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倩倩
摘要:本研究提出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分析,结合实际工程项目需求,明确在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中,应主要考虑沉降差的解决、降低砼温度应力、模板与配筋的合理设置、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从而更好的发挥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作用价值,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工程质量。期待通过本次研究,为类似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有效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民经济也随之增长,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项目也在不断扩增,根据现有的工程项目施工经验来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价值[1-3]。在大量建筑工程项目中,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降低混凝土结构施工产生的质量问题,如施工受力不均与施工温差等,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开裂问题[4];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优化,能够极大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结构符合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达到国家验收标准的质量要求[5,6]。不同的建筑工程在其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方案,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促进该类工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
1工程概况
某酒店工程项目,总工期为249天,开工日期2020年3月22日。为高层建筑,共计32层,设计±0.00标高为37.35m。其地块南北长77m,东西平均长108.178m,总面积7936平方米。
2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分析
2.1沉降差的解决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需要注意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能够将高层建筑与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暂时断开;需要等待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以及工程基础中大部分沉降量达到50%以上时,方可进行建筑连接结构的混凝土浇灌,由高至低连续对整体建筑施工结构进行混凝土浇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能够考虑基础受力情况,需要对强度进行校核。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连接部分与整体能否达成有效的结合,需要进一步的考虑沉降差所引发的受力情况;一般沉降差会引起附加内力产生,而在此过程中建筑工程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应能够在施工之前做好地基的处理工作,房屋沉降需要在施工期间内全部完成。另外,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中,解决沉降差还可以通过调压力差、调时间差、调标高差等方法来达成优化的目标。
2.2降低砼温度应力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因新浇,从而导致其在凝固的过程中产生收缩,那么收缩,会产生两种反应,受冷则收缩,受热则膨胀;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凝固收缩过程一般在施工后的两个月内完成,而在此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结构产生的影响是一定的;若混凝土结构变形受到约束,则建筑结构内部会产生温度应力,从而导致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现象,进而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产生。那么,在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设置,则需要在较长的建筑物中,设置宽度与缝隙,一般情况下在40米左右设置宽度可为1000mm的缝,缝内的钢筋需要进行搭接,也可以采用直通加弯的操作方法。通常情况下,后浇带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形成收缩自由的现象,也由此减小了因混凝土建筑结构收缩产生的应力,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对大部分建筑结构形成抵抗应力,这种抵抗应力的产生,是对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抵抗,进而提高整体建筑结构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一般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后浇带需要在建筑结构中保留一段时间,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一般保留时间可设定为30天;在此过程中,建筑结构内的混凝土将完成40%的收缩变形。另外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考虑温度变化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后浇带的浇筑;一般选择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但是温度需要处于正温度状态;混凝土的浇筑,可掺入微量铝粉,以此来增强混凝土强度等级,防止新旧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增强混凝土结构对温度变化的抵抗能力。
2.3模板与配筋的合理设置
模板预设是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的关键,应与设计相符合,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证钢丝网板预先设置时,能够对粗细控制,以及网格设置合理。结构受力性能需要与后浇带施工技术相互满足要求,两侧需要在后浇带处设置模板,以此来达到结构构件可靠性的提升。
后浇带施工时,还需要考虑配筋方面的合理设置。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需要预先考虑是否对钢筋进行切割,预先判断应有足够的施工经验,并且进行专业技术分析,对于部分配筋需要采取切割的,应在浇筑过程中,保证连接合格,可采取焊接的方式,对每一处进行连接,从而降低构件变化的可能性问题产生。
2.4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
后浇带混凝土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除考虑温度应力以外,还需要保证实际施工的质量。一般在浇筑实施前,应预先将浇筑施工场地清理干净,保证场地內无杂物,并且得到全面清理;并且保证施工区域内,以及砼结构均无杂质。后浇带的砼浇筑过程中,需要保证构件两侧均得到湿润,并且这种湿润度需要维持24小时。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所有钢丝网需要进行清理,保证无杂质与积水,钢丝需要保证无锈蚀,防止影响施工质量。
3效果评价
3.1统计学处理方法及评价标准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关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分析的可行性,与相关专家进行了沟通,将观点形成变量,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明确各变量的可靠度。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级评分制方法,对所有研究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分析,1-5分进行标度,分别记为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一般)、4(同意)、5(非常同意),每一问项将根据调查者所持态度赋予相应分值,每道题所得数据就是该题态度得分级别,态度在不同级别分值上,可代表调查者态度的强弱。由5名专家组成,将拟定问卷进行调查,由专家进行标度。将所有数据整理录入SPSS24.0分析软件中,进一步的确定各量表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所选取专家均从事建筑施工工作10年以上,并取得中级或以上职称者,专家具备客观判断事物的能力,能够保证判断的准确性。
3.2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各问项通过信度检验的基础之上,获得各问项所在量表的总体Kaiser.Meyer.Olkin样本测度,沉降差的解决KMO0.987>0.8,降低砼温度应力KMO0.964>0.8、模板与配筋的合理设置KMO0.987>0.8、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KMO0.923>0.8。所有量表的KMO值均大于0.8,表明本研究所设定与收集的量表非常适合进一步的分析,通过效度检验。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所示。
本研究中关沉降差的解决、降低砼温度应力、模板与配筋的合理设置、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的Cronbach’s Alpha值分别为0.9137、0.9011、0.9441、0.9378,信度检验值皆大于0.7满足标准要求。具体结果见表2所示。
3.3回归分析
模型回归结果中显著性值为P=0.000<0.01,通过回归结果表明,沉降差的解决、降低砼温度应力、模板与配筋的合理设置、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变量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具有显著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应从两方面入手,沉降差的解决、降低砼温度应力、模板与配筋的合理设置、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技术。通过分析可知,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性,但是在施工过程中,应掌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张岷. 双块式无砟轨道连续式道床板后浇带施工工艺研究[J]. 铁道建筑,2018,58(003):72-75.
[2]王春阳. 膨胀加强带代替伸缩后浇带的施工方法[J]. 建筑技术,2019,v.50;No.595(07):111-113.
[3]谢向阳,邢益江,谭海涛,等. 深基坑混凝土支撑体系切割拆除技术优化与应用[J]. 施工技术,2019,48(010):96-99.
[4]倪建公,蔡茂,孫波,等. 某大悬挑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2018,v.48;No.483(15):13-18+41.
[5]张良辰,夏国光. 膨胀加强带与后浇带组合应用技术[J]. 水运工程,2019,000(0z1):115-119.
[6]郭高贵,许朴,林奔. 倒T形混凝土结构后浇带设置最优间距探讨[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020(010):4107-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