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泓月
我不太尊敬地将苏东坡与李白做对比。
《记承天寺夜游》有资格被称作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诗文成熟后的一篇经典之作,它的诞生只因他控制不住自己势如洪水的文思。它不及李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但李诗远不及它精巧。
苏轼和李白都是高手眼中的大家,大家自有大家的風范。(但在这里,我们却让李白屈居“文学大家”。)但李白的目光不关注这里,他的诗更像昂贵的赛车,平常他会把他的赛车保养得很好,但比赛时会为拔得头筹而不惜将它撞得支离破碎。
文字对于李白,与文字对于苏轼,最大的不同就在这里。苏轼本已噤若寒蝉,但他努力地在禁锢着自己的冰窟中凿出缝隙,窃得一缕光,好照亮他的曲谱。
苏轼像食堂里的厨师,裹挟着满身酒气与菜香,笑容的角落里都淌着烟火的味道;而李白更像电影画面里的厨师,没有现实厨房里的油烟味。
苏轼写这篇文章时,想了些什么?
他也许把自己浸润在月光中,恍惚间提了笔,拈了袖,点了墨。写罢才惊觉,然后为自己的神来之笔而感伤。他一定不曾绞尽脑汁地安排着每个字。他不会这么做。他没有目的,他不需要“写”。这是苏轼的静气。苏轼的气质负责静,苏轼的文字负责大智若愚。
另一处我更喜欢的,是苏轼的浑然天成。李白的骨子里有傲气轻狂。苏轼的骨子里是水,只不过后来结了冰。李诗读来感觉太急于表现,急于傲视群雄,以至于读李诗的人立马就认定这是大家之作,并心悦诚服。从《记承天寺夜游》来看,苏轼的技巧在于他能巧妙地把文字的线头埋起来,干净利落,不皱一池春水,机智得让人看不出任何功夫和技巧。文章的清甜如果没有在唇齿间咀嚼流连是品味不出的。
淡淡,浅浅。把诗文作家的名字遮上吧,万千文海间一掠而过。也许再不记得《记承天寺夜游》这携着烟火味的作品,但心神间未尝不会留下薄雪的痕迹。
这是苏轼的力量。他无须气势如虹,无须触目惊心,一样可以在读者心灵上烙下印记。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别出心裁的读后感。其一,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苏轼的写作特点。在与李白的对比中,小作者敏锐地感知到两者写作风格的区别,将清新飘逸的李白作为对照,写出苏轼别样的静气与力量。其二,小作者能将阅读感受与感官体验结合起来,做到有滋有味地品读,有声有色地写作。比如,小作者用嗅觉来描述写作风格:“苏轼像食堂里的厨师,裹挟着满身酒气与菜香,笑容的角落里都淌着烟火的味道。”其三,小作者巧妙运用联想手法,试图还原创作现场。比如,小作者联想苏轼创作时,“把自己浸润在月光中,恍惚着提了笔,拈了袖,点了墨”。这样的现场还原写法,使读后感的文字充满了诗意美。
(叶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