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仲省
成语按词典上的解释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也有的解释为“众人皆说,成之于语”。也就是说,成语是人们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表示一定意义、有固定结构形式的语句。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字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生动简洁、形象鲜明,读之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 ,易懂易记,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蕴含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表现了汉字神奇奥妙、震撼人心的魅力。
医学成语发挥新作用
当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而至的危急时刻,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周密部署,多次对防控疫情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要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除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生命至上”“医者仁心”等成语,同时还产生了不少新颖简洁、生动形象的类似成语的语句,如“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等,起到了指引方向、激发斗志、鼓舞信心、凝聚群力的巨大作用,带领全国人民迅速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成语的神奇力量。
成语中有不少与医学有关,人们也称之为医学成语。医学是人学,与社会紧密联系,涉及面广,因此有的医学术语的内涵不断丰富与扩展。如“讳疾忌医”的意思,不仅指隐瞒疾病,拒绝就医,而且引申到隐瞒缺点错误,不接受批评劝阻;“对症下药”,不限于针对疾病用药,而且指其他工作也要抓住主要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发展,新的医学成语如雨后春笋,不断萌生,如“过度治疗”“廉洁行医”“因病返贫”“医疗扶贫”等。医学成语也不再限于医疗疾病,而且逐步涉及环境医学、运动医学、社会医学等方面,含义深刻、新颖生动,成了人们的常用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防患未然,从预防着手
防患未然一语出自《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意即:君子当思谋远虑,要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患”是灾祸的意思,“未然”是指尚未形成。当出现了苗头或可能性,就要考虑采取应对措施,不要等到灾害来临或蔓延之后才做出反应。这与“有病早治,无病预防”有相同意义。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健康是1,金钱、地位、房产、豪车等都是0,如果这个1存在,其他0才有价值。所以预防疾病,维护健康最为重要。
我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疾病预防,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之说。名医扁鹊有个兄长也在行医。有人问扁鹊,他和兄长相比谁的医术高?扁鹊答:兄长是治未病,我是治已病,还是兄长医术高。可见他认为,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对于“治未病”,目前已有新的含义,有的认为应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预防,治在未病之先。当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时、经常运动、乐观豁达、心情舒畅。二是既防病发展。在发病之初,要抓紧黄金治疗时间,迅速送医,切勿延误。要及时准确诊断、精准治疗,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对疾病要查清其来龙去脉,即了解其发生、发展的原因,不忽视心理因素影响,然后研究采取个体化针对性治疗方法,既消灭病菌病毒,又合理补充营养,修复损伤的机体,激活细胞活力,达到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的目的。三是愈后防复发。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主动权”。一般病人初愈后,身体虚弱,这就要求继续康复医疗,补充身体缺少的维生素,注意营养平衡,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自愈力,促使各种功能尽快恢复正常。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对各种疾病最好的治疗还是预防。因为,很多病不从预防着手,到了晚期治疗就比较困难了。医技再高明再先进,也难以让病人像以前那样健康。疾病一旦发生,治疗成本远远大于预防成本,有些严重疾病还会危及生命。改革开放以来,预防疾病取得显著成绩和多项研究成果,如全民健康覆盖、医疗保险、慢病防控、公共卫生服务等,都有较快进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调节心情、平衡膳食、运动调理等多种措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抗击新冠病毒中,我国采取了“封城”“隔离”、划分不同级别危险区,全民核酸检测等果断有效措施,达到了“防患于未然”。在发现某些地区疫情苗头时,不仅积极治疗、防止扩散,而且其他地区特别是邻近地区,及时采取果断措施,查找密切接触和次密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对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场所采取防控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了遏制。
