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旭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迫使组织迅速加速数字化转型。几乎在一夜之间,各种规模和行业的公司都部署了云和容器等技术,以支持向物联网的转变并解决远程劳动力问题。
如今,由于新技术模糊了网络边界,许多组织感觉已经失去了对传统IT资产清单的控制,这种缺乏可见性是一个主要的安全风险,必须通过更新的资产管理方法来解决。
网络安全资产管理(CSAM)是整个企业IT安全运营的主要基础。CSAM为安全团队提供了IT资产及其相关安全风险的实时目录,使其成为主动的、端到端的安全策略的基石。
CSAM让我们考虑到进行适当资产清查繁琐、耗时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挑战:
从多个来源收集分布式数据
随着云和容器技术的引入,大量数据存在于多个来源中。在疫情期间,这种大型的、分布式的工作环境已经成为常态,给试图定位和保护所有数据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验证合规性法规
越来越多的合规性法规和受最佳实践启发的框架,例如网络安全成熟度模型认证(CMMC),正在朝着基于风险或以成熟度为中心的目标迈进。
这要求组织了解随时控制目标的方法。为了实现这种状态,安全团队需要对组织内的所有资产进行全面、实时的盘点,因为以程序化的方式验证合规性几乎是不可能的。
实施网络安全资产管理
当开始使用CSAM时,安全团队应该寻找一个自动化的、基于云的系统,使他们能够维护所有IT资产的完整、详细和不断更新的库存,无论它们位于何处,包括在企业内部、云实例或移动端点。
在这样的云资源中还必须考虑以下能力:
需要提供IT环境的完整可见性,包括所有IT资产(硬件和软件);
需要对IT和安全数据进行持续和自动更新;
需要在不借助额外硬件的基础上完成快速扩展;
需要帮助突出和排列资产的重要性;
需要交互式和可自定义的报告功能,以便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切片、切块,并确保报告可跨多个受众使用。
今天,组织必须以安全第一的心态运营,意味着所有员工都有责任确保公司尽可能地安全运营。这包括帮助CSAM通过基于云的系统,员工将能够整合工作负载并满足跨组织的功能要求,这对组织来说是一个重大胜利。
零信任后的资产管理
在多起大规模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零信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现在,组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倾向于采用“零信任”的方法来更好地保护资产,而成功规划实施零信任的最关键步骤之一是更新资产清单。资产清单应包括所有硬件、软件、网络连接、用户、数据和流程。
通过关注资产,组织可以对需要最大保护和安全性的资产设置敏感度和优先级。一旦完成,组织应该开始映射所有资产以及每个资产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里,安全领导者将最小权限的概念应用于资产之间的每一次交互,这不是一项小任务,但却是实现零信任所必需的。
综合疫情高峰期发生的重大网络安全事件,要求组织重新考虑过时的业务运营方法,尤其是在网络安全方面。
传统资产管理必须发展,以定位分布在各种技术(包括云和容器)中的数据,同时还要遵守现代框架和合规性要求。CSAM应该成为组织的重中之重,因为只有彻底了解所有IT资产在多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公司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