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劳动教育润心无声

2021-12-21 14:47李韫棱李鉴兴
师道·教研 2021年10期
关键词:劳动德育学科

李韫棱 李鉴兴

劳动教育应该和学生年龄、学段相结合,兼顾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劳动能力差异,将劳动素养作为根本教育目标。通过调查广州市小学劳动教育情况,我们发现部分学校依然存在学科渗透情况差、缺乏考核标准、师资力量不足等情况,小学生劳动观念较弱。针对这些情况,劳动教育必须渗透到各个学科,推进常态化、系统化实施。

一、学科融合,全面推動劳动教育

1.渗透教学做合一思想

劳动教育可以渗透到学科课堂实践、社会实践、主题活动、志愿者服务中,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开展劳动教育,将劳作、娱乐、技能培养、活动等形式融合起来,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合作素养。针对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说,劳动教育要重视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加强“做中学”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创设、活动实施、交流评价当中,这些都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劳动技能。在日常教学中,劳动教育还体现在一些生活小事上,同样需要教师的关注。

2.以德育促进劳动教育

德育和劳动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德育,劳动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变成毫无意义的劳作或娱乐。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开展小学劳动教育,需要结合德育思想,引导学生从劳动当中感受喜悦,获得劳动技能,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养成乐于劳动、喜爱劳动的内在素养。小学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劳动素养,以德育带动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知识,从实践中提升道德品质。

二、文化育人,打造劳动教育新形态

1.培育劳动情感

小学劳动教育要重视文化育人功能,在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情感,提高学生劳动积极性。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陶艺创造”的内容,让学生自主设计陶艺制品,共同感受陶艺世界的魅力,利用陶泥制作陶罐、盘子、碗等物品,用彩绘颜料填充颜色,形成一件件艺术品。通过这样的教育过程,学生不但从劳动中感受到了快乐,也从劳动中体会到了自我价值。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想要劳动,懂得劳动的可贵,才能提高自身劳动素养,不断发挥创新和创造意识。

2.结合家庭教育

学校可以创设开放日,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重视劳动教育,营造全面推广劳动教育的氛围。学科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亲子活动,如语文教师在端午节布置“包粽子”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拍摄照片,上传到班级群。家庭教育可以涉及到多方面的劳动教育,如简单的烹饪、洗碗、扫地等,这些劳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够锻炼学生动手操作技能,弥补学校劳动教育的不足。

3.创设劳动情境

教师可以在校外种植园中开展劳动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劳动欲望,学生们充分发挥奇思妙想,不断提高种植成果的质量。在数学、语文、科学等学科中营造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发明创造,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学校可以通过主题讲座、校园文化宣传活动等方式,渗透“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念,不断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同感。学科教师还应当以身作则,开展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活动,在班级文化创建中增加劳动教育的内容,为劳动教育奠定环境基础。

三、科学评价,专注学生核心素养

1.融合STEM教育方法

STEM教育方法本身就具有跨学科整合的特点,能够充分融合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科学认知,强调劳动学习的过程。在劳动教育的实施和评价方面,教师也可以应用STEM的方法,对劳动教育进行诊断性评估和发展性评估,不断促进劳动教育改良。在学生评价方面,教师要综合评价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学习成果,从问题解决、方法应用、学科知识学习、劳动技能增长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2.形成科学评价体系

小学劳动教育需要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教育的结果最终会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劳动实践当中,劳动教育才是成功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展开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让学生从自身角度看问题,增强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劳动德育学科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学科新书导览】
《中国德育》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热爱劳动
“超学科”来啦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