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农业的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2021-12-18 15:24王金娜
安徽农业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对策

摘要 秦皇岛现代乡村旅游地理、区位、资源、政策等优势明显,但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以秦皇岛特色农业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发展为视角,在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及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特色农业经济下发展秦皇岛乡村旅游的对策。

关键词 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对策

中图分类号 F 590.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3-0156-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3.043

Research o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A Case Study of Qinhuangdao City

WANG Jin-na

(Qinhuangdao Open University,Qinhuangdao,Hebei 066000)

Abstract Qinhuangdao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geography, location, resources and policy, but the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can not be ignor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Qinhuangda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in Qinhuangdao under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economy.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Rural tourism;Countermeasures

基金項目 2021年秦皇岛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21LX250)。

作者简介 王金娜(1981—),女,河北秦皇岛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旅游规划与旅游人才培养研究。

收稿日期 2020-11-23;修回日期 2021-08-04

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旅游吸引物,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将现代乡村区域的优美自然环境、特色民居建筑和意韵深远的乡村文化等资源,以现在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休闲娱乐、会务度假等项目的旅游方式[1]。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强度,使得特色农业乡村游获得广阔的市场前景,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近几年,秦皇岛市在乡村振兴战略和“旅游立市”背景下,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如火如荼,打造了诸多美丽乡村,创设了众多乡村旅游品牌,一批度假型、休闲型、体验型等多种形式、多样类别的乡村旅游景点百花齐放,为秦皇岛市全域全季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

1 特色农业背景下秦皇岛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析

秦皇岛地处渤海之滨,平原、丘陵、山地地貌形态交错并存,多形态地貌特征及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在这里留下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景观,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突出代表的特色农业资源尤为丰富。同时,秦皇岛作为最早入批的国家级沿海开放城市,其独特的自然区位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当地特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1.1 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载体

秦皇岛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区,因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温和,光照充足,为特色农业资源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物质条件。秦皇岛市现有耕地面积19.067万hm2,涉农从业人口155万,全市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种植、粮油加工、畜牧豢养、休闲农业等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在农业绿色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京津农业项目对接等工作中处于河北省前列。卢龙、昌黎被列为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作物播种面积13.147万hm2,拥有鹏泰面粉、骊骅淀粉、金海粮油等大型粮油加工企业34家,年加工能力在500万t以上,原有甜玉米加工企业33家,年产玉米罐头15万t,占据全国市场份额50%以上[3];畜牧业养殖中全市初步形成了青龙肉鸡、卢龙羊肉、抚宁生猪、昌黎毛皮动物等4个产业集群;蔬菜产业持续增力,全市蔬菜年量约350万t,甘蓝、生姜、 黄瓜、食用菌等蔬菜70%供应京津及东北市场;区域内中药材产业新兴发展,青龙满药本草、同盛医药等龙头企业带动了中药材合作社种植,包括黄芩、北苍术、黄芪等中药材的种植面积达0.933万hm2;以昌黎葡萄酒、卢龙粉丝、京东板栗、石门核桃为代表的国家地理标识认证产品,也积极带动了秦皇岛品牌农业的蓬勃发展。特色农业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大大激发地区旅游流的形成,为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活力[4]。

1.2 特色农业面临诸多机遇,带动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

一是政策扶持农业特色产业格局初见雏形。近几年来,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加大农村农业现代化投入力度,依托国家新农村建设背景,深入推进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在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方面给予政策支撑,青龙中药材、山海关大樱桃、卢龙鲜食甘薯、昌黎马铃薯、沿海区域水稻等特色产业发展核心区已经形成。秦皇岛市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打造绿色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全市建设农药减量绿色示范区25个,抚宁区成为国家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二是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施行从国家战略层面给秦皇岛农业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秦皇岛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积极开发京津农业产业渠道,加快发展功能农业,提高特色农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形成功能农业特色产品供销一体化格局。尤其在畜牧业发展中,秦皇岛市在重点抓好4个区域特色产业基础上,积极推进绒山羊和高端肉牛产业发展,利用现有资源与地缘优势,拓展京津冀其他市场,为本地特色农业进一步发展和产业融合提供助力[5]。此外,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了秦皇岛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的有效结合,青龙板栗、肉鸡农业园,昌黎果品、蔬菜农业园等现代农业园区的创建,使农产品转换成旅游产品,农业融进旅游业,加快了特色农业产品产值增值。