防微杜渐,从日常着手
防微杜渐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丁鸿传》,讲的是一个历史故事。东汉和帝即位时仅十四岁。当时由窦太后执政。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国家的军政大权实际上落入窦宪等人手中。他们为所欲为,祸害百姓,密谋篡权。看到这种情况,有一位大臣名叫丁鸿,建议趁窦氏兄弟尚未做好篡权准备之时,早加制止,以防后患。他在奏章里说:“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杜,就是指堵住;渐,是指事物的开端,微小。意思是:如果治理天下善于自省,防微杜渐,那么凶兆妖邪就会消失。他还指出,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一旦到了后期就困难了,没有人不是因忽视细微之事而使它变大的。汉和帝接受了他的建议,任命他为太尉兼卫尉,革掉窦宪的官职,清除了窦氏家族的势力,避免了宮廷政变,国势有了好转。宋代胡安国在《春秋传·文公九年》文中也指出:“故至而特书,以示防微杜渐之意,其为世虑深矣。”
这个成语故事警示人们:隐患要及时清除,以免产生更大祸端。我们经常提到“青蛙效应”,即将青蛙置于常温水中,而后一点一点注入热水,青蛙就会在浑然不觉中,舒舒服服地被烫死。表明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容易麻痹大意。
在医学上,也非常强调防微杜渐的必要性。《黄帝内经》说:“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高明的医生应该趁疾病初萌时就发现和治疗,若病情发展严重了,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疾病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比如肿瘤,先是细胞异常增生,继而癌前期病变。如在尚未恶变之时阻断其发展,就可能获得良好效果。如对食管癌,自从能早期检测、及时手术后,其5年及10年生存率大为提高。
患者如能立即了解疾病发出的信号,及时就医,也可避免不测。比如,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危重表现,特别是在发病后的24小时内,死亡率最高,约有三分之一的心肌梗死患者在住院前死亡。若能及早发现梗塞先兆并予以救治,可使梗塞范围缩小,缓解症状,至少可避免梗塞猝死。
有位六十多岁男士,近期屡次出现胸背部闷胀气短等症状,医生检查后告诉他要警惕心肌梗死,并告诉他心梗有哪些先兆。有天他突然出现心慌、恶心、憋闷、四肢发凉,不能平卧。他知道是心梗警报,立即让家人送他到医院,经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确诊是大面积心肌梗死,幸亏在黄金救治时间内赶到了医院,抢救及时,转危为安。
而一位三十多多岁的女士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她两年前曾经有过一次葡萄胎的病史,一年前顺产一子,之后出现了月经不调症状。她认为病情轻微,没当回事。最近出血严重、少量咯血、消瘦乏力,才到医院检查,检查确诊为子宫癌恶变,并出现肺转移,经多方治疗未能挽回年轻的生命。
错过治疗时机、误诊误治往往是由于忽视微小变化、微小苗头造成。因此要做到“重微”“防微”而不是“忽微”。在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中出现的问题,也往往与“忽微”有关。
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实施常态化防控以来,曾先后发生了哈尔滨、南京、扬州、郑州、青岛等地疫情反弹事件,多是院内感染引起,确诊新冠病毒患者数百人,波及附近多个城市,一时防控形势突然呈紧急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防护、消毒不规范,大型辅助检查设备如CT室等被污染,对确诊患者隔离不严,有时任其与陪护在走廊扎堆聊天;对无症状感染者管理松弛,使其有机会外出或到外地访亲寻友,造成疫情扩散。这些环节看似细小,但如果忽视放松,就会铸成大错。“千里长堤溃于蚁穴”,教训十分深刻。
值得庆幸的是,一旦发现个别城市发生疫情反弹,国家防控指挥部、国家卫健委和当地党政领导都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检查指导,迅速查明原因和源头,寻找密接者和次密接触者,阻断感染源,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把各个环节严化细化精准化,对无症状感染者按“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要求,严格集中隔离和医学管理,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医学观察,全员多轮核酸检测,推进疫苗注射,嚴防造成新的传染和聚集性传播。由于吸取了教训,应对措施及时有力,堵住了漏洞,防止了扩散,实现了本地新增确诊者归零。
但是从全球来看,新冠病毒的传播势头还未得到遏制,我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还很繁重,千万不可忘记“防微杜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