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策略分析

2021-12-17 22:09顾玉琴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5期
关键词:语感策略小学语文

顾玉琴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一个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语言学习能力的过程。培养学生语感要求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语感,结合不同的文章,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模式。同时,教师还需要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感;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5-299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注意朗读和文本分析两个过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文本阅读,增强学生对文本优美语言的感知。其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的味道。

一、语感概念界定

通常来说,语感指的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直观感知能力,即当人们语感较强时,能够快速把握语言文字的要点,在从形式到内容、从语音到语法全方位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确保对于语言文字背后语义的充分理解。其中,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语言的认识应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换言之,语言起源于人们的认知结构,是对于人们认知结构进行改变的一种固有产物,而在语言文字构成过程中,表象材料与感性材料共同作用形成人们的认知体系,能够帮助人们不必经过逻辑判断和理智思维便能轻易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和具体应用方法,最终形成人们的语感。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策略

(一)朗读文本材料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方法,其中,针对作为语文教学体系重要一环的朗读,其能够将无声的教材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课堂语言,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并使其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借助开展朗读教学,学生能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领悟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写作情感,这使得学生能够与语言文字发生情感共鸣,最终在循序渐进中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感思维;另一方面,朗读教学过程强调引导学生带着情感进行阅读,即与普通的阅览相比,朗读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抑扬顿挫语音和错落有致节奏的自然感受,有助于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文章故事情境,进而达到增进学生文章理解的目的。例如,针对《小英雄雨来》一课,借助开展朗读教学,教师能够将学生成功带入抗日时期的历史情境,有助于在增进学生历史感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同时,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带着情感进行朗读,而通过鼓励学生以激昂顿挫的语言来进行情感表达,使得学生在应对不同文章时的情感感悟更加深刻,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感素养的进一步增强。

(二)引进生活化内容

在陶行知生活化教育思维指导下,联系生活、汲取语感已经成为语文教育创新发展的关键途径。其中,敏锐的语感与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敏锐感受有着直接关系,而通过就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进行提高,能够促使学生形成于生活经验中积累语言感悟的语言学习习惯,最终促进学生良好语感的有效形成。此外,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感培养不应仅局限于单一的文字和语言揣摩,而是应在充分结合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借助积少成多以形成系统的语言思维,因此,在就语感培养导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尽可能发挥自身的引导教育价值,通过敏锐发掘学生生活中的语言要素以帮助学生构建生活化语文教学课堂,进而使语言学习真正走入学生日常生活,并提高学生对于生活语言的感悟与理解。例如,针对《北京的春节》一课,包括腊八粥、腊八蒜、送灶王在内的诸多内容均属于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因此,教师可于课堂上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春节习俗,在借助通俗易懂的课文语言联系学生文化生活的过程中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最终达到于课堂上品味文化、于生活中感悟语言的教学目的。

(三)在写作中训练语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作文是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而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语感能力较强的学生,其写作能力增长速度往往相对较快,因此,针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教师应注重及时就学生写作中存在的语感错误进行纠正,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语言文字表达技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例如,针对《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教师可要求学生以演讲的形式进行演讲文稿撰写,其中,除了应围绕课程内容明确学生写作的主题外,还应要求学生带着确定的观点进行写作,即鼓励学生于写作中融入自身的感情,最终达到为学生语感能力提供舞台展示机会的目的。

(四)激发学生想象力

针对小学学生,其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想象能力,因此通过为学生创设兼具趣味性和开放性的想象空间,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学习参与兴趣,并在帮助学生创设真实语言情境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其中,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及一些全新教育手段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可以多媒体技术为载体为学生展示文章场景,进而在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章理解深度。例如,针对《开国大典》一课,教师可以相关的照片和电影为依托帮助学生重塑开国大典的宏伟场景,进而在使学生于脑海中前往开国大典现场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并加深学生对于相关描述词汇的语言理解和文字感悟。

(五)提升审美能力

学生的审美能力起源于語感的培养,而反过来,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强化学生对于不同语言的特征感悟,同样也能就学生的语感素养进行进一步增强。其中,需注意的是,语感培养并不局限于单一的语文学科,换言之,针对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学科,其本身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必然的学科联系,因此,教师应善于发掘不同学科的语言关系,在以其他学科语言知识促进语感思维形成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例如,针对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其本身具有较多的音乐教育元素,因此,教师可适当于课堂中导入一些常见的古代诗歌,在以优美旋律诠释歌词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于歌词含义的感悟和理解,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的目的。

三、结语

语感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汉语读写能力,通过长期的语言规范,使学生能够感受和使用所学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语感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训练,从而有效的提高自己的汉语学习能力,逐渐融入自己的生活实际,提高自己运用汉语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平.刍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具体策略[J].天津教育(中、下旬刊),2020(01):169-170.

猜你喜欢
语感策略小学语文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Passage Four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