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

2021-12-22 22:45陈孝凯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陈孝凯

(凯里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党明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命题,这是党为顺应时代发展而明确提出的理念和新任务,目前这一命题已成为民族问题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因此,本研究在追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过程和提出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其明确提出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意义,试图明确新时代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从认识层面和方法层面引导学生,使他们尤其是师范专业的学生具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实践与明确提出

任何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都会面临着如何凝聚各民族力量和形成共识的现实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边疆稳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因而历来受到多民族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因此而采取了相应的策略。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的政治实践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直就是一个存在着的事实,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实践和明确提出却经过了“自在”到“自觉”、“概念模糊”到“概念明确”的发展过程。

(一)从“自在”到“自觉”

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演变的角度分析,事实状态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为要先于自觉的实践活动而存在。诚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作为“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才出现的,但“自在”的民族实体却早已形成。可以说中国近现代之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自在”的实体,尽管没有直接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要求而被提出,但作为统治者的一种行动却是存在的基本事实,主要表现在统治者对“大一统思想”的追求和落实,促成思想文化上的统一,从而延续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自进入近现代以来,我国在西方列强侵略行为的猛烈撞击下而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各民族因此空前地团结起来进行救亡图存的共同斗争,也正是在斗争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逐渐成为一个让人们“自觉”建构和维护的实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综合国力极大地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倍增,这为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物质条件和社会心理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之一。

(二)从“概念模糊”到“概念明确”

追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中的话语表述不难发现,它历经了一个“概念模糊”到“概念明确”的历史演变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理论研究上的相关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末即已出现,例如,费孝通先生、周维衍教授、马戎教授等就已撰写了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文章。虽然在当时的理论研究成果中并没有明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还处于“概念模糊”的状态,但其实这些研究成果已内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呼吁和倡导,可以说这为“概念明确”及其党和国家文件,即国家话语的明确表述奠定了基础。2017年以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已经较为活跃,并随着党和国家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持续升温,研究者们对其内涵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成果丰硕,已达到了相对的“概念明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积极主动地推出的一种理念和提出的工作要求,可以说它是受到理论研究影响的,但从我们对党和国家的正式文件梳理和分析来看,它亦存在着自身的发展逻辑,也表现为从“概念模糊”到“概念明确”的发展过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问题作了系列重要论述。例如,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他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词;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他指出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017年,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之中;[2]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他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2019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由上可见,自2017年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话语表述及党和国家正式文件当中都已明确。它的明确提出顺应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时代发展,符合民族工作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反映出建成一个更加强大而又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向心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想追求和工作要求,成为我国民族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3]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蕴藏着独特的意义,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2]也反映出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的话语时代变化与时代新要求,对我国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辟了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思想的新境界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民族工作不仅有新的举措,也产生出新的思想,把我国民族工作推向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就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要求、重要任务和价值引领而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则明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命题,为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新的重要任务,即主要从意识层面和增强共同情感方面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民族团结,以形成更加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共识,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这成为了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行动指南。[4]由此可见,它的明确提出把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为民团结教育提供了新的思想引领,不仅开辟了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新境界,也开辟了新时代我国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思想的新境界。

(二)巩固和提升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地位

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繁荣稳定互为因果关系,所以民族团结工作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并且要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实施系列的政策和采取不同的措施。事实上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前的工作中,我们党都非常重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快速地发展,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普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心理基础,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仍然需要进一步增强和持续地巩固。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高瞻远瞩,凝聚共识,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这也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要服务于做好新时代的民族工作,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整个民族工作中的地位,由此可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而止步或受到削弱,实质上还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地位。

(三)突出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性特征

教育是政治性和时代性等多重特征并存的实践活动。我们党和国家对于要办什么样的教育、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些基本问题和根本任务历来都是十分明确的,始终坚持和强调学校教育要为党治国理政服务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显示出党和国家所办教育事业应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政治性。时代是出卷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也就必然地突显出这一时代的特征,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和国家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性特点因此而更加凸显。[5]即明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中的一项时代任务,而且要通过教育这一基本路径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我国民族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逻辑递进,不仅体现了我国民族工作的时代性特点,也突出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性特征。

(四)确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新重心

“教育因责而生,尽责而兴。”因此高等院校应有着明确的使命和担当,当然高校的使命和担当是受到时代的发展影响和制约的,它与时代发展的主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时代发展主题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工作重心,时代发展的某一主题的强化也会使某一方面教育内容得到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明确提出确立了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新重心,即新时代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就是要聚焦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建成更加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因此在新的时代里,我们的学校要主动完成时代使命和承担起政治责任,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重要内容和工作重心,尤其是我们的高等院校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阵地,不负党和国家对高等院校持续发挥凝心聚力的期待,培育出能够自觉担当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施

