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从伦 罗丹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带领人民自强不息、持续奋斗取得的光辉成就。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夙愿的实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关键一步,同时也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提出有着严谨的内在逻辑机理,可以从理论、历史、现实、价值四维向度来诠释。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向度;历史向度;现实向度;价值向度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1)12-0023-0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1]15。目前,我們已经步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为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并非乌托邦式的空想,它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机理。这一内在逻辑机理可以从理论、历史、现实和价值四个向度来理解。这四个向度共同构筑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实的逻辑根基,阐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从提出到实现的逻辑必然性。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向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既源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也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发端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共同的目标。自16世纪开始,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对未来美好社会就曾作出过种种设想,其中既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家,也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的共产主义者。尽管他们的表述方式和理论基础不同,但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一致的,这些设想或理论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来源。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们曾构想了自己的乌托邦世界。他们的乌托邦世界有着各式各样的名称,例如,莫尔的乌托邦、闵采尔的千年天国、康帕内拉的太阳城、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和谐社会、欧文的劳动公社,这些设想展现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对未来理想社会形态的理论设计,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提供了理论素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大科学发现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既有的社会形态,得出了人类社会最终将走向更高级的社会发展阶段的结论。关于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法兰西内战》中就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及其向高级形态社会过渡的问题”[2]98。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社会要经历一个‘长久的阵痛’时期。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即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此基础上,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最后将进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2]104。何为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到那时,阶级和阶级差别将不复存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的差别将逐渐消失;劳动将从谋生的手段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为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3]成了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分配法则;每个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可以看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缘起,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的提出提供了理论素材。
(二)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概括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4]这六个方面,其中“求大同”和我们今天所讲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求大同”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5]1的大同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中国古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构想和期盼,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实践和道德追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提供了理论材料。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的《大雅·民劳》一篇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6]。在这里,将小康作为一种理想社会模式提出,描述了一幅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的美好图景,古人称之为“小康”。孔子在《礼记》中曾指出,“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5]2-3。在孔子看来,小康指的是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定、社会和谐的场景,此时“小康”一词被赋予了政治内涵。孟子也曾提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7]这样一幅小康图景。孔孟二人对小康社会的设想中都包含了对统治者的希冀,体现了他们二人的政治追求和政治学说。到了东汉末年,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诂》中提出了“衰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三世说”,“三世说”论证了社会发展由低到高的演进规律,其中“升平世”即为小康社会,“太平世”即为大同社会,他将小康社会视为是大同社会的初级阶段。清朝末期,著名的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提出了“春秋三世说”,宣传从“衰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的社会发展阶段,康有为将“三世说”与大同、小康联系起来,认为小康就是“升平世”。孙中山先生提出三民主义,其中的民生主义就包含了一种天下大同的思想。这些思想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提供了理论素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提出,“中国搞社会主义,强调要有中国的特色。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8]。邓小平将《礼记·礼运》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向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经历了从提出到收官的漫长历史过程,有着清晰的历史发展图谱,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小康社会认知的变化和对小康社会实践探索的深化,从历史向度这一角度诠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内在逻辑机理。
(一)小康社会建设之路的起步阶段
1978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中国正式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这次会议确定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开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历程奠定了良好的开端。自此,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进程,从农村到城市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旨在通过改革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激发经济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在农村地区,废除了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解放了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农民的收入得以增加、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在开放沿海经济城市,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段时期,中国摆脱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穷二白的落后状态、结束了由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一部分居民生活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9]。
(二)小康社会建设之路的全面展开
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中国开始超越温饱、向更高水平的小康演进,这是对小康社会建设探索的全面展开。此时的小康指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扩大小康的区域,加深人民的富裕程度,但是这一阶段所追求的小康仍然更多地侧重于物质层面,是低标准的小康。
1992年6月16日,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对小康水平提出了新标准,即“小康水平不仅表现在居民收入所达到的标准,更重要的是要看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10]。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的生活质量同小康相挂钩,这时的小康更偏重于人民生活的物质层面。同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11]。为了实现总体小康的发展目标,中国在这一时期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工程,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将小康建设和脱贫攻坚同步推进。这段时期,中国通过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证明了脱贫攻坚工作是小康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任务,标志着中国要实现的小康是包括所有民族、所有地区、所有人的小康。经过这段时期的建设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基本确立,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明显改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小康社会建设之路的新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小康社会建设经历了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发展、从“全面建设”向“全面建成”推进历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着重强调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性,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展开,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義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完整系统地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小康社会作了新的界定,此时的小康指的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2]的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时的小康已经不再仅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是涵盖了各领域的更高水平和层次的小康。在这段时期,中国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之路上取得了一些新的成就: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民主权利不断得到保障;初步构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工作成绩;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四)小康社会建设之路的全面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努力解决绝对贫困这样一个历史性问题,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上提出了“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13]。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出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字眼,但那时全党并没有统一规范使用这一话语。直至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代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重大意义并不仅仅是表述话语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从这一话语的转变中折射出了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定决心,以及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中国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民脱贫,做到小康路上不少一个人、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不再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经过这段时间的建设探索,在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14]。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向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是为了回应三大现实课题,一是为了回应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实现国家富强;二是为了回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愿景,实现民族振兴;三是为了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现实向往,实现人民幸福。
