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渗透差异教学策略课例分析

2021-12-21 17:36刘佩华
师道·教研 2021年10期
关键词:象限图象性质

刘佩华

2016年,教育部提出的对学生发展要求中,特别提到要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众所周知,人是有差异的,40-50人的班级,每个学生的数学发展状况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有了数学培养的远期目标与理念指导——提高数学核心素养,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个理念化为可操作的差异化教学策略,在每堂课上加以运用,最终达成长远的目标。下面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依托一个教学实例的目标设置、差异教学过程、课后作业、课堂评价等,对核心素养理念下渗透差异教学策略进行阐述。

一、目标预设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要想更好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首先就要给学生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下面我就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为例,来阐述一下我在这节课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层:再次经历画函数图像,辅以练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一次函数图像与一次函数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消化性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B层:目标与A层一致,但是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

C层:目标与C层一致,但是由老师带领完成。

2.过程与方法

在课堂中,学生们能充分地自我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训练数学思维;同时,学会互助,团结协作,在讨论中共同进步

3.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1)让学生体会通过观察一次函数图像而得出性质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数学的推理过程,理解数学的严谨性。

(2)通过由一至二,由二至三的数学推理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3)在推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美;在互助中,感受团队的力量。

4.教学重、难点

由于A层同学是整个班的龙头,他们掌握了,可以更好地带动B层甚至是C层。所以,我们把A层学生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保他们能在课堂内能灵活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答相关问题,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数形转换。

5.教学方法:借助希沃授课助手和多媒体进行教学,练习法、课堂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二、教学过程

差异目标的设置,最终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并形成反馈,才能评判之前的目标设定是否合理,落实的情况如何。所以,教学过程是最重要实践环节。下面是我的授课过程简述。

(一)课前测试反馈

A、B、C层

1.下列函数中:①  y=2x;②  y=-0.2x;③y=-3x-1;④  y=5x-7;⑤y=4x+6,y随着x值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数有_______;y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的函数有_______;直线交 轴负半轴的有_______.

2.根据下列一次函数y=kx+b(k ≠0)的草图回答出各图中k、b的符号:

3.一次函数y = - 2x + 1的图象不经过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1)直线y=2x和y=2x+1的位置关系如何

(2)由直线y=6x如何得到直线y=6x-1

A、B层:(3)把直线y=6x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则所得新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A、B层:5.已知点M(1,a)和点N(2,b)是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上的两点,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     )

A.a > b             B.a = b

C.a < b             D.以上都不对

(二)典例提升

典例1:A、B、C层

已知一次函数y=(m-3)x+2m-1,(1)m为何值时,它的图象经过原点?(2)m为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3)m为何值时,它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的上方?(4)m为何值时,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

变式:A、B层

已知一次函数y=(m-3)x+2n-1, A、B层:(1)若把一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直线,求m和n的值.A层:(2)若图像不经过第三象限,求m和n的取值范围?

三、重视课堂小结,渗透差异

下面还是以“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为例,进一步说明如何在课堂小结中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相应的总结,为他们搭设不同的脚手架,助力他们攀上更高的知识高度。

1.完成此表格,归纳总结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此环节:A帮助B,B帮助C,以两人为小组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两人合作,避免了少数C层同学不动手不动脑,也激发了A,B组同学的积极性

2.提问:A、B层学生为主,结合表格,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一次函数的性质。

3.挑战:A层为主,能主动上台,在黑板上画草图说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三个小结的环节环环相扣,步步提升难度,全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小组长的帮助下,在互助的氛围中,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不同的提升,获得不同的收获。

四、合理布置作业,渗透差异

完成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加深并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識理解,不同学生,做练习速度不同,分层作业的设计达到学以致用,巩固提高的目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课为例,说明如何在课后作业和测试中渗透分层差异策略:(一)作业:A、B、C层完成《学案》142-143页第1-14题;加料,A层自行打印完成,第二天交给老师,B、C层选做。(二)测试反馈(略)。

五、差异性评价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一定不能拘泥于分数,而是要将重心放在学生每天一点点的进步当中。只要他(她)能有一点点的进步,积少成多,就一定能提高,关键是他(她)愿意一步步不放弃地努力往前争,而这个时候,检验和评价就应该发挥它的作用了:给学生适合他(她)的水平的题目或试卷,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有所成”,他们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与信心,“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一定要注意:不同能力的学生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评价,评价学生分层对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这样就有继续学习的动力,所以老师对学生进行分层差异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继续学习。

责任编辑    徐国坚

猜你喜欢
象限图象性质
勘 误
函数y=Asin(ωx+ϕ)的图象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性质的应用
完全平方数的性质及其应用
九点圆的性质和应用
从图象中挖掘知识的联结点
厉害了,我的性质
基于四象限零电压转换PWM软开关斩波器的磁悬浮列车
“有图有真相”——谈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