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新品种——红螯螯虾

2021-12-18 10:11:27迟美丽
农村百事通 2021年13期
关键词:幼虾亩产量稻虾

红螯螯虾俗称澳洲淡水龙虾、淡水小青龙,原产于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区域和新几内亚南部,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可食部分比例高、适宜长途活体运输销售等特点,是较为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类之一,具有非常好的推广前景。

1.生活习性。红螯螯虾喜阴,养殖环境中需要人为地为其提供隐蔽物(如瓦片、毛刷、虾巢、竹片等)。它白天躲藏,夜间摄食,不擅游泳,可利用其身体前端的大螯展开抵御。红螯螯虾生长速度快,长江以北地区每年养殖周期在5个月以上,当年养成规格可长达12~17厘米、重量为70~150克。人工养殖过程中,其食物主要是人工配合饲料及辅料(动物性和植物性均可)、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和螺等。养殖环境应保持水质清新,严格控制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含量,水体中的溶氧量应维持在4毫克/升以上。

2.繁殖特点。红螯螯虾当年性成熟,雄虾性腺为白色,雌虾性腺淡黄色,繁殖期间要求水温较高。红螯螯虾的卵为黏性卵,初产时嫩黄色,后逐渐变为黄绿色、橙色直至孵化出黑色幼虾,体长11厘米左右的雌虾平均可产卵400粒。交配后雌虾抱卵于腹部,通过腹肢的不断拍打来孵化幼虾,孵化初期的幼虾围绕母虾活动然后散开。

3.主要养殖模式。红螯螯虾适宜池塘养殖、稻虾综合种养、工厂化集约养殖等。池塘养殖模式的亩产量变化大,一般亩产量为50~200公斤。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可使红螯螯虾和产出的大米的品质明显提高。近年来,稻虾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面积逐年增加,平均水稻亩产量达500公斤以上、红螯螯虾亩产量达50公斤以上,为水稻种植户提供了稳粮增收、绿色高效的致富新途径。工厂化集约养殖红螯螯虾具有产量更加稳定、智能化水平更高的优势,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幼虾亩产量稻虾
不同环境因素对克氏原螯虾后代幼虾生长状况的影响
饵料类型、遮蔽比例与养殖密度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科学养鱼(2021年3期)2021-04-16 01:23:16
优质杂交水稻品种对比试验
不同隐蔽物环境下红螯螯虾幼虾的生长研究
科学养鱼(2020年5期)2020-06-18 08:38:26
2019年第一季稻虾行情报告新鲜出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虾农们
当代水产(2019年7期)2019-09-03 01:02:00
发展稻虾产业,重振鱼米之乡
当代水产(2018年12期)2018-05-16 02:49:50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湖南农业(2017年1期)2017-03-20 14:04:41
种蒜达人:亩产轻松超过2000千克
中华鳖对日本沼虾幼虾捕食作用的实验研究
淡水渔业(2016年3期)2016-06-14 09:42:51
稻虾共生高效种养关键技术
湖南农业(2016年3期)2016-06-05 09: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