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光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体育健康学院,广东 珠海 510900
中国武术作为一项深深植根于普通大众的运动项目,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即开始了现代体育的变革之路,主要表现为教学关系从师徒转成师生、练习方式从交手转成单练,以及水平检验从切磋转成评分。在现代体育的价值规范框架下,中国武术必须简化并规范技术动作,使其可量化和可评比,从而满足公平竞争原则,武术套路竞技是为典型,所谓的“传统武术比赛”实际上也是按照同样的评判规范来实施的。武术“改良”是人为地将套路练习和散打实战分离开来,套路越来越“飘”“花”,演的成分不断加重,而散打技术也被迫简化为拳、腿、摔三种功夫。自然,“改良”后的中国武术从外形到内涵都无法承载中国武术文化之重,由此颇遭诟病。为了区别体育化的武术,“传统武术”开始出现。传统武术力求保留武术传统尽管在文化认同意义上契合了国人的心理期待,但它在传承武术文化的路上又因为种种原因而步履维艰,并逐渐沦落为“一大宗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保护。因而,中国武术尤其是文化意义上的生态环境已是困境重重,而带着时尚光环的跆拳道、瑜伽、广场舞等的强势挤压,以及近几十年来竞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发展浪潮,又使得它的生存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这样的态势引发一种思考:在既定范式的体育竞技之外,中国武术有没有一条最大限度地继承传统的道路可走?答案是肯定的。2019年7月25日,国家体育总局网站正式发布“体育总局等十四部委关于印发《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和健康中国战略逐步实施,武术运动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武术运动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日渐成熟,武术产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1]并在“主要任务”中明确提出“发展职业武术”的工作部署。时任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秋平在第八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暨第十一届中国武术协会换届大会上的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过去四年(2015—2018),我国“武术产业和职业化赛事取得初步成效”。[2]但在武术职业化的推进过程中,散打项目是绝对主体,涉及武术套路的职业化赛事几乎是空白。我们知道,散打在竞技对抗的意义上占据着明显优势,但在文化传承意义上却差强人意。因此,借助国家行政工作部署、政策倾斜和资源配置,在继续发展散打赛事的同时,也应思考如何发展更具文化传承意义的武术套路,武术套路的职业化和产业化,势必真正推进中国武术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套路是中国武术的三大运动形式之一,“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3]即使因连接贯穿及演练技巧上的需要穿插了一些不一定具有攻防技击意义的动作,但就整套技术而言,其主要动作依然是以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主,是套路的技术核心。套路的攻防技击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的,汇集百家,在徒手和器械的对抗中不宜采用的技术方法,在套路运动中则可得以体现。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的特有表现形式,其独特并非只是形式上的独树一帜,更在于它是对中国武术技击方法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再现”,各家各派都有表现自己门派特色的多个套路,内容庞杂,并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诸多特征。
