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神秘主体(随笔)

2021-12-21 11:13李少君
星星·散文诗 2021年26期
关键词:天地杜甫境界

李少君

杜甫是一个一生颠沛流离的诗人,其诗歌形象,一般也被认为是忧国忧民、比较悲苦的形象,从各种关于杜甫的画像雕塑就可看出来,但奇怪的是,我们读杜甫的诗,有时并没有这样的感觉,问题在哪里?我通过深入阅读,觉得主要有两个特别之处起到了作用,一是杜甫曾经是一个“主体性”强大的诗人,即使到晚年,这种强大的“主体性”还会不时显露出来;二是杜甫总是将人事置于自然的背景下来展现,在自然开阔浩大的背景下,人间再大的凄楚孤独也显得很渺小。自然的美,安慰了痛苦悲哀的心灵。这两点产生了神秘的作用,使杜甫的诗歌,无论是写多么残忍凄凉的事情,也不会让人太绝望,更不会让人感到生无可恋。下面我就这两点简要阐述:

杜甫早年的“主体性”是非常突出的,他有诗之天赋,天才般的神童,七岁就写出过“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这样让人惊叹的诗句。年轻的时候,杜甫意气风发,有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也曾经充满自信地喊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世界慷慨激昂地宣称“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欲倾东海洗乾坤”。杜甫不少诗歌中都显现出其意志力之强悍,比如:“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何当击凡鸟,毛雪洒平芜”“安得鞭雷公,滂沱洗吴越”“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杀人红尘里,杀人在斯须”……等等,何其生猛!杜甫自己若无这样的意志和激情,不可能写出这样决绝强劲的诗句。

惜乎时运不济,杜甫的一生艰难坎坷,他长年颠沛流离,常有走投无路之叹:“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真成穷辙鲋,或似丧家狗”(《奉赠李八丈曛判官》);再加上衰病困穷,因此常有哀苦之叹:“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常恐死道路,永为高人嗤”(《赤谷》)“老魂招不得,归路恐长迷”(《散愁》其二)。杜甫一生都在迁徙奔波和流亡之中,但也因此得以接触底层,与普通百姓朝夕相处,对人民疾苦感同身受,使个人之悲苦上升到家国天下的哀悯关怀。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融合个人悲苦和家国情怀的诗歌,如《哀江头》《哀王孙》《悲陈陶》《悲青坂》《春望》《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以一己之心,怀抱天下苍生之痛苦艰辛悲哀,使杜甫成为了一个伟大的诗人。杜甫最著名的一首诗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诗里,杜甫写到自己草堂的茅草被秋风吹走,又逢风云变化,大雨淋漓,床头屋漏,长夜沾湿,一夜凄风苦雨无法入眠。但诗人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由自己的境遇,联想到天下千千万万的百姓也处于流离失所的命运,诗人抱着牺牲自我成全天下人的理想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何等伟大的胸襟,何等伟大的情怀!在个人陷于困境中时,在逃难流亡之时,杜甫总能推己及人,联想到普天之下那些比自己更加困苦的人们。

第二、是杜甫总是将人事置于自然的背景下来感叹、展开。他写的景色总是极其壮美,“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吴楚东南柝,乾坤日夜浮”……等等,何其壮丽!杜甫能把景色写得如此恢弘开阔,其实还是源于其强调的生命意志力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使他任何时候都不气馁。所以无论他本人处境如何凄惨,他的诗歌仍然让人读来有一种生气,因为,大自然本身是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的。

《旅夜书怀》就特别典型,这首诗只有八句:“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把杜甫晚年孤独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但另一方面,这首诗似乎又一点也不悲凉,“天地一沙鸥”,其实,何人不是如此啊?何况还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样值得人生留恋的美好景色。

还比如《秋兴》之一:“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前面还是“听猿实下三声泪”,最后却说“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杜甫总能从大自然中找到美丽、温暖和安慰。

从杜甫身上,还可以深刻理解何谓境界。境,最初指空间的界域,不带感情色彩。后转而兼指人的心理状况,涵义大为丰富。这一转变,一般认为来自佛教影响。唐僧园晖所撰《俱舍论颂稀疏》有言:“心之所游履攀援者,故称为境。”境界,经王国维等人阐述后,用来形容人的精神层次艺术等级,但这一精神层次的基础就是自然、生活与世界,境界反映了人的认识水平、心灵品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里有景、有情,当然,更有人——自我和他人。追求境界,就是寻找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一种内在超越,到达一个新的精神高度。

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人是有觉解的动物,人有灵觉。因为这个原因,人乃天地之心,人为万物之灵。心,不仅让人了解他人,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还让人能够感受和了解世界。因为,心通万物。以心传心,心同此理,所有的人是可以相互感通共鸣的,是可以互相理解互相安慰的。比如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将他人及万物皆视为同胞;古人不仅推己及人,还由己及物,把山水、自然、万物也当成朋友兄弟。境界概念里,既包含了个体性与主体性问题,人可以通过修身养性,不断自我觉悟、自我提高;也包含了公共性与人民性的问题,人不断自我提升、自我超越之后,就可以到达一个高的层次,可以体恤悲悯他人,也可以与人共同承受分享,甚至“与天地参”,参与世界之创造。因此,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学者张世英则说“中国美学是一种超越美学,对境界的追求是其重要特点”。

杜甫,无疑是最典型的具有天地境界的诗人。他从一个早期“主体性”非常强大的诗人,历经艰难、视野宽广之后,跳出了个人一己之关注,将关怀撒向了广大的人间。他的境界不断升华,胸怀日益开阔,视野愈加恢弘,成为了一个具有“圣人”情怀的诗人,所以历史称之为“诗圣”。

猜你喜欢
天地杜甫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品“境界”
杜甫改诗
拾天地之荒
绝句
慎独的境界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