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浩 王军生?冷晓荣
深秋时节,走进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光山县龙山湖,白鹭欢歌,游人如织,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尽收眼底。
良好的生态是惠及民生的保障。秀丽的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光山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光山县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广泛宣传“保护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保理念,推进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以龙山湖景区建设为抓手,规划环龙山湖“亲水”景观项目,建成了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经过倾心打造,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已取得生态修复建设的重大成果,成为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重点项目和县全域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龙山湖堤坝包括东堤、西堤和龙堤,总长近15公里。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龙堤春晓”是由龙山水库滩头及上游文殊乡梁棚村曹八洼组、染坊组、山傍组整治而成。整治前,河岸道路不通、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旱廁私搭乱建、污水乱排乱放,污染严重。光山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秉承“全面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整治龙山湖区域周边人居环境。点、线、片、面带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相结合,把原来脏乱差的城乡接合部建设成为人们健身、休闲、观光的理想场所。重点建设了 “一闸一桥三堤三园”(一闸即龙山大闸,一桥即万河大桥,三堤即东堤、西堤、龙堤,三园即司马光油茶园、九九生态园、白鹭园)。
从雕刻精美的百米仿古长廊,到造型别致的龙亭、拱桥,白天湖光山色,夜晚灯火辉煌,为县内及周边县区居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家住龙山湖附近方楼村张东组的村民陈强介绍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亲眼见证了龙山湖的发展与变化。以前这里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水质被严重污染,鱼虾、河蚌都死绝了。这几年龙山湖得到了综合治理,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鱼虾、河蚌又重现河底。”
如今的龙山湖不仅风景秀丽,也是一座集防洪、供水、灌溉、旅游、发电、养殖为一体的水利枢纽。随着龙堤等一批生态治理项目保护性建设,龙山湖近4万亩水域变成鸟类繁衍栖息的乐园。清澈的湖水,鱼虾、河蚌遨游浅底;湖周围峰峦叠嶂、林木苍翠,每年春季都吸引数万只白鹭、天鹅来这里栖息营造家园。湖水中还发现有野生娃娃鱼的身影。
龙山湖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生态修复得到了提升,生态景观更加美丽,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游客胡女士说:“龙山湖风景优美,空气质量好,距离县城又近,每逢周末我都会带孩子到这儿玩,坐坐游船,散散步,感受美好的自然风光,真是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据龙山湖管理区负责人介绍,近两年,龙山湖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性改善。一是依法治理围网、迷魂阵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二是通过龙堤建设修复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三是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保护了原有一大片树林。通过多方面生态治理,龙山湖的水更清、树更绿、鱼更多,引来了大量鸟类栖息,龙山湖如今俨然是鸟类的天堂。
美好环境带来美丽经济。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9年10月1日正式开园,先后举办了全国自行车赛、国际舟钓赛、首届龙山湖冰雪文化节等文旅赛事,成功地将国际体育赛事与光山县传统文化及龙山湖旅游发展相结合,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格局。龙山湖山更青了,水更美了,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已经成为令人向往的休闲、娱乐、旅游之地。来到这里,可以开阔眼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充分享受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成果。
光山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生态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在全县广泛开展“我为家乡栽棵树”“我为家乡治水塘”等系列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环境污染集中治理。蓄积水资源总量20亿立方米,全县林木覆盖率达45.85%。2019~2021年,绿化各项指标数据在全市乃至全省处于领先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多次居河南省县级城市第一名。优良的生态环境成就了“光山蓝”和长寿之乡的美名。光山县2018年荣获“中国生态魅力县”称号,2019年被评为“省级人居环境先进县”,2020年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意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河南生态文明建设。”“要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光山县全面落实中央和河南省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统筹推进水生态治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光山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