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鹰
(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浙江 湖州 313000)
林业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手段。从长期来看,林业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其还面临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困境,特别是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仍缺乏协同平台和相关机制,亟需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协同互进的支撑体系。如何平衡好、统筹好林业生态与林业经济将是一项重要课题。
林业产业发展呈现出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两种形态。从短期效益来说,主要是通过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投入,能够获得直接的、直观的、短期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趋向于考量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推动资源有效配置而获取短期收益。林业产业也不例外,特别是当下林业旅游业、林业产品加工业、林业性民宿等新型林业产业形态的出现,基于对市场考量、人们需求、资源配置的统筹,市场主体更在意于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从长期效益看,林业产业发展更需要林业生态建设投入,通过可持续的生态投入,保持林业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但这种生态建设是一种长期的、可持续的生态效益,由于周期长、投入大、涉及面广,人们往往会选择短期效益投入,而忽略长期生态投入,这就导致林业产业发展缺乏长期性、规划性,与生态建设产生一定的矛盾。从发展角度看,当林业产业发展趋向经济效益而忽略生态效益,就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生态危机,从而会抑制产业发展。
林业生态建设是丰富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缺乏生态建设的支撑,森林资源将无法得到保障。正是基于森林资源保障这个前提,生态建设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原始要素和基本动力。同时,林业产业发展核心要义不是以消殆森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为了获得可持续的经济效益,林业产业发展必须要注重生态保护,着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综合来看,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都需要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保障,无法脱离,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同点,也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状态[1]。”
从本质上讲,林业产业发展主要实现经济效益,生态建设主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质上是一致的。当林业产业失去生态建设支撑时,其发展方向和生产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味追求向自然要效率、向森林要效能,就会导致“以效率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滋生。林业产业如果错误地坚持“以效率为中心”,只会破坏良性的林业生产,打破原有林业产业的生产结构,从而导致森林资源不节制地被消耗,最终危害整个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的蚕食,对林业产业无疑也是毁灭性的损失。因此,社会发展要维持平衡,促使改变发展理念和生产方式,特别是“林业产业工作必然是要在此基础上使用先进的思想技术对其进行融合”[2],使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达到平衡状态。这无疑彰显出“两山”理念特性,即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是辩证统一关系。
总体来说,我国森林资源分布表现出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的影响,森林资源东西分布差异明显,人均森林面积不足,面积少、资源少的问题依然是困扰林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从历史维度看,森林资源薄弱,影响到森林这个天然过滤器作用的发挥,导致气候变化异常、气温升高、土地荒漠化等问题的出现。直到二十世纪末,我国深刻认识到森林资源对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后,大规模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才逐步展开。但是由于“对涉林生态工程建设认识偏差”、“建设项目资金投入过少”、“项目管理模式因循守旧”[3]等原因,障碍了整体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推进速度。
从森林资源利用率来讲,科技水平制约了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产业科技含量不高和林业取得科技成果稀少。”从事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企业,自主创新研发能力不足,处于以林业原材料加工的生产链低端,通过大量消耗林业原料来获取市场份额。而林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力不高,产出的林业产品“既不叫好,也不叫座”。从社会需求来看,人们不再只满足日常林产品的需求,更多的则倾向于个性化、精品化、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上大量投入,然后市场主体考虑到长期投入与产出状况,又会依然保持着低端生产链运行状态。另外,从事林业工作科技人员和林业产品的研发人员的专业素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资源利用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需求的满足程度[4-6]。