武术套路源于技击,但又不同于技击,也不等于攻防实战。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审美趣味也逐渐融入套路之中,其形式和演练技巧愈加多样化。但尽管如此,套路仍然能够充分表现出武术的攻防技击含意,即使是现代竞技体育范畴的竞赛套路,至少也保留了拳种的基本风格,并具有极强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武术历来都是电影和小说的取材对象,并通过电影和小说的叙事方式而获得极强的艺术表现力,甚至也帮助观众建立和塑造出中国武术的艺术形象,《精武门》(李小龙版)、《少林寺》(李连杰版)、《醉拳》(成龙版)、《叶问》(甄子丹版)以及金庸武侠小说等是为典型。而武术套路的艺术表现功能也使其成为传播和继承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点上,武术散打和武术功力都无可比拟。从实战运用的角度来看,“套路锻炼对于实际的功力水平而言是一种低效率的练习方法”。散打竞技体现更多的是类同外国搏击术的力量、速度和反应,功力练习也只是“以掌握和提高武术套路和格斗技术、诱发武技所需的人体潜能为目的,围绕提高身体某一运动素质或锻炼某一特殊技能而编组的专门练习”,[4]并不是“四两拨千斤”的灵巧,因而都无法承载中国武术的文化基因和诉求。相比而言,武术套路 “内外兼修”,讲究的是形体动作的手、眼、身、步、法,心理品质的心、神、意、气、胆,中国武术的风采神韵在套路中均得以体现,并且涵盖了所有武术拳种,风格各异,内容庞杂,自成体系,是“中国武术的大观园”。由此,在文化传承的意义上,武术套路是更理想的选择。
武术在健身领域 “失宠”,在竞技赛场观众冷清的尴尬根本上还在于其社会影响力不够,武术套路的明星太少,李连杰、吴京、赵文卓等武术套路出身的明星却都属于影视娱乐圈,在观众的潜意识中并不会与专业武术套路联系起来。武术本是国之精粹,但不难发现,中国武术在发展的路径上还只是纯粹意义上的体育行为,几乎没有出现有别于传统健身或竞技之外的开展形式,由此其受益面相对较窄,那些直接参与的运动员以及所属单位成为主要的受益者,而这种益处也主要是以锦标和荣誉的形式出现,而这恰恰是让人担忧的。
在发展的宏观意义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发展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正是基于这一理论。在发展的微观意义上,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是对这一规律的反映。人的需要首先是物质性需要,然后才是精神性需要,武术在文化的意义上就属于一种精神性需要,人们得到了物质上的相对满足或是从武术行为中获得了物质上的需求,他才会去享受武术,并使武术作为一项事业得以继承和发扬,是为武术发展的现实逻辑。需要指出,这不是市场经济下“一切向钱看”的功利主义,而是基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理路的自在提法。纵观职业体育领域,职业足球(如西甲、德甲、意甲、英超等)、职业篮球(如美职蓝、中职篮)、职业拳击(如WBC、WBA、IBF、WBO等)、美国职业摔角(WWE)、职业橄榄球(NFL)、职业棒球(全世界超过60个联盟)等等,构成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职业赛事群,而职业化则使得这些项目成为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由此亦足见职业化对于一个运动项目发展的重大意义。由此,要扩大武术的社会影响力,还是要从“经济基础”着手,而武术套路的职业化便成为武术发展的必由之路。
“美国《时代》周刊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在中国,有99%的男人都曾经有过匡扶正义的武侠梦,60%的女人都曾经幻想过自己能够飞檐走壁,而有100%的中国人都认为武术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明。”[5]这一结论显然并不夸张,“据统计,全国有近1万所武术校馆,有近1000万名学员在潜心习武,有8000多万名社会武术爱好者练习各种武术运动。”[6]中国武术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庞大的受众群体为职业赛事开发创造了商机,而“继承、传承和发展中国武术所具有的千变万化的搏击技巧与技法,充分揭示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文化、将宝贵的武术文化遗产奉献给全世界”[7]也成为媒体和武术人的“文化自觉”。由此,“源自强烈的媒体责任感和民族荣誉感”,[8]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于2008年底酝酿出世,并于2009年7月在安徽黄山举办了第一届比赛。“WMA为武术传播提供了符合现代文明的传播‘新仪式’,促进了武术本质的复归、有利于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产业化。”[9]同时,“WMA是中国第一个真正具有产业链的职业联赛。”[7]“‘还原真实武林,传承功夫精髓’的WMA赛事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展示中国武术的视觉平台,构建了一个发展中国武术的操作平台。”[10]然而,这样一个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职业联赛,却引来了“天下第一推胸大会”“画虎不成反类狗”等众多异议,于是三届比赛之后悄然停办,能否复出还是个未知数。一个职业联赛在创办之初不成熟无可厚非,但显然不能忽视它存在的问题。“比赛不够激烈,观赏性不高;技术动作规定不够合理;联赛定位不够清晰;俱乐部分布不均衡,盈利能力差;”[11]“‘超越传统’的WMA口号没有在赛事的比赛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验证”;[10]“联赛签约俱乐部少,竞赛周期短;俱乐部签约运动员困难,联赛质量不高;WMA技法无体系,使用无章法”,[12]比赛所呈现的武术与观众心目中的武术相去甚远,与赛事宣称的“全面揭示中国武术技击技法”的宗旨亦不相符。这些客观存在的不足本质上又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和盈利问题,二是比赛本身的问题。赛事观赏性高且有盈利空间就意味着商机,自然会招徕投资,两方面相辅相成。
