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梅毕娜 [中]肖云儒 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21.10
28.00元
[意]梅毕娜
意大利米兰圣心大学汉语语言与中国文化教授、意大利—中国“一带一路”交流合作中心执行主席、意大利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主席。主要作品包括《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米兰与中国》等。
[中]肖云儒
中国文化学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西部文艺研究会会长。主要作品包括《絲路云潭》《丝路云笺》《八十年代文艺论》等。
本书作者从个人生命体验出发,把他们几十年对中国社会变迁、整个丝路文化的思考,融入一问一答之中,为读者描绘了中国近50年史诗般灿烂的画卷,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度解读了丝绸之路厚重的文化内涵。书中故事生动、有趣,真实感人,它们既是中意两位作者心灵的交流和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缩影,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绝好印证。
中国人喝的变化
梅:肖先生,前面我们谈了中国人近几十年吃的变化,下面谈一谈喝的变化。在喝的方面,以前我们参观公社也好,参观什么地方也好, 喝的都是白开水,没有茶水或很少有茶水。我记得我们去大寨,天气热得要命,一到公社很渴,他们给我们非常热的开水,哇,都没办法喝。想喝凉水,但没有,啤酒也没有冰的,都是温的。因为那时候中国普通家庭没有冰箱,也就没办法喝到冰啤酒。现在中国人喝的习惯完全改变了。
肖:如果您到中国家庭去做客,中国人首先会为您奉上一杯热茶,这是中国人待客的习惯。以前中国比较穷的家庭不备茶叶,现在中国家庭一般都有茶叶,有的甚至是非常好的茶叶。那时候中国普通家庭没有冰箱,现在家家都有冰箱,所以也都有凉饮料。对于带添加剂的饮料,最早没有人喝,喝不起,如汽水啊,果汁啊,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是奢侈品。后来这类带添加剂的饮料在中国很盛行。几十年过去了,现在中国人不怎么喝带添加剂的饮料,而是买矿泉水。
梅:我们认为带添加剂的饮料不健康。
肖:是的,现在我们也这样认为。对于果汁,我补充一点,那就是现在还是有人喝果汁,但他们更倾向于喝现榨鲜果汁,无菌封装,不是以前那种用添加剂调制的。
梅:哦!您这样一说,我想起来了,有一次我路过一个店铺,柜台里放了很多水果,但又不像水果店。当时我还纳闷这个店铺是做什么的。现在想来,它应该就是您所说的现榨鲜果汁的店铺。
肖:对的,在大街上的确有一些这样的店铺。对于现榨鲜果汁,除了去外面买,很多人也会买水果榨汁机在家里做,又便宜,又有营养。
对于中国人近几十年吃与喝的变化,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改革开放后,一是中国人富足了,饮食品类变丰富了;二是饮食由量到质提升了,越来越讲究科学化、健康化。
梅:关于中国人近几十年喝的变化,还有一个例子。以前到外面吃饭,大家都喝白酒;最近十年,似乎大家慢慢倾向于喝葡萄酒。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为什么?因为葡萄酒的文化现在在中国很流行。我们认为葡萄酒比白酒健康得多,连中国医生都说每天喝一点红葡萄酒对身体有好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意大利的民族是世界上比较长寿的民族,因为我们喝葡萄酒,我也是天天喝红葡萄酒。
肖:准确一点说,中国人现在是两种酒都会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是喝白酒的。只有喝了白酒,人们在稍有激动之后,才会推心置腹,露出自己的真性情, 让人觉得更够“哥们”“姐们”,从而拉近人际关系。喝葡萄酒大都是在正式场合,讲礼仪、风度,像绅士、淑女那样地喝,但一喝白酒,就哎呀啊,各种人生真性真态全浮现出来了。
梅:肖先生,我发现我在西安吃饭,喝白酒的很多,我在北京、上海却没有发现。西安还有这个习惯,我感觉西北还是比较传统的。
肖:有很多原因,一是西北比较传统,二是它是经济后发地区,三是气候寒冷。有一次在内蒙古,那里的冬天很冷,我们去路边小商店买东西,那商店只有一个营业员,他喝醉了,躺在柜台里边结结巴巴地对我们说,你们要烟或要什么,自己拿吧!喜欢喝白酒,跟冷、跟孤独有关,它能够释放压力,拉近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