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海
庙后周村是宁波奉化西坞的一个普通村落,是我父亲的出生地,也是我的祖籍。父亲幼失怙恃,自从被大姐带来上海谋生后,那里亲缘飘零。记忆中,我去过奉化西坞仅有两次。虽是祖籍老家,我对庙后周的印象不深。
时而听父亲说道“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家乡的芋艿头好吃,但我并未好好地品尝过。芋艿,算是我对老家的一个美好念想。
“三山六水一分田”,这是喜欢看历史地理类书籍的父亲嘴里一句念叨话,也是他老人家对家乡山水地貌的感受。因为家乡宁波滨海,西坞山多水丰,整个奉化地貌的大体构成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在宁波奉化城区东边有座山,海拔400余米,山虽不高,但山体陡峭,奇石堆积,形状犹如笔架,古时候被称为文笔山。后来,民间有神话流传,说文曲星曾途经此地,并在山顶下过棋、画过画,于是当地人就叫它笔架山。
庙后周村就是笔架山北麓的一个小山村,它东倚金钩山,西依东江水,背枕甬新河。笔架山里多股溪水汇成了一条枫溪,枫溪水终年奔流不息,从山里流入山下的村庄。庙后周村是个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美丽山村,還是一个有着悠悠千年古迹的古村落。
它是江南丰稔之地,少有富裕之势。我当年去庙后周时的感觉是:祖籍老家屋舍低矮陈旧,乡亲们生活艰难。庙后周人勤于稼穑,敬惜五谷。以周姓村民为主构成的村落,乡风淳朴,乡民们世代耕作于斯。
虽是千年古山村,却偶见岁月遗珍。当年去后周时的铭心处有:筑在枫溪西边一棵遮天蔽日,树皮已成鱼鳞状的古杨树旁,昔日上海商界巨子周永升先生的故居——一座气度不凡的“笔峰小筑”。建在枫溪上的一座“永镇桥”(建于1739年乾隆年间),以及在桥东的“六房祠”。祠堂坐北朝南,槛棂拱梁雕壁,门楼精致堂皇,显得古韵气派,祠为典型的清代建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庙后周,虽为祖籍老家,可亲近之感实在很少。庙后周,在我心里只是一个父亲的故乡。而我,与之牵连很小。
资料上说:周氏始祖樲公讳毅,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四世孙,世居苏州阊门外,南宋初年,随高宗南迁到杭州,后随叔父搬迁萧山。叔父过世后,他接上在绍兴会稽山两个未成年的堂弟,来到奉化,在桐照一带以卖鱼鲞为生。有次,樲公途经笔架山峦婆岭,下山后在溪西庙里小憩,见楼太师宣献公楼钥所撰写碑记,始知此庙是唐朝奉化县令周逸之神祠,与己同宗,不禁潸然泪下;走出溪西庙,始祖樲公抬头回眸笔架山,见山峰叠峦,流水潺潺,一派灵秀之地,从此在该地繁衍发族,时人称之为庙后周。
庙后周,是我的血缘祖籍,著名《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原来是我的祖先!
周敦颐写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已经成为我时时诵读的名言。
父亲离世后,我时时追念着亲爱的父亲。庙后周,时而萦绕在我心里——这是父亲走入尘世的来路,亦是我血脉亲情的根源。
哦,庙后周,昔时,我对你的乡土印象很淡;哦,庙后周,今日,我对自己的沿承血缘铭记于心。
虽然父亲离世的背影,已然越来越远,我的心,永远追思父亲;纵然岁月悠悠,往事越千年,我的梦,永远追慕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性。梦回庙后周,醒于尘世间,做一个莲一样的“君子”,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