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泡”稻田,从1.4万个可能中挑出一粒种子

2021-12-21 05:28
华声文萃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守军试验田长势

深秋十月,夕阳斜照,稻田飘香。

身材瘦高,皮肤黝黑,目光深邃——聂守军如往常一样,穿着一双运动鞋,驱车来到距离实验室10公里的水稻试验田。他在田边驻足,蹲下捧起一穗水稻,细细查看稻穗的穗形、粒型、穗粒数等性状。

此时的黑龙江省绥化市气温只有几摄氏度,聂守军心中却一团火热。

“育种人,一年就等这一哆嗦。”作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水稻品質育种所所长、研究员,聂守军最看重的就是这些水稻种子。经过26年努力,他带领团队培育出“绥粳18”等50多个水稻品种,破解了多项农业科技难题,打破了国外育种技术垄断,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今年7月,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本世纪初,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以“垦稻12”和“绥粳4号”为主。然而,这两个品种优劣参半——“垦稻12”虽产量高,但抗倒伏性差,生产成本高;“绥粳4号”品质优、有香味、抗倒伏,但产量不高。为了应对不同市场需求,稻农只能将这两种掺混种植。

聂守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从那时起,他几乎每天“泡”在稻田,播种、管理、观察、记录、选择、收割,再对收获的水稻进行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理想的种子,再播种、管理、收割、对比试验……春去秋来,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望着一茬茬的水稻长大成熟,聂守军记录的档案材料装满了几个麻袋。

  “渴了开一瓶水,饿了泡一桶面,累了就倒在地头上打个盹儿,手里常握的是调查本”,这几句顺口溜,是聂守军和团队的工作常态。

  为了在第一时间掌握水稻长势和独特性状,聂守军每天骑着自行车奔波在各个试验田。最艰苦的时候,他的办公地点只有一间简陋的小平房。每年2月末,黑土地上依旧冰雪覆盖,屋里停了供暖,他就一直戴着棉手套、棉帽子。一年中有五六个月在这里工作,一干就是7年。

除了风吹日晒、风餐露宿,育种筛选究竟难在哪儿?

  “有的种子优质不高产,有的种子高产不优质,要想把这两个性状结合在一起,就要选出一个综合得分高、没有明显缺陷的选手。”聂守军说,“打个比方,就像选个考试不偏科的学生。”

  然而,从理论上来说,选育的新品种同时具备两个优良性状出现的概率只有1.4万分之一。聂守军要做的,正是从1.4万粒种子中找到那一粒。

  黑龙江省农作物一年一熟,这意味着一年只能在田里观察一季水稻长势。受资金、场地、气候等多种条件限制,一垧地能种25万株水稻。加上性状的优良基因很难重组,很多情况下创造不出符合目标要求的材料,从成千上万份材料中选择出来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试验所需要的1.4万株不可能一次就能做出来。每选出一部分,下地之后长时间观察,根据表现再进行筛选,再一代一代观察,优中选优。

  在实验室的桌子上,整齐排列着大小一致的玻璃瓶,里面装满黄澄澄的稻粒,瓶子上贴着它们各自的名字——这些都是聂守军的“孩子”。

  聂守军拿起贴有“绥粳18”的瓶子,捧在手心,格外欣喜:“这个小家伙最争气,如今已经成为黑龙江第二、三积温带主栽品种。这些年还走出了黑龙江,走进了吉林、内蒙古、新疆、陕西。”

统计显示,2017年、2018年,“绥粳18”成为我国单年推广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年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

2014年,聂守军成为黑龙江省科技厅任命的科技特派员, 6年来,聂守军通过技术对接与科技服务,累计在帮扶地区推广水稻新品种、新技术20余项,累计推广面积240万亩,带动农民增收3.8亿元。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守军试验田长势
聂守军:只为一粒好种子
聂守军:东风来报稻花香
简述化肥减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高粱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徐守军
2016年春秋季广西普通玉米品种生产试验桂林点
如何防治黄瓜长势不一
快大茂镇玉米试验田获高产
从实践中认识完全平方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