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在答复《关于在浙江省推广“父母持证上岗”的杭州上城经验的建议》时称,基于数字家长学校学习数据,一些地方对“父母持证上岗”进行了有效探索。自2020年开通以来,浙江数字家长学校已向全省参与的家长发放学习电子证书22万份。
时事鲜评
近年来,有关“父母持证上岗”的呼吁日益强烈。大部分家长都是初次为人父母,未经过专业育儿培训,缺乏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容易被误导而走偏,甚至诱发家庭悲剧事件。在现代社会,育儿也是一门专业学科,涉及儿童心理、饮食、健康、学习等多个方面。科学育儿门槛进一步提高,再延续旧有的育儿思路,显然不合时宜。
呼吁“父母持证上岗”并非无的放矢。比如,“咆哮式”辅导作业、“丧偶式”育儿、“棍棒式”教育等问题,不仅让很多家长备感无奈,还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此外,“熊孩子”闖祸背后的家教缺失问题,也频频引发社会热议。
当然,所谓“父母持证上岗”,并不是简单地给家长发一张“合格证”,也不是为家长设门槛、添负担,而是提醒家长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应该怎么做,帮助家长全面提升育儿技能,优化教育观念。说到底,持不持证不是关键,功夫在“证”外。
更令人期待的是家庭教育专项立法。据报道,今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正式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标志着家庭教育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法治化轨道。相信随着家庭教育立法逐渐推进落地,“父母持证上岗”将成为一种常态。
选自《北京青年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