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严萍讲师
(天津城建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科学探明社区应急教育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关联路径,从而调整教育管理策略,对于科学指导社区自发行为、非正式教育向着正规教育发展,解决应急教育最后一公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应急教育以其在应急能力方向指引、动力运聚、进程提速的价值意蕴,逐渐引起各国重视。日本于1995年阪神地震后开始推广防灾教育体系;新加坡以民防为依托,定期开展“社区紧急应变课程”;美国政府于9.11事件后推进“防灾型社区”为中心的应急教育体系;国内“应急教育”“运动式教育”较为普遍、过程性评估缺失,教育内容设计水平、应急教育培训人员专业素养、公众参与度均亟待提高。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多着眼于政府管理部门、专业应急救援机构、社会组织等,对社区应急教育关注不足,特别是对社区应急教育效能评价研究缺乏深度。效能测评是促进社区应急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本研究以天津市西青区高校社区为例,开展社区应急教育效能研究,以期探明社区应急教育影响因素,改进社区应急管理工作。
社区应急教育是指经城市教育规划部门规划、城市应急管理部门主导,由社区管理部门、第三方部门合作,借助于社区内文化设施空间、社区数字化管理平台、社区周边应急避难所、防灾教育体验馆等多类型的教育设施平台,面向社区公众开展的一个包括应急知识普及、应急技能培训、应急意识及心理培育等系统性教育过程。综合国内外应急教育相关文献和我国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提出的应急科普知识体系设计,并结合实地访谈情况,笔者提出社区应急教育的内容应涵盖地震、暴雨内涝、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应急避险常识与技能,火灾事故应急避险常识与技能,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控知识与技能、踩踏事故防控与应急知识技能以及应急急救常识与技能等。
教育效能是指教育主体生成和创造教育活动的能动性、教育效果、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持续发展水平有机融合而成的整体能量。社区应急教育效能是指社区空间尺度,由政府主导,社区管理部门、第三方部门等组织实施的应急教育活动的能动性、教育质量、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持续发展水平融合而成的整体能量。由于突发事件类型多样,突发事件情境各异,因此社区应急教育主要针对常见的突发事件开展应急防控、应急响应与处置、善后恢复常识与技能教育。不论自然灾害类抑或是突发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类,虽然所普及的知识技能侧重点不同,不同情境下所需的应急技能有所差异,然而社区应急教育所要达成的效能,主要表现在能动性、效果、可持续性3个属性。
基于教育效能理论和应急管理理论,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整理相应测量指标,经专家筛选后确定34个测量指标。自变量界定,见表1。
表1 潜变量与测量变量Tab.1 Latent variables and measured variables
续表
根据教育效能理论,教师因素(教育内容因素、教学基本功、教学组织方式)、学校因素(包括管理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因素、文化环境因素)和校外因素(教育政策、家庭支持)对教育效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这一基本理论,结合社区应急教育实地访谈分析,社区居民的风险认知、社区应急教育理论环节设计、实践环节设计、社区应急教育组织能力、社区居民自身因素限制、参与社区应急教育决策对社区应急教育效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7个潜变量的相互关系假设如下:
H风险认知对社区应急教育效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风险认知对社区应急教育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居民参与应急教育决策对社区应急教育效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应急教育理论环节设计水平对社区应急教育效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应急教育演练环节设计水平对社区应急教育效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应急教育组织水平对社区应急教育效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社区居民自身因素限制对社区应急教育效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2021年7月采用网络调查方法在天津市西青区高校社区进行数据收集,获取预调研样本103份,有效问卷86份。信度效度达到0.802和0.701。正式调研样本421份,有效问卷362份。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数据,见表2。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及相关系数Tab.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variables
本文使用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模型拟合。模型评价检查:路径系数/载荷系数的显著性;各参数与预设模型的关系是否合理;各拟合指数是否通过。
由测度模型聚合效度检验及信度检验可知,各因子载荷均显著,且平均提炼方差AVE大于临界值0.5,潜变量的组成信度T
值均大于2,路径系数满足显著性检验,见表3。表3 测度模型的聚合效度检验Tab.3 The aggregation validity test of the measure model