林业领域要素投入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投入林业产业,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原材料使用效能;另一种是直接投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工程项目方式,参与林业生态保护,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目前,投入林业产业的要素,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但在面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博弈中,市场主体更趋向理性,在最大限度占有市场份额和获取利润基础上,会用少部分利润来应对林业产业发展带来的外部效应,对林业生态修复进行较少补偿,而无法从根本上为生态环境提供保障。因此,投入到林业产业发展的要素是无法满足生态建设的基本需求。所以投入林业生态保护的要素,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才能最大限度的直接用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之中。如果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间统筹不畅、调节无序,不仅造成资金、人力等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出现“政府主导不力、市场配置不活、社会补充不盈”的局面出现。从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现状来看,仍没有实现要素投入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协同参与的保护模式仍在探索之中。
科学规划是实现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协同互动的前提。当前,面对我国复杂的森林状况,不同区域、不同性质、不同森林种类的林业资源需要有长期科学的产业布局和生态规划。林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就是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目标。一方面,在林业产业发展阶段制定经济生态化规划,特别是对林业资源特色明显、林业资源辨识度较高的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业绿色工业、林业产品深加工业、林业旅游业等绿色、低碳的新型业态;对林业基础不足的地区,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大力推动林业公园项目建设、林下经济、林农结合经济等,实现森林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目的。另一方面,积极实施生态经济化的规划,通过摸清底数、盘活资源的方式,评估地区森林资源的生态价值,创新碳排放交易、林业生态补偿等生态保护模式,探索将市场机制引入林业生态保护之中,放大林业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对有关部门,大力实施“绿色GDP”考核方式,细化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考核指标,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和林业生态建设协同共进[7-9]。
经营生产方式的调整和优化是促进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林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是释放林业生产力、推进生产要素流动、提升林业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各地区实践看,发挥地方保护林业、利用林业的积极性,基本上走了一条股份合作社的道路。如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首家林业股份制合作社——皈山尚林毛竹股份制合作社,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良好的生产经验模式。这种模式一般采用以林权作为股份入股,建立林业股份合作社,以统一经营、统一分红、自负盈亏等方式展开。但这一做法需要各地政府积极引导,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试点推广、规范服务,放大林业股份合作社的功能,从而实现林业生态保护和林业生产经营的“双赢”[10-11]。
科学合理的要素投入是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协同互动的必要条件。无论是林业工业转型升级,还是林业生态保护,都离不开大量资金、科技的投入。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的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来源体系,是当前林业发展的重要议题。要善于搭建林业基金平台,充分发挥林业基金的杠杆效益和“雪球”效益,鼓励、引导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和社会公益团体等主体加入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建设之中。同时,发挥财政政策积极作用,在税收、信贷、公益补偿等方面给予倾斜,在林业建设重大项目上采用专项资金补助或贷款补贴等方式,在公益林补偿方面提升补偿标准,吸引各类工商资本投入到林业发展之中。在科技投入方面,不仅要积极支持引导涉林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林业生产力,而且要对林业生态提供技术支持。主要通过技术手段,开展植被恢复,攻克恶劣环境造林难题,改进低质量林业资源等。此外,根据不同森林环境,合理搭配林业种群,科学选择生态工程措施。同时,积极开展优质林育种工作,积极推进森林防火防虫防治工作[12-14]。
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协调机制是促进两者互动的重要保障。对林业领域而言,平衡好、协调好林业经济与林业生态的关系,不仅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正确理念,从思想宣传、社会群众、公共文化等角度来营造氛围,而且要在体制机制上着力。积极构建区域整合机制,针对林业发展的特点,统筹不同区域林业资源,根据森林种类、资源禀赋、开放潜力、社会价值、人文底蕴等多个维度进行资源协调、整体布局,打造专业化的林业生态功能区,为生态与经济融合提供生态基础平台。吸引企业、高校、创客、社团等不同群体参与,满足适合林业发展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及生态项目等建设。积极构建特色孵化机制,推动林业产业绿色发展。林业生态与林业经济融合需要适当的载体,即中介孵化器。这就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通过专业化、特色化孵化中心,集聚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加快形成林业特色的孵化机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创新性、绿色性林业企业,扩大绿色产出,从而释放生态经济融合效益。
总之,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两者协同互动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上在明确了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互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林业产业发展与林业生态建设互动不协调的表现,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为更好的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