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2021-12-19 11:40胡济亮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6期
关键词:物理新课改课堂教学

胡济亮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人才也成为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因此,对人才的培育越来越重要。如何培育综合性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值得重视的问题,我国的教育机制不断改革和发展,结合当下的新课改进程,本文探究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6-001

课堂教学是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手段。总的来说,教育绩效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成果的好坏。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许多传统物理教师习惯于简单的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导致课堂上笼罩着一种极度压抑和枯燥的氛围。即使我们的物理老师尝试活跃课堂,学生也只会消极接受这些物理知识点。学生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教育结果不能令人满意。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育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以更积极开放的方式学习。为此,物理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策略,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培育学生们物理技能,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对此我们物理教师应该寻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利用他们的潜力,合理设计多样的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规定了减轻学生们的学习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自己支配,从而减少学生在课堂上教学的时间,减少物理教学的时间。但是物理教学的内容并没有相应减少,导致教学时间和内容的矛盾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简化自己应该详细讲解的知识,而无法深入地钻研自己的讲解,影响了教育的有效性。此外,很多物理老师依然遵循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把老师当成教学过程的关键要素,不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只求提高学生考试的成绩,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方法不仅干扰了物理科学的本质及其教育特点,而且导致学生因枯燥的教学而失去对物理的兴趣,限制了中学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毫无疑问,书本教材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老师和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物理课本展开的,在初中物理教育中,如果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内容,教育活动将变得僵化,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研究能力得不到培育,降低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总之,填鸭式教学只会降低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挫伤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二、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利用物理实验进行物理问题的创设

物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好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物理本身就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如果物理老师在教学中使用实验进行教学,这不仅会让课堂更有活力和趣味性,还会让学生在物理领域有效地学习和研究物理知识,并且可以构建学生自我研究和实践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物理实验,当然物理老师要允许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犯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胆的实践和创新,让他们在课堂上加深对现象和问题的理解,培养他们独立探索和应用这些实践的能力。此外,通过开展物理实验,教师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在旁边引导学生纠正这些做法,使学生更容易记住错误并及时纠正。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实验课中观察到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差距,使教师能够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教育节奏以及调节不同的教育水平来提高学习效率。

(二)利用生活实际进行物理问题的创设

物理老师在传授物理知识时,要注重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发现,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教材上的物理知识都源于实践,同时又受到实践的指导,实践可以检验理论。因此,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理论结合的实践,而不仅仅是纯粹的理论教育。在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尽一切努力使这些知识与学生们周围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此外,由于物理科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发现,并鼓励他们利用自己获得的知识来分析他们所看到的一些物理现象,这增强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好奇心,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在工作生活中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小组学习,解决物理难题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新的教育模式正在不断发展。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状况,并为他们融入课堂创造有利的教育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协作小组教育模式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团队合作,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在物理领域,使学生能够在团结互助的框架内完成任务。积极参与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以真正独立的方式学习,在课堂上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例如在学习“电阻定律”一课时,老师们可以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带领学生浏览课本上的演示實验,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小组合作探究,共同研究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横截面积、导体的密度的关系。物理老师将实验材料分发给每个小组,每个小组制定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小组密切配合,发挥团体精神,有效地完成教师的课堂任务。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们既掌握了电阻定律的相关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总结

新课改下中学物理教学以学生的主体为中心,为他们提供真实有趣的教育情境,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在增强物理知识意识的基础上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物理老师应通过为学生创造探究性学习环境,在学生交流和师生互动的背景下,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中学物理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强.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2(6):3.

[2]李琛. 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与案例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39):2.

猜你喜欢
物理新课改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留言板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