检验区别效度的标准是: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解释的平均方差的根,这可以从相关系数矩阵与之前计算出来的因子解释的平均方差得到。斜对角线为AVE的根号值,该值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值,因而说明具有很好的区分效度,见表4。
表4 测度模型的区别效度检验Tab.4 The discriminant validity test of the measure model
理论上而言,增值适配指数IFI、拟合优度指数GFI、标准适配指数NFI、比较适配指数CFI的值应大于或等于0.8,卡方与自由度的比Chi-Square/df小于5。非规范拟合指数TLI,其数值处于0~1之间,越接近1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越高。各拟合指数通过检验,测度模型拟合基本符合要求,见表5。
表5 测度模型拟合度指标Tab.5 Measure model fit index
由下图可知,各参数与模型的预设关系合理。风险认知R-R对参与应急教育活动的决策J-J影响程度达到0.36,并通过应急决策(中介变量)作用于应急教育效能P-P(系数0.17)。应急教育理论体系设计水平L-L和应急教育演练环节的设计水平Y-Y对应急教育效能P-P的影响分别为0.16和0.28,应急教育活动的组织水平Z-Z对应急教育效能P-P影响达到0.39。居民自身条件限制对社区应急教育效能的影响为负向,程度为0.10。图中e-e为残差项,0.01为显著性水平。
图 社区应急教育效能相关因素结构方程模型(0.01显著性水平)Fig.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of relevant factors of community emergency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各测量变量能够很好地反映其对应的潜变量。风险认知的测量变量中,R(家庭结构的脆弱性)影响较大,为1.03,表明社区居民所在的家庭结构最能反映居民风险认知的水平;在居民参与应急教育活动决策的测量变量中,J(带动他人一起参加)影响较大,为1.96,表明带领周围其他居民一起参与最能体现居民个人应急教育活动参与决策的水平;社区应急教育理论环节设计的测量变量中,L(社区应急教育理论体系设计与居民实际需求的匹配程度)和L(社区应急教育理论体系设计的直观易懂性)影响较大,为分别为1和0.99,表明应急教育活动在理论环节的设计是否能符合居民的需求、是否能易于被居民所理解最能体现社区应急教育理论设计的质量;应急演练环节设计的测量变量中,Y(应急演练环节内容设计与社区居民需求的匹配)和Y(社区应急教育活动培训人员素质)影响较大,均为1.20,表明应急演练环节的内容设计与社区居民需求的匹配程度,及开展社区应急教育活动的培训人员素质最能体现应急演练环节的质量;组织能力的测量变量中,Z(社区应急教育制度建设)和Z(社区应急教育活动动员情况)影响最大,均为1.15。应急教育效能的测量变量中,P(其他居民参与社区应急教育活动的情况)、P(社区应急教育效能评价频率)、P(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应急教育效能评价的渠道建设)的影响最大,分别达到1.37、1.37和1.38。
社区应急教育效能改进措施是以提高教育效能为目标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围绕应急教育效能本质在于社区公众整体应急能力提升这一核心,制定各种优化措施,以增进社区应急教育系统整体教育能量,具体而言:
一是着重在改进社区应急教育组织方面,应急教育组织方应明确职责、建立完善的社区应急教育组织制度,明确社区管理部门、第三方面部门的角色及职责,有序、全面地开展社区应急教育的动员工作。
二是对于应急教育实践环节的设计,应注意培训队伍的培养与配备,使得更多具备丰富应急教育经验的人员配置到社区应急教育活动的一线;对于演练实践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应经相关领域专家研讨,在实际应急教育活动中根据反馈不断改进。
三是理论环节设计方面,应注意内容知识点与被教育者需求的契合程度,应在应急教育活动前围绕被教育者的需求、基本能力开展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工作。以实际需求为依据,对社区应急教育内容设计的倾斜性、深度有所把握。此外,应急教育活动后应及时开展效能测评,发现问题,改进内容设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完善和提高理论环节和实践环节的设计质量。
(1)本研究将教育效能理念引入到社区应急教育研究中,拓展了教育效能理念的应用范围。社区应急教育开展过程中,效能评价一直缺少各界的关注,导致应急教育工作缺乏动力机制。构建评价机制的基础工作就是要基于实际调查确定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奠定基础。
(2)本研究首先开展应急教育、社区教育、教育效能理论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其次,通过实地访谈,了解目前社区应急教育效能情况,形成访谈录,在文献研究结合访谈录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社区应急教育效能概念模型。
(3)以2021年天津市西青区社区应急教育效能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应急教育效能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以2021年天津市西青区社区应急教育效能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应急教育效能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
(4)研究结果表明:应急教育效能结构方程模型整体拟合度较好,模型通过检验。应急教育效能主要受社区应急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居民风险认知水平影响。同时应急演练实践环节设计的科学性、培训人员的专业素养;理论环节内容体系与居民需求的契合程度、直观易懂性也对应急效能具有影响。社区居民自身因素对应急教育效能存在负向影响。
(5)问卷中选取指标数量有限,应急教育效能的影响因素还有欠全面,调查区域和调查样本数量均有限,需要后期更多的实证研究来验证。在此基础上,课题组需进一步开展社区应急教育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