,并配备洒水设施,定期向长时间堆放的煤堆洒水防止自燃。
(3)倾斜带式输送机设置止逆、防跑偏、防打滑,过载保护装置,以防胶带打滑发热起火。
(4)重点防火区禁止明火及吸烟。电、气焊接等动火作业要严格遵循相应制度并采取防护措施。
2.3.5 防浮选药剂火灾
药剂存储于地埋式药剂罐内,远离火种、热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器具;库区的照明、通风设施全部采用防爆型。库区前设置人体放静电设施、库区按规范要求设置防雷设施及消防器材。
(1)机械设备的布局及操作间距要满足设计规范的规定。
(2)设备与管道线路之间、设备周围留下足够的检修通行空间,检修平台周围设置检修用的扶手。
(3)对厂内所有高出楼面(操作平台)2 m以内的传动件、传动机构设置封闭式固定防护罩以防机械伤害。对高出楼面(操作平台)2 m以上的胶带传动或带宽B>1500 mm,带速V>9 m/s的胶带设置防护栏杆。胶带机的头轮、尾轮、拉紧装置、配重器设置防护罩或栏杆。
(4)在胶带机下方人能穿行的地方,必须设置顶部安全保护板。对长度超过30 m的胶带机设置人行过桥。倾斜走廊设人行踏步,走廊的检修通道侧设置栏杆与胶带机进行隔离。
(5)胶带机设置清扫器、防跑偏、防打滑装置、止逆装置和拉绳开关。拉绳开关的设置间距小于60 m。长度小于30 m的胶带机允许采用急停按钮代替拉绳开关,从胶带机一侧任何一点到急停按钮的距离不超过10 m。
(6)刮板输送机配备过载保护,及时清理运行中出现的链条拉斜、跳链或卡链现象。
针对选煤厂的重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排除安全隐患,避免出现重大安全事故,保证生产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