2 影响秦皇岛市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

2.1 缺乏区域特色农业统筹开发,产业集群效应弱

特色农业基础上的乡村旅游需在同一规划下实行区域性经营。当前秦皇岛市特色农业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发展迅猛,也诞生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特色产品采摘园和休闲渔业示范点等。但是,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发展中的同质化开发、形式单一等问题时有发生,不少乡村旅游管理中只强调对资源本身的开发利用,缺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造成乡村旅游产品“千篇一律”,欠缺地域特色和文化本源,致使游客“一次游”现象明显,降低了农村旅游的特色和市场吸引力。此外,在一些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区,还存在 “走一走,看一看,农家乐里吃个饭”就是乡村旅游全部的偏移式概念[6]。农户自主经营,缺乏完整的产业链条及资源合力,不能给予集群式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龙头企业和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带动力不足,产业支撑乏力,进而导致乡村旅游发展受自然、季节、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秦皇岛市抚宁区利用果树花期赏花和果实成熟期采摘吸引游客,如大新寨镇汉王沟村的桃花节等。发展特色农业式乡村旅游要致力于完善产业链条,最大程度实现“农产品—体验品—商品—礼品”模式的转换增值。

2.2 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提高,扶持力度不够

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要求,地方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要从特色农业产品质量、环保要求、供销渠道、营销模式等多方面参与乡村旅游管理,从政策支撑、制度建设、行业要求等方面保障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发挥两者的契合效应。当前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属不同部门,极易造成多头管理,形成政策冲突或管理缺位的极端化发展,管理中的协作共建是解决当前单一业务部门无法横向牵头组织项目实施的有力途径。一些县域扶持资金短缺,也是造成当前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问题的壁垒。此外,政府在资金、政策、鼓励措施等方面扶持力度不够。没有专项扶持资金,投资者由于种种原因无力兴建道路、住宿等基础设施,政府仅仅通过产业补助资金等形式补贴有达不到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要求,导致相关区域配套设施条件较差,有些地方停车、就餐等都需要异地解决。鼓励性的政策扶持也要从农业与旅游业、从供求双渠道进行实施,激励力度不够,农民对特色产品的供给、旅游者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很难出现积极响应,政府的引导作用难以实现。

2.3 缺乏乡村旅游专业人才,旅游服务不到位

近些年,秦皇岛乡村旅游业发展蓬勃,2013年时即带动5万人就业[7]。但在乡村旅游业发展不断扩张的同时,旅游人才匮乏问题也日趋明显,大多数乡村旅游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是由当地村干部或村民承担的,缺少景区管理工作和服务意识的专业性。高素质旅游服务人才培养的滞后,专业人员数量不足,景区管理、经营与服务无法有效满足游客需求,严重制约特色农业资源丰富地区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也将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8]。

2.4 资源利用中的破坏和污染,挑战乡村旅游持续性

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农村就业率的提升和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但一些地区农业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依然存在,同时大量游客的涌入,使过去的世外桃源变得人头涌动,缺乏规划的餐馆和娱乐场所的设立、大量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游客游览后大量垃圾的遗留和丢弃,造成乡村旅游地整体环境质量急剧降低,不仅影响当地人的生活和健康安全,对未来特色农业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除此之外,旅游业本身的脆弱性也影响着地区旅游发展,当今国内外经济形势、安全因素、自然不可抗力因素等都会对区域乡村旅游发展造成影响。

3 特色农业经济下发展秦皇岛乡村旅游的对策

3.1 科学规划,统筹利用特色农业资源

秦皇岛农业资源丰富,拥有优质自然和人文涉农旅游资源,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因经济基础、地缘因素等影响,在特色农业资源运用中,与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差距依然很大。一是要合理确定自身职能,明确政府定位。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政府可以引导自我调节和发展较好的区域农业旅游,对需要政府推进的项目,给予人、财、物等资源的扶持,以期达到资源与市场的有效融合[9]。二是要平衡政府、市场、社会、资源关系,建议各级政府以市场及拟潜在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各类资产平等参与特色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在各项因素的最佳配置下,推进其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