民族团结教育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内容,它为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价值引领。学校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3]因此高等院校要在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大学生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些基本问题,培养更多大学生成为具备正确传授、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载体和主体。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话语背景下,我们认为高等院校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其提出的内在逻辑,回答和阐释清楚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能够阐述清楚为什么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着自身的内在逻辑。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主要从我国民族历史发展和我国民族工作的历史演进的角度来进行阐释,让学生们认识到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事实,存在着从“自在”到“自觉”、“概念模糊”到“概念明确”的历史演变过程,阐述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历史递进,是历史发展的新要求。

其次,必须阐述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于这一问题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方面,应从主体的主观创造与客观实际相统一的角度来阐述,也就是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主体能动性的反映,但这并非人们主观随意的设想或臆造,它的提出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统一,是遵循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民族问题一般规律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要从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角度来阐述,也就是要向大学生们讲清楚明确提出这一命题的历史必然性,让他们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以贯之的,既有历史的继承性,同时它又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明确提出内含着我们大学生应该要理解和掌握它的内涵的价值导向和要求。本研究认为高校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引导,向学生阐述其内涵。

首先,引导他们要从学术性探讨的发展过程去认识和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明确提出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相结合的产物,自党中央提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后,学术界就首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进行了探讨。[6]可见人们对其内涵的认识或理解主要是一个学术探讨的发展过程,事实上目前在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话语体系里边并不能够找到一个对其内涵做出具体而明确阐述的内容,也就是说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形成官方的定论。所以在高校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也就自然要引导大学生从学术性探讨的过程去认识和理解其内涵。

其次,引导他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合理界定。不同的研究者对其内涵持有不同的见解,并各自对其进行界定。所以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尽管研究者对其内涵持有不同的见解,但却存在着一个较为合理的理解和阐释方式,这个较合理的方式就是从元概念对其内涵进行认识和理解,即主要从“铸牢”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从“铸牢”一词来看,是指铸造出坚固、结实的事物;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看,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7]由此可推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是全体国民成员共建中华民族、共享中华文化的心理认同与情感共通,并使其达到坚不可摧的理想状态。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明确提出,还反映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要注意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其目的。

首先,引导他们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具有多层次性。主体的某一方面的实践活动目的往往具有多层次性,而不是单一性的,我们可以根据某一实践活动目的的重要性为划分依据,简单地将这些不同层次的目的区分为根本的目的和一般的目的。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亦存在着一般目的和根本目的之别,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对为什么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深入的阐释和引导。

其次,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的和历史上的民族团结教育有相通之处,在于通过教育凝聚各方力量,增进各民族团结互信,建设多民族共同体,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从而实现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之根本目的。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没有偏离这一根本目的,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就要让学生明白,这是不断争取人心的过程,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各民族优秀人才的过程,从而实现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之根本目的。当然,由于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实施民族团结教育所维护的阶级利益就有所不同,我们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的与各族人民的利益诉求是一致的。

再次,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般目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般目的是在新时代里所表现出的新要求,其中最为直接和现实的目的在于形成更为广泛的认同和铸牢更加深层次的认同。因此,在民族团结教育中要注重从意识层面和社会共同心理方面来扩大各民族大学生的重叠认识,构筑民族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现实的文化表现形式,引导他们认识到学会如何去凝练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的重要性。

(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需条件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应引导大学生认识到需要基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方式方法等条件而做出行动,才能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首先,需要引导他们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依靠一定的政治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领域和教育工作领域中的一项共同政治任务,但要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基于一定的政治基础,为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提供政治保障,从而能够建立领导组织保障机制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措施。因此不仅要引导大学生在自觉维护党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领导下,让学校真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育人主阵地,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起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而争取党组织支持、创造有利条件的意识。

其次,需要引导他们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依赖于一定的经济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上层建筑层面的建设活动,要有效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一定的政治基础,为其提供政治保障,还离不开经济基础,需要经济作为支撑,否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会陷入空喊口号的困境。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经济是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深化的基础性条件,还要引导他们形成积极主动地争取经济资源,才能继续办好民族教育,办出民族地区老百姓满意的教育的意识。

再次,需要引导他们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根植于一定的文化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政治保障、需要经济基础,当然还需要凝聚精神力量,实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在国家经济繁荣的社会条件下,我国已基本实现了维护民族团结的总体物质需要,为实现和维护民族团结奠定了物质基础和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所以在巩固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突出精神层面的建设,即要培育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观念和形成共同意识的文化基础。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遵循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基础,引导她们积极主动地担负起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中华民族共同情感。

最后,需要引导他们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基于一定教育手段和合理的方法。通过学校教育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涉及认识论的问题,也涉及方法论的问题,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够保证行动方向不偏差,也只有掌握有效的方法才能够使行动更有效。因此,在高校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过程中,为了确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在遵循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民团结教育的特殊规律的基础上选取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教育手段和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学习和运用不同教育方式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我党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它的明确提出对我国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理论研究、思想传播的重要场所,必须要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教学等基本问题,自觉承担起促进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责,为此高校要持续深入地组织人员进行学习研究和探索,培养大学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促进者、维护者,使他们成为胜任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新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教育力量。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杨宁出席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现场推进会时强调·打造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