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形式是艺术作品内容的重要构成,艺术作品离不开形式。本文运用沃尔夫林的形式分析方法,选取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与巴洛克大师鲁本斯的《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来进行画面分析对照研究,试图从表现形式的不同方面进行作品分析,并对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做出归纳总结。
关键词:沃尔夫林;风格形式分析;维纳斯的诞生;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德国美术史家沃尔夫林提出用形式分析方法来解释艺术风格发展的问题,并建构了一套完整的艺术史批评方法。他在其代表作中对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进行对比,阐述自己的观点。他扎根于具体艺术作品的形式并敏锐观察其特点,以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后归纳出五对包含辩证关系的基本概念,这五对基本概念也成为后世美术批评的重要法则。沃尔夫林在其著作《文艺复兴与巴洛克》中将巴洛克定位为“文艺复兴的对立概念”,他认为在介绍巴洛克时,以文艺复兴为参照是个不错的选择。
笔者试图单独从作品形式入手,选取这两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即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与巴洛克大师鲁本斯的《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进行形式分析对照研究。
波提切利是文艺复兴早期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他并没有在文艺复兴先驱乔托、马萨乔的基础上继续探索,而是以其优美的线条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中独树一帜。他的代表作《维纳斯的诞生》描绘的是古希腊神话题材中的故事。女神维纳斯从爱情海中诞生,肌肤洁白,金色的卷发靓丽柔顺,是爱与美的象征。风神把她轻缓地送到爱琴海岸边,岸上的春神从右侧携着华丽的锦衣迎来。但是这幅画中维纳斯的脸上却带有一种惆怅忧伤和迷茫,整体形象给人一种柔美、忧郁的气质。
17世纪弗兰德斯的巴洛克风格绘画大师鲁本斯著名画作《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以希腊神话为故事题材,描绘了两个热情英武的孪生兄弟抢劫留西帕斯的美丽女儿为妻子的爱情故事。画家借用世俗生活中的抢婚题材,歌颂男士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他把人物之间抢劫与挣扎的动态略显夸张地描绘出来,整个画面显得生动而富有变化。画面所塑造的人物形体较为自由,虽然是神话题材但画面却有一种亲切感,仿佛是真实发生并且存在于现实世界的。
一、构图形式
构图可以说是画作形式构成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它关联着画面的整体布局结构。单从作品构图形式来看,《维纳斯的诞生》运用了典型的一字式构图方法。画面人物基本处于同一平面,风神、维纳斯、春神从左向右一字排开。主体围绕画面中轴线,左右比例平衡对称的布局与整体顺应画面尺幅的空间使构图显得规整和饱满。在画面中海平面与天空的水平线被强调,正是这种水平面排列的构图方式,造成了画面空间上的封闭性。由此可见,中世纪对西方绘画影响很深,这种一字形构图显然带有中世纪绘画的影子。
与之相对照《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画面采用交叉式构图,这是一种动感的、开放式的构图。这正是巴洛克艺术的主旨——运动感。鲁本斯有意识地强调画面的某一侧,由此创造出一种介于稳定与不稳定之间的相互摆动的平衡关系。女性的姿态、昂首向上的马,以及延伸到画布外的布,使整个画面有一种张力,向四周延伸开来,营造出画面空间的自由性。这种激昂喧闹的场景不再局限于画面之中,而是激发出观者极大的想象力。
二、空间结构
《维纳斯的诞生》从空间上体现为平面风格。画面由一个接一个的水平层次组成。这种在平行的平面中分层次的方法,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古典绘画形式。画家没有对诺大的空间进行额外的形式方面的处理,有的也仅仅是给物体淡淡的投影,或将环境降暗,突出中心地带,以把天空与地面区分开。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画面缺乏真实的空间透视感。
鲁本斯在作品中则选择低视点、略显仰视的角度。画面中心形成成角透视,让观者感觉到视觉中心似乎在向上越,从而使得整个画面有一种轩昂之感。这种视角的选择让人物的展示更加集中,画面中心凸显在中心视角。在空间透视上面,前排人物所占据的平面与背面景物也有一种纵深感。当画面呈现一种运动的状态时,纵深感恰恰是最强烈的。鲁本斯将画面最亮的部分,也就是将两姊妹裸体置于之上,而运动动势中两兄弟棕色的皮肤与画面中两姐妹白皙的肌肤在明暗和体块强烈对比的冲突之中,加强了纵深关系。