3.2 合理施策,有效整合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应积极整合地区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旅游资源价值,避免规模过小、同质化严重、景点质量低下等情况。对于秦皇岛市特色农业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开发,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联合农业、林业、自然资源、旅游等政府职能机构协同旅游行业协会,对秦皇岛辖区农业资源特色、区域内环境、拟潜在客源市场等情况进行客观、详实的调查,分析现有条件下的资源开发模式,从市域整体出发编制发展规划,打破县区各自发展壁垒,融合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理念,做大做强区域旅游经济[10]。例如,昌黎葡萄沟采摘、朗格斯酒庄在农业旅游中的融合发展,从特色农业区域化种植到产品再加工形成新的附加值,打造联合“集锦式”乡村旅游项目。此外,还有青龙板栗种植、采摘、再加工;卢龙甘薯种植再加工等产品附加值式旅游项目培植。

3.3 示范引领,打造特色农业旅游品牌

深入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趣聞传说、农耕方式等,开发与之对应的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农业旅游品牌是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的有效途径[11]。秦皇岛地缘范围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从“饮食”到“婚嫁”,从“节庆”到“日常”,民俗特色之处众多,还有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民俗抚宁吹歌、昌黎地秧歌、青龙猴打棒等,都可与特色农业联合开发,提高本地乡村旅游的文化价值,创建秦皇岛特色农业资源下的旅游品牌,通过品牌创建,进一步带动旅游人才加盟,产生规模效应的目标。除此之外,通过特色品牌和龙头企业的优势示范,推进乡村旅游一体化经营,以承包、租赁或股份制等形式,带动农村合作式与农户参与模式的乡村旅游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集群,形成秦皇岛市特色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式发展。

3.4 培育人才,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伴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大旅游发展更需要人才的跟进。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形态,其自身特点更凸显对人才的需求。大多数乡村旅游资源所处地区偏远,经济、教育、交通等相对落后,人才紧缺的短板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12]。尽管秦皇岛经过多年努力,在多层次、多渠道组织乡村旅游人员培训的同时,采取集中授课、送课下乡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农家乐接待服务员、乡村旅游讲解员,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经营理念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有了一定提升,但相较于创建特色农业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品牌还差距甚远。秦皇岛旅游管理部门应以人才至上为理念,借助“旅游兴市”战略背景,通过吸引和培育两种方式进一步解决本地乡村旅游人员技能不高及数量短缺问题,聘请相关行业专家,有针对性、实用性地开展特色农业资源、本土文化解读、旅游经营方式等课程培训,也可到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较好的地区进行实地参观。

4 结语

当前,秦皇岛特色农业基础上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开拓期,优势与劣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秦皇岛地区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除了资源特色开发与人才培养外,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还要从制度上明确权责,在乡村旅游规划、审批、宣传、经营等多方面入手,有效规避旅游活动对地区发展带来的诸如物价上涨、道德弱化、文化冲击、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统筹安排特色农业基础上的乡村旅游发展,确保乡村旅游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最大程度实现农村经济、环境、文化三方面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徐友苗.正确处理乡村旅游中的五个关系[J].学习月刊,2016(9):45-46.

[2] 黄景设.广西特色农业经济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思考[J].桂海論丛,2013,29(4):124-129.

[3] 李凡,张富强,王湘玉.秦皇岛市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5):10-11.

[4] [秦皇岛]特色现代农业产业[EB/OL].(2019-10-23)[2020-09-15].http://zhuanti.hebnews.cn/2019-10/23/content_7502418.htm.

[5] 焦慧元.秦皇岛市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策略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20):24-25.

[6] 孙巍巍.秦皇岛市农业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现状探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2,32(3):98-100.

[7] 孙忠良.秦皇岛市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

[8] 李慧.乡村振兴背景下苏州乡村旅游提升策略研究:以苏州旺山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3):126-127,138.

[9] 杨柳.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瓶颈与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2017(36):64.

[10] 陈亮.清徐县乡村旅游问题研究[D].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7.

[11] 杨柳.靖西市旧州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南方农业,2020,14(2):133-134.

[12] 胡建华.扶贫攻坚视域下发展广西乡村旅游的新思考[J].桂海论丛,2016,32(4):64-70.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