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红
(濮阳市妇幼保健院 产二科,河南 濮阳 457000)
妊娠高血压是临床常见高血压类型,多发于妊娠中晚期,发病率较高,治疗不及时会引起多器官功能损伤,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威胁母婴安全与健康[1]。临床治疗应给予降压、利尿、扩容、镇静等干预措施,降低血压水平,改善妊娠结局[2]。尼卡地平属于钙拮抗剂,是临床常用降压药物,能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冠脉及肾脏血流量,减小心脏后负荷,从而发挥降压效果[3]。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抗凝药物,能促进血管平滑肌、外周小动脉松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血压水平恢复[4]。本研究选取13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旨在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卡地平的治疗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濮阳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34例妊娠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尼卡地平组和联合用药组,各67例。尼卡地平组年龄21~42岁,平均(29.25±4.02)岁;孕周31~38周,平均(33.69±1.28)周;初产妇45例,经产妇22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3~25.6 kg·m-2,平均(22.75±1.32)kg·m-2。联合用药组年龄20~41岁,平均(28.92±4.10)岁;孕周31~38周,平均(33.84±1.32)周;初产妇46例,经产妇21例;BMI 19.1~25.7 kg·m-2,平均(22.84±1.36)kg·m-2。两组一般资料(年龄、孕周、生产经历、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中妊娠期高血压诊断标准[5];②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140/90 mmHg(1 mmHg=0.133 kPa);③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高血压;④尿蛋白检测为阴性;⑤单胎妊娠;⑥治疗前4周内未进行降压治疗;⑦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所致高血压;②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③恶性肿瘤或病变;④严重感染;⑤合并糖尿病等其他基础性疾病;⑥慢性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雷诺综合征、风湿性心脏病、脑血管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胃肠道梗阻等疾病;⑦对阿司匹林或尼卡地平过敏。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饮食控制、运动训练,如限制食盐摄入量,保证清淡饮食及足量蛋白质与热量,并进行规律体育锻炼,取左侧卧位休息;对蛋白尿、头晕、肾功能异常者给予对症治疗。尼卡地平组接受尼卡地平(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33)治疗,口服,每次40 mg,每日2次。联合用药组接受小剂量阿司匹林(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12)联合尼卡地平治疗,尼卡地平用法用量同尼卡地平组,阿司匹林口服,每次50 m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
1.4 疗效评估标准恶心、头晕、呕吐等临床症状消失,无蛋白尿与水肿,SBP/DBP<140/90 mmHg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24 h尿蛋白<0.5 g,140/90 mmHg≤SBP/DBP≤150/100 mmHg,伴有轻微水肿为有效;临床症状、蛋白尿、水肿、血压均未明显改善为无效。显效、有效纳入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1)疗效。(2)治疗前、治疗7 d后两组血压(SBP、DBP)水平。采用标准水银柱血压测量仪对右侧手臂肱动脉血压进行测量,于同一时间、同一手臂、同一体位测量3次血压,每5 min 1次,并取平均值。(3)治疗前、治疗7 d后两组蛋白尿水平、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4)治疗前、治疗7 d后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采用全自动血液仪进行检测。(5)治疗前、治疗7 d后两组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内皮素(endothefin,ET)]及胎盘组织功能[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1的速度离心10 min,离心半径为12 cm,分离得到血清,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E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sFlt-1、PLGF。(6)不良妊娠结局(产后出血、早产、胎儿窒息、胎儿窘迫)发生率。
2.1 疗效联合用药组35例显效,30例有效,2例无效;尼卡地平组31例显效,27例有效,9例无效。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7.01%(65/67)高于尼卡地平组86.57%(5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3,P=0.028)。