三、造型取向
线条与块面是两种不同的重要造型取向,波提切利在画作中以线造型,画作中的人物、物体,毫无例外地都是运用其舒缓优美的线条来造型。他所绘画的每一根线条都充满活力,明确地把形体区分开来。维纳斯尖削的肘部、胸前展开的灵巧的五指,乃至维纳斯的发丝、锦衣上的花纹、贝壳的纹理、湖面的微波都被精细地刻画出来。整幅画没有交代含糊的地方,画面典雅、细腻优美。
鲁本斯则大范围地使用块面刻画形体。他画作中所塑造的人物与景物都没有被强调的边缘线,这是他有意将边缘线弱化、消融,这种手法让形体在不同块面的变换下衬托出来。当物象边缘线不再被强调的时候,画家所运用的丰富的线条、块面表现形式会给人一种运动的错觉,因此观者会感觉到整个画面充满动势,看到时也不再觉得是一些独立的个体了,而是模糊的、或明或暗的块面,这些块面汇合于整体的共同色调的运动之中。
四、色彩关系
造型有两种不同的取向,色彩也有两种不同的基本取向。一种是客观地呈现出事物的颜色,起到一种清晰再现的作用。另一种是主观地根据画面表现的需要来调整色彩倾向。《维纳斯的诞生》属于前者,色彩关系单一而明确,波提切利仔细地刻画出物象本身。青绿的湖面,蔚蓝色的天空,风神、春神、维纳斯也用色准确,但每一个画面人物、色彩层次之间并没有更多的联系,色调分配上显得古板。各区域色彩以清晰的、柔和的渐变层次相互连接,客观呈现它本有的面貌。虽比起中世纪的艺术来说这已经是跨越,但与后期的艺术相比却明显缺乏艺术家对物象的主观化处理。
而另一副画就显得有意思多了,鲁本斯在画面色调上有明显的主观情绪,其所用的色彩丰富而含糊。《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画面既不存在独立的主题人物,也不存在明显的色块分布。画面的色调完全服务于主体画面的中心,而中心部分又服务画面中的女人体。形体与光影综合在一起决定着画面整体的呈现效果,使得画面中生动的形体从其他形体中跳出来,就这样鲁本斯将抢劫这个情节用故事性的画面与具有动感的动态描绘充分地表达出来。形象融合于整幅画,统一在整幅画的光、色、影之间。巴洛克艺术开始转换视觉表现形式,不再注重分割形体与颜色的均匀分配,而开始关注画面整体的协调统一。
五、画面基调
画面基调指的是作品整体的视觉呈现效果,涉及到画面整体形象塑造、明暗色调,也就是画面特有的统一状态。《维纳斯的诞生》所描绘的画面给我们的感觉是真实而细腻的,风神、春神、维纳斯等形象塑造得完整精巧,独立地存在于画面中。但每个个体的独立性使得画面的整体关系偏弱。
鲁本斯独具匠心,《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全部画面都服务于视觉中心的情节,视觉中心女人的肌肤、面部表情被细腻刻画,而背景等非主要情节的因素运笔简练概括,就像攝影中自动对焦视觉中心了一般。鲁本斯有选择性地细节刻画画面主体,而部分从属则自动弱化。有强有弱,有主有次,画面各部分相互衬托着形成一个整体。可以明显看出巴洛克时期艺术家能够更加高级主观地处理画面。
综上两幅作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个时期的绘画大师用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进行绘画创作,创造出了具有不同美感的画面。文艺复兴毫无疑问是西方美术史上璀璨辉煌的一个时期,人们打破中世纪的禁锢,开始意识到人本身的价值和感受,在艺术作品中把神人格化,神开始逐渐贴近世俗,有了人的喜怒哀乐,艺术家们也开始探索真实空间和透视的呈现,但它的表现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巴洛克时期的艺术显然比文艺复兴时期更加现代了。艺术家不再拘泥于清晰再现,而是自主处理画面的构图布局。艺术家不再只是刻画,而是经营画面的虚实变化,使画面有整体色调、戏剧性和情节性。这个时候观众所看到画面内容不单单拘泥于画面了,而是延展到了画布之外。这种变化是不同历史时期人们观察事物方式的转变,以及画家本身对于美的理解与其表现形式的差异造成的。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和环境的影响,然而艺术的美需要艺术家用绘画形式语言进行传达,而艺术家的传达与描绘必将带有其主观性。
参考文献:
[1]沃尔夫林.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中的风格发展问题[M].潘耀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松石.绘画艺术形式[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9).
[3]苏丹.沃尔夫林形式分析美术史研究简评[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41-42.
作者简介:李诗卉,江南大学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史与理论研究。
编辑:高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