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涛 白梦茹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曾明确提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重要工具。幼儿时期是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幼儿教师,要尽量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和同伴进行交流,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进一步拓展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基于此,对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能力;家园合作;教育方法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引言
幼儿阶段的语言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沟通和运用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幼儿的未来语言运用积累良好的经验。因此,为实现幼儿语言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分析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创设高效的幼儿语言教学课堂。
一、幼儿园教学中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良好的语言能力是与他人良好沟通的基础,语言的运用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使得我们周围的环境更加和谐。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开发,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其次,幼儿正处于语言能力形成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奠定好语言基础,能为幼儿后续语言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再次,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更利于其他方面教育工作持续推进,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经科学研究证明,幼儿无论是在生理发育特征方面还是所接触的外部环境方面,都处于语言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黄金阶段,这一阶段幼儿的听力趋于成熟,发音吐字也逐渐清晰,所以幼儿教师要采取有效、丰富的手段抓住这个时机。
二、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建设班级图书角,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雖然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认识的汉字不多,但是,他们依旧对漫画书、故事书十分向往,一些优美动人、跌宕起伏的童话故事情境,可以让幼儿看的如痴如醉,图画书中的精美插图,更足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开发幼儿的想象和联想力,幼儿在阅读书籍之后,彼此交流阅读后的感受,或者就童话故事中的某个故事情节,某个故事的主人公展开分析,也可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语言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有的孩子在阅读绘本故事《三个好朋友》后,对其他孩子说,“我也很想有更多的好朋友,像小猪、小鸡和小老鼠他们三个一样,去冒险,去郊游,但是,我怎么去交朋友呢?”就此,引导其他幼儿围绕“交朋友”这个话题展开讨论,而在讨论中幼儿会发现有的同伴和自己的想法是一样的,而有的孩子是不一样的,这不仅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视角,更有助于孩子们在交流中结交朋友,继而达到语言能力培养以及友谊教育的目的。而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孩子可以有谈话交流的依据,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幼儿教师可以发挥班级语言区的作用,将一些适合幼儿的读物、画刊放在语言区,并建立“读书漂流”等图书借阅的制度,并组织幼儿对书中故事进行讨论,鼓励幼儿说出自己阅读完后的想法,形成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促进幼儿课程的游戏化,加强游戏实践机会
在幼儿阶段的语言能力培养中,应将幼儿课程游戏化,把游戏看作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质量工程,贴近幼儿的日常发展和学习特点,以满足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课程游戏化,是将幼儿的课程教学以游戏为表现形式,把控幼儿课堂的质量,使得幼儿获得完整的游戏经验。课程游戏化不仅有利于幼儿园的课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也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活动形式,以培养幼儿的游戏自主性和创造性。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如果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不能有效匹配,幼儿便无法及时地把握语言表达机会,会导致胆小、羞怯的性格。游戏是孩子发展语言能力的实践机会,教师应利用游戏,将课程转化为游戏的方式,为幼儿创设无拘无束的语言环境,充分发挥游戏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积极作用,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实践机会。例如,在学习幼儿故事“三只蝴蝶”时,教师向幼儿讲述基本的故事概况,让幼儿对故事梗概有基础的了解。教师为幼儿提供针对性的故事贴画,组织幼儿一边描述故事情节,一边贴故事中的角色。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对故事贴画非常感兴趣,能够以故事情节为依据,变换贴画的动作,一会儿贴“下雨”的画纸,一会儿贴“太阳”。幼儿通过游戏活动,亲自动手操作,在深层次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能够将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完整地表达出来。
(三)有效提问,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有效提问以深化幼儿的理解和认知能力为重点,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教师结合各个阶段幼儿的认知需求,设置不同种类的语言问题,保证提问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教师秉承着难易结合的基本原则,简单问题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复杂问题则是让幼儿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因此,幼儿教师主动分析教学内容,设计针对性的问题,鼓励幼儿作答,根据幼儿答案进行总结,这样既能体现教师在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中的引导作用,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幼儿认知的多元化。
结束语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考虑到家庭和幼儿园等环境因素,在家校共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语言活动中,为幼儿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自由表达和交流,满足“说”的意愿,为幼儿教育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这也是幼儿教育改革的一种手段。
参考文献
[1]华怡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科普童话,2019(28):182.
[2]何丽君.家园合作背景下学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
[3]苏桂芝.浅谈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09):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