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利 郑小叶 谢 晴 刘韦华 马寿林 马敏涛*
肠梗阻是指肠管内或肠管外的病变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1],具有机械性、功能性肠梗阻之分,而小儿肠梗阻一般是指机械性肠梗阻[2-3]。小儿肠梗阻病理上又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急症之一,是外科疾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种[4]。起病急,进展迅速,短期内还可能发生穿孔、肠坏死、休克及器官功能衰竭。小儿因年龄关系,无法对自身不适进行详细描述,且部分患儿无法配合,给临床医生诊断增加难度,只能依赖于医技检查[5]。超声是临床诊断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常用辅助方法之一[6]。而多层螺旋CT(MSCT),因扫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等优势在临床上也具有一定地位,且MSCT大大降低了辐射的剂量,在儿童多种疾病中的应用逐渐增多。本研究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探讨超声与MSCT检查对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7天~14岁,平均年龄为8.2岁。临床症状以呕吐、血便等为主。所有患儿均接受超声和MSCT检查。
纳入标准:均经手术或病理确诊;无超声、CT检查禁忌症;临床资料无缺损或丢失;依从性良好。
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异常;合并其他恶性疾病;过敏体质者;肠内粪石及肿瘤所致的小肠梗阻。
1.2 方法
1.2.1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检查仪器选用EPIQ5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选用3.5~5.5MHz频率的腹部探头,无法配合检查患儿,注射一定剂量镇静剂。患儿仰卧位,通过腹部探头对患儿腹部及盆腔进行多切面、多方位探查,反复观察疼痛区域与病变区域,并采用多普勒超声观察其血流情况。
1.2.2 MSCT检查 检查仪器选用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Iash CT机。扫描范围: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220mA,扫描层厚和间距均为5mm,螺距为1.0。常规平扫+增强扫描,造影剂选用碘海醇。扫描过程中可用铅衣、铅围裙等工具遮挡患儿无需扫描的部位。
1.3 观察指标影像学结果由2名或以上放射科诊断组医师采用双盲法进行阅片,获取一致意见,意见出现分歧时,通过协商决定。重点观察病变位置、回声、密度等特征,并对比MSCT检查、超声诊断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的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描述;计数资料通过率或构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资料80例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患儿中小肠粘连有17例,胆石性小肠梗阻有8例,小肠肿瘤有7例,小肠扭转有10例,肠套叠11例,切口疝4 例,腹股沟斜疝6例,空肠系膜血管血栓7例,索带粘连卡压有10例。其中小肠粘连的原因包括术后小肠束带形成、肿瘤转移、盆腔脓肿导致小肠粘连和肠结核。
2.2 不同检查对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由表1可知,经超声诊断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3.75%、66.25%、71.25%,MSCT检查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50%、90.00%、95.00%,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5)。
表1 不同检查对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n(%)]
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是一种严重的急腹症,以腹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主要特征,发病率占小儿急腹症的第三位,死亡率位居第一[7-8]。急腹症因发病之急,变化之快,病情之重,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位置。若无法及时诊断,会导致患儿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使其生命健康受到威胁[9]。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较成人更难诊断[7],主要因为儿童缺乏自主行为能力。小肠梗阻根据肠壁有无循环障碍,可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小肠梗阻[10]。其中绞窄性的小肠梗阻是消化道外科疾病中最重的一种类型。在临床工作中,绞窄性小肠梗阻一旦误诊,将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腹腔中的肠管坏死后将会被切除,而患儿术后的生活质量极差[11]。如果切除的范围较大,患儿术后将会出现短肠综合征,食物吸收困难,严重营养不良,患儿逐渐衰竭,最后死亡。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仅根据生化检验、体格检查无法准确诊断小儿非外伤性急腹症。邸玉芹等[12]研究发现,除体格检查、生化检验外,依靠影像学诊断可有效提高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的准确性。
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诊断小儿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方法[13]。该检查可通过不同切面探查病灶,有利于准确判断病变的起源和空间位置,且操作简便、重复性好。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清晰显示患儿脏器血流情况[14]。本研究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3.75%、66.25%、71.25%。该检查诊断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存在漏诊、误诊现象,这可能是因为受到患儿肠腔内存在气体及患儿体型等因素的影响。体型较肥胖的患儿会导致超声穿透力下降。而MSCT是一种多排探测器扫描的CT,扫描速度快,范围大且减少了运动伪影和漏扫,且不受患儿体型及肠腔内气体的感染[15],可清晰显示病变程度与范围,且合理使用窗技术,有利于显示腹腔内少量游离气体。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能判断病变的性质。本研究结果显示,MSCT检查对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7.50%、90.00%、95.00%,与超声检查相比,MSCT检查诊断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的效能更高(P<0.05)。但MSCT扫描过程中存在辐射损伤,且增强扫描存在碘过敏风险。该检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超声与MSCT均可有效显示小儿急性绞窄性小肠梗阻的影像学征象,但MSCT检查诊断价值更高。临床可结合患儿具体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