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尽管规定了比赛的技术动作,即从太极拳中“提纯”出若干最具代表性和技击价值的技术动作,后来又规定“可使用各武术流派中踢、打、摔、拿技法”,但比赛擂台所呈现的依然是“跆拳道+中国式摔跤的组合”,和国际上流行的搏击技术没有多大区别,完全体现不出中国武术的特色。因而,从文化继承的角度而言,武术套路显然要长于WMA所呈现的“散打”,将套路的某种形式以某种方法融入比赛之中,当更能体现中国武术之意蕴。由此,在当今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运行机制下,体育的发展必然要走上职业化的道路,而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夭折所暴露的问题,恰恰是应当深入思考如何办好武术职业比赛的动力,同时也是武术套路职业化的契机所在。
“武术职业化是指在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与武术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利用高水平竞技武术的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参与社会商业活动与社会文化活动,使竞技武术成为高级运动员赖以获取高额生活收入来源的工作,并为社会提供武术商业和武术文化服务的一种武术商品化、集团化和社会化活动。”[13]职业武术公司就是武术职业化的具体实现形式和平台。作为个体工商户,职业武术公司在业务拓展和执行方面都更有自主权和话语权,更容易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武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构思和想法,并通过营利手段不断扩大影响,从而形成文化传播的辐射效应。当然,这种公司制模式也有弊端,主要体现在监管方面。职业武术公司主要接受的是政府工商管理部门的审批和监管,重在商业行为,但在武术文化保护的意义上,缺乏有效的国家体育(武术)管理部门的监管则会很容易导致公司为了营利而做出有损武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行为,这是值得注意的。因此,为了防止公司在武术文化上走偏的可能性发生,职业武术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必须要同时接受政府工商和体育管理部门的双重监管,有了这两方面的保障,职业武术公司才可能在营利的同时,也有效地履行它发扬和传播中国武术文化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组织架构通常有多种类型多种形式,为了实现协调控制下分权运营的组织需要,宜按照企业金字塔型管理中的事业部制模式来构建职业武术公司的管理架构(见图1)。首先,公司直管财务部、战略部、人事部和统筹部,构成公司总部,而管理上具有重大决策权、合理监控权、高层人事权,并通过权责划分和合理考核实现对下属各个部门的有效控制,提高管理和运作效率(见表1)。其次,总部下属运动员事务部、融资部、赛事部、媒体部、公益部和开发部等六个职能部门。具体分管运动员管理部、法律事务部、医疗保险部;赞助融资部;项目策划部、场地票务部;媒体公关部;社会公益部;刊物出版部、实物开发部、游戏开发部。
图1 职业武术公司的组织结构
表1 职业武术公司总部的权责范围
4.3.1 公司总部
公司总部负责制定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对各事业部进行战略指引并监督执行情况;进行公司财务预算及资金管理,完成对下属各事业部的财务分析及监控,制定员工薪资制度;制定公司整体人力资源规划及基本政策制度,进行各事业部高层人事选聘、考核及奖惩;进行各事业部业务往来的整体协调。通过对公司的核心管理内容实行集权管理,达到整体控制和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并实现公司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4.3.2 运动员事务部
赛事活动是公司运营的核心产品,运动员作为赛事的主体,又是管理的重中之重。本部门主要负责运动员的选拔、签约、解聘、食宿、医疗、保险、法律等相关事务。
4.3.3 融资部
职业武术套路赛事的创办与经营离不开资金、运动员和专业管理的全方位支持,而资金是最根本的环节。本部门要负责公司的赞助、投资和融资等相关事务,保证赛事一切有关方全面盈利,形成稳定供应的资金链,确保公司及赛事活动可持续运营。
4.3.4 赛事部
