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梦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的《江南春》,这首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美丽多姿,也写出了它的广大和厚重,深受赞赏。
可是到了明朝,文学家杨慎却出来“纠错”:“千里”应为“十里”,因为“千里”太宽了,谁看得见?谁听得见?
无独有偶,“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首歌唱祖国的歌曲传唱了几十年,然而在创作之初,有人曾建议把“一条大河”改为“万里长江”。词作者乔羽不同意,他说,万里长江边上能住多少人?而祖国处处都有“一条大河”。的确,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歌,每个人心中的“一条大河”是不一样的,但思乡爱国的情感却是共同的。它告诉我们:写作和阅读都需要发挥想象,也要能激发读者的想象。一篇好文章或一首好诗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
再回到杨慎的“纠错”上来,的确没有任何人能够看到整个江南的春色,但是这首诗激发了读者的想象,让读者在想象中去领悟江南的美景。至于每个人心中的美景是否一样并不重要,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就是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