(一)回应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实现国家富强
从1840年开始,中华大地笼罩在阴霾之下。历经百年风雨,新中国在风雨飘零中诞生,这个国家历尽战争的洗礼,虽仍顽强存活,但是却遭到了重大打击。如何重现往日辉煌、实现国家富强成了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回答的重大现实课题。在这个现实课题面前,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确定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议,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是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阶段。
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的检验,是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检验,证明了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作出了突出成就,取得了丰硕成果,是对党和国家决策部署正确性的最好例证。另一方面,“十三五”期间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为下一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基础,对“十四五”规划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动力和后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好了局,为下一阶段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筑牢了现实基础。
(二)回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实现民族振兴
从中华民族发展史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两个进程联系起来,他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15]。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关键一步,这两个进程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的历程同样也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而奋斗的征程。
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征程中的阶段性目标存在。只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才能为下一阶段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奠定物质基础,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预示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27。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和拼搏意识,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团结奋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洗刷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赢得了民族尊严,振奋了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精气神,将全体中华儿女凝聚在民族复兴这一伟业的周围,激励所有人都积极投身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
(三)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实现人民幸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一目标的提出和实现是为了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求,最终实现人民幸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来不会因朝代更替和时空转换而有所改变,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作为执政党应尽的职责。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势,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始终坚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是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目标追求、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使命,并不断为之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战火纷飞中成立,在挫折磨难中成长,但不论是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时刻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将人民群众的福祉放在执政工作的首位,始终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将人民满不满意、人民答不答应、人民赞不赞成作为评判自己工作的标准和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的变化肯定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新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提出和实现正是在回应人民幸福这一时代主题,饱含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向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的价值意蕴,可以从理论、历史和实践这三个层面来理解其价值意蕴。
(一)理论价值: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阐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进行了详尽地阐述,他们认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并非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历一个过渡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将这个过渡阶段称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之后才有可能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进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无论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过渡阶段的过渡,还是从过渡阶段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或是从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演进,这一演进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历漫长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被中国共产党人所借鉴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创造性发展,最终演化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规划蓝图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中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演进的一个必经阶段和过渡时期。中国目前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是指经济活力被充分释放、人民生活富足,各领域协调均衡发展、各地区、各民族共同进步,全面发展的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新的起点上,中国将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渐实现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过渡,最终实现向共产主义社會的过渡。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制度价值: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例证和彰显,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独特的制度优势,打破了以往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实谣言。
其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向世界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制度的优势和力量。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在正确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才能不断前行。中国共产党坚定地信仰并践行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思想之魂的引领下,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其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和力量。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和国家才算找到了可靠的领导力量,才能确保全党和全国正确的前进方向。
其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向世界宣告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和力量。人心是政治的晴雨表,只有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检验自己工作成效的试金石,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实现长期执政的目标。
其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向世界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势和力量。中国独特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调动了各种资源,调整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为经济的发展释放了活力,充分解放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三)实践价值:贡献了中国减贫方案和减贫智慧
如何实现贫困人口脱贫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难题。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率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部人口的脱贫,建成了全民小康,这在世界上是一件轰动的大事,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借鉴。恰如国际媒体所言,中国比联合国制定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前10年实现了减贫目标,提前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在人类历史上是一大创举,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脱贫减贫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案例。
中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减贫和脱贫之路,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一是我国结合国内的实际探索出了独特的脱贫之路,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搬迁、社会兜底等举措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之路;二是我国强调的全面小康是包含所有民族、地区的全民小康,是所有中国人民的小康,是各领域协调均衡发展的小康;三是在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中,中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政治优势,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进行脱贫攻坚,激发内生动力,为世界减贫脱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同时,中国的发展经验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证明了,以往的西方模式并非唯一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只有一条,中国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通向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多样的路径选择,也为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张云飞.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01.
[5]邵文辉.求大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113.
[7]陈戌国.四书五经[M].岳麓书社,2002:64.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13.
[9]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5.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91.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55.
[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
[13]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
[14]习近平.在慶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
[15]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3.
责任编辑:王玉倩
[作者简介]郭从伦(1969—),男,安徽亳州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研究;罗丹(1996—),女,山西沂州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研究生部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