赛事活动是职业武术公司的核心事务,它应有部内的事务体系(见图2)。赛事部主要负责赛事项目的策划、剧务、运动员训练、形象包装以及场地门票等事务。在借鉴美国职业摔角娱乐的项目模式,整合当下中国武术套路舞台演艺项目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表演主题的系列武术套路赛事。开发融套路单练、对练、集体演练以及功力表演为一体,徒手和器械形式结合,并运用现代高科技舞美灯光设计以及影视拍摄的专业手段,呈现出具有剧情发展模式的系列舞台化主题武术套路表演赛事,并以现场表演和电视及网络直播和转播为营运模式,全面扩大赛事的影响力,逐渐形成品牌。
图2 赛事项目部内事务体系
4.3.5 媒体部
媒体部应通过公关活动,使赛事能够在电视、网络及纸媒等媒介中得到常态化新闻报道、赛事直播和转播,同时还应创建和维护专门网站,形成自有媒体,扩大影响。
4.3.6 公益部
公益部应负责开发社会公益活动项目,组织明星运动员参与,重点应放在教育相关领域,定期开展。通过这些公益活动,让观众与明星实现场下互动,走近明星、了解明星,树立偶像形象,赢得中小学以及青少年学生和家长的肯定。
4.3.7 开发部
开发部负责三方面事务:一是出版物开发,创办专属杂志,记录、报道赛事新闻动态,介绍运动员专业履历、成就及生活,定期发行。二是实物产品开发,如徽章、纪念品、吉祥物、玩偶、服装、箱包等。三是游戏开发,基于舞台现场表演为素材开发开放剧情的电脑游戏,并从游戏中征集舞台表演剧情创意,形成广泛参与的全民娱乐赛事。此外,还可以考虑开发电子竞技项目作为辅助赛事。这些开发项目一方面是盈利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宣传和推广的有效手段。
控制体系是一个从计划、执行、监控到完善的循环管理系统,参照事业部制管理控制模型[14]设计如下(见图3):该模型涉及战略决策、业务管理、财务控制以及辅助支持四个方面,包括三层管理思想:第一层是从决策层面解决事业部“做什么”的问题;第二层面包括业务管理方面和财务监控方面的内容,是从执行层面解决事业部“怎么做”的问题;第三层面包括总部对事业部经营状况的业绩评价以及高管人员的激励内容,是从支持层面解决事业部“改进和提高”的问题。通过这种循环系统的控制,可以使事业部与总部在战略方向上保持一致,并形成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是管理体系良性运转的动力和保障。
图3 职业武术公司管理控制模型
职业武术公司是武术职业化的具体形式,它为武术套路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了可能的路径选择。在武术文化商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上,河南嵩山少林寺无疑是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少林寺武术馆早在2003年就开始创排大型舞台功夫剧《少林武魂》,该剧在国际上获得了巨大成功,后来又创排了《禅武不二》《少林雄风》《十三棍僧》等优秀武术表演剧目。少林寺通过商业手段,将中国武术文化源源不断地输出到世界各地,在传承中国武术文化的同时获得了经济收益,这无疑是武术文化产业双赢发展的营销范例。看到武术文化商机的显然不只少林寺,2004年北京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成功推出了大型原创舞台功夫剧《功夫传奇》,也获得了巨大成功。2005年,河南郑州市歌舞剧院也推出了原创功夫剧《风中少林》,时至今日依然热映于国内国际各大剧场。
本质上讲,舞台功夫剧就是武术套路职业化的典型现象之一,从《少林武魂》到《功夫传奇》,从《功夫诗·九卷》到《什刹海》等舞台功夫剧为武术套路运动员和习练者提供了职业发展平台,有力地印证了武术套路职业化完全可行,并能实现主体营利和文化传播的双赢效应。不管是站在习武者的角度,还是武术文化传承的角度,武术套路的职业化无疑都是必要的。但站在公司或者经营者的角度,武术套路的职业化的道路显然并不容易。一个武术馆或者武术非遗传承人想要创作一部有市场价值的功夫剧,必然需要整合影视拍摄、市场营销、投资融资等各方资源,挑战由此落在了资本和资源的配置之上。然而,世上无难事,武术文化这块香气四溢的大蛋糕必然会吸引资本的敏锐嗅觉,也会吸引那些真正愿意推动中国武术文化前行的使者,更会吸引源源不断地为自身职业发展谋划的青少年习武者,有想法,有资本,有参与者,武术套路的职业化未来可期。
“当前,传统的武术竞赛模式(锦标赛赛制)在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体育产业勃兴的时代已弊端百出,不能适应武术产业化的要求。”[15]散打王争霸赛和中国武术职业联赛(WMA)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中泰、中美对抗赛尽管也还在打着职业武术的游击战,但它们对于中国武术职业化道路的开拓意义是不容置疑的。同时,由它们提供的在武术竞技对抗的电视化生存视角中,我们又看到了武术套路表演在现实舞台上的另一条发展路径,武术套路也可以职业化,而且它的营利能力和可持续性显然有过之而无不及。资本和市场是无情的,但它往往能直击事物本质。我们看到,从武术现代改革至今,中国武术实战对抗不管采用何种竞赛形式,总会陷入拳击、自由搏击、柔道、跆拳道等先入为主的价值阵营中难以突围,而武术套路表演(舞台表演)则具有典型传统文化的先天优势,具有“中国”身份,这也是为什么舞台功夫剧能在国际上受到礼遇的主要原因,武术套路的职业化抓住文化这个要点,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