2.2 血压、蛋白尿水平、RI治疗前两组血压、蛋白尿水平、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SBP、DBP、蛋白尿水平、RI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低于尼卡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蛋白尿水平和RI比较
2.3 凝血功能指标治疗前两组APTT、PT、FIB等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APTT、PT长于治疗前,FIB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APTT、PT长于尼卡地平组,FIB低于尼卡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2.4 血管内皮功能、胎盘组织功能治疗前两组血管内皮功能、胎盘组织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两组NO、PLGF高于治疗前,ET、sFlt-1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用药组NO、PLGF高于尼卡地平组,ET、sFlt-1低于尼卡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管内皮功能、胎盘组织功能比较
2.5 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联合用药组1例产后出血、1例胎儿窒息、1例胎儿窘迫,尼卡地平组4例产后出血、2例早产、3例胎儿窒息、2例胎儿窘迫,联合用药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4.48%(3/67)]低于尼卡地平组[16.42%(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5,P=0.024)。
妊娠高血压由胎盘缺血缺氧、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引起,导致小动脉痉挛、局部出血、血管内皮损伤等多种病理状态,血管通透性增加,多器官功能损伤,是引发早产、新生儿窒息等多种并发症的重要原因[6]。
妊娠期女性随着孕周逐渐增大,在妊娠20周以后,母体血容量进一步增加,钙需求增高,但过度分泌雌激素会抑制骨钙重新吸收,导致血钙浓度降低,发生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导致妊娠高血压的发生[7]。因此,临床应有效控制钙离子水平,减轻血管痉挛,降低血压水平。尼卡地平属于第2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能对电压依赖性钙通道进行选择性阻滞,抑制跨膜钙离子内流,从而降低血管平滑肌内游离钙离子水平,发挥扩张动脉血管作用,降低血管外周血压及阻力,同时能扩张肾小动脉、利钠利尿,并舒张妊娠子宫平滑肌,从而降低血压[8]。但用药后血压回升较快,持续性降压效果不明显,因此,临床需联合其他药物共同治疗,增强降压效果。陈美玉等[9]研究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妊娠高血压应用效果明显,能改善凝血功能。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卡地平,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7.01%)高于尼卡地平组(86.57%),治疗7 d后联合用药组血压、蛋白尿水平、RI低于尼卡地平组。阿司匹林能明显抑制血小板释放,阻止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血管压力,促进血管平滑肌、外周小动脉松弛,降低血管阻力,发挥良好降压作用[10];阿司匹林口服吸收迅速,能作用于全身,持续时间久,药物作用确切,与尼卡地平联合应用能发挥持续降压作用,有效避免血压回升,疗效显著[11]。妊娠高血压患者由于全身小血管痉挛,易发生局部缺氧缺血,导致胎盘微血管形成血栓,引起绒毛坏死或栓塞,胎盘血流量减少,影响胎儿供氧,且血管外周阻力会持续性上升,威胁母婴安全[12]。因此,临床应对其凝血功能进行积极改善。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7 d后联合用药组APTT、PT长于尼卡地平组,FIB低于尼卡地平组。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血栓素A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凝血功能指标,阻止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促进血液循环功能[13]。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胎盘组织功能均受到一定损伤,本研究表明治疗7 d后联合用药组NO、PLGF高于尼卡地平组,ET、sFlt-1低于尼卡地平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尼卡地平组。NO属于内皮舒张因子,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缺血性损伤;ET能反映血管内壁损伤情况,促进血栓形成;PLGF属于促血管生成蛋白,有助于胎盘血管重铸,促进滋养细胞迁移;sFlt-1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抑制性受体,会导致胎盘血管结构异常,从而影响胎盘着床于子宫[14]。小剂量阿司匹林与尼卡地平联合应用能发挥协同作用,共同减轻血管内皮损伤,改善凝血功能,有利于胎盘功能增强,增加胎盘灌注量,促进胎儿生长发育,从而改善妊娠结局[15]。
综上所述,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尼卡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效果显著,能降低血压及尿蛋白水平,减小RI,改善凝血功能指标,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及胎盘组织功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