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冷凉丘陵地区玉米保护性耕作措施

2021-12-17 19:50刘仁广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1年6期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高产玉米

摘要:分析辽东冷凉丘陵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保护性耕作的具体思路,根据生产实践总结玉米高产保护性耕作配套技术,为提高辽东冷凉丘陵地区的玉米产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冷凉丘陵地区;玉米;保护性耕作;高产

中图分类号:S513;S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6-0115-02

为保护黑土这种极为珍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在东北地区适宜区域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生态优先、用养结合实现黑土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溪市地处辽东冷凉丘陵山区,推广保护性耕作面临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为此,根据保护性耕作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辽东冷凉丘陵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思路,总结玉米高产保护性耕作配套技术,为提高辽东冷凉丘陵地区的玉米产量提供借鉴。

1 辽东冷凉丘陵山区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

保护性耕作通过少耕、免耕技术及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减少农田土壤侵蚀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保护性耕作具有增碳培肥、蓄水保墒、节本增效、保土保水、高产稳产的作用,是一种可实现土壤可持续利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耕作措施。

近年来,保护性耕作方式在辽东冷凉丘陵山区特别是本溪市推广缓慢,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秸秆覆盖后进一步降低冷凉山区的地温,影响出苗率和缩短生育期。二是传统的打垄种植习惯很难改变。丘陵山区作业机具以小型为主,一般作业幅度为2垄,在不起垄的情况下无法开展作业,且地边存在丢垄问题。三是保护性耕作中的秸秆覆盖影响作业质量,使农作物的保苗率和整齐度下降。四是玉米种植属于粗放式,加之无霜期偏短,产量和效益比其他地区低。

2 辽东冷凉丘陵山区实现玉米高产的思路

2.1 探索高产栽培措施

玉米产量的主要构成要素是穗数和出籽率,其中穗数是第一要素,出籽率是第二要素。玉米产量取决于有效穗数和出籽率,若要实现玉米稳产高产,就要选择适宜的高产品种,特别是适宜密植的品种。此外,还必须采取合适的耕作措施,创造保水、保土、保肥、保根、保全苗的环境条件。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研究表明,在冷凉丘陵地区实施条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特别是140 cm条田宽窄行保护性耕作模式)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2.2 推广轻简化栽培模式

近年来,农业生产中的用工荒问题越来越突出,亟需通过全程机械化技术来加以解决。辽东冷凉丘陵山区适合采用轻简化的机械化作业方式。从作业环节上讲,保护性耕作就是一种轻简化栽培模式,不但能解决规模化生产者用工荒的问题,还能实现节本增效。

2.3 提高耕地地力

保护性耕作中的免耕播种施肥技术,能减少对土壤的风蚀水蚀和增加土壤有机质,可逐年提高地力,实现用养结合、生产和保护兼顾。随着保护性耕作实施时间的延长,其提高耕地地力的效果底将逐渐明显。

3 辽东冷凉丘陵山区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

若要在本溪市大面积推广保护性耕作,就必须探索能实现玉米稳产高产的技术。根据辽东冷凉丘陵山区的玉米生产实践,从耕作、栽培、管理三方面探索适合当地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简称“三三模式”。

3.1 三项耕作措施

3.1.1 条田化改造 山区、坡岗地、漫岗地将传统的60 cm垄改成120 cm条田(大垄)。垄沟要窄浅,不起成高垄,防止春旱春风大跑墒和夏季水土流失。排水良好的平坦地块改成条田后,垄沟宜深,以防旱和防内涝。二洼地或排水条件差易形成内涝的地块,不适宜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条田种植有以下优势:一是不动土或少动土,可将种子播在湿土上,有利于一次播种保全苗。二是条田在山区、坡岗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干旱地区可保持数年。垄形遭破坏时进行扶垄作业,动土率不超过50%。三是减少耕地50%的垄沟,相当于减少50%的水土流失面积,耕地增加蓄水量1倍以上,防御春旱連夏旱的能力提高2~3倍。四是避免播种低洼苗带被雨水浸泡,能提高地温。

3.1.2 免耕播种 用免耕播种机在条田上一次性播种施肥。免耕播种不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墒情一般较好。重型免耕播种机镇压效果好,适宜浅播,深度为3~4 cm。140 cm的条田可采用宽窄行种植模式。

3.1.3 秋季深松 将春整地改为秋季深松整地。山区、坡岗地、水土流失较重的地区宜秋季深松,防止因降大雨而导致水土流失。秋季作物收获后,用深松铲或深松杆深松条田,深度20~25 cm。

3.2 三项栽培措施

3.2.1 密植播种 辽东地区的春季墒情一般较好,适当早播能增强抗逆性。为保全苗,应在耕作层5~10 cm地温稳定在10~12 ℃、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60%以上时播种,科学增加播种密度,等行距播种,株距20~25 cm,保苗4 500株/667 m2。140 cm条田的行距缩小到50 cm,将条间距扩大到90 cm,株距15~17 cm,保苗5 500株/667 m2,可增产100~150 kg/667 m2。

3.2.2 科学施肥 玉米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多。玉米高产种植的株数比常规多30%~50%,因此化肥的施用量也应增加30%~50%。根据玉米生长发育需肥规律及特点,玉米从拔节到开花及果穗生长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占总吸收肥量的50%~60%。因此,施肥要前“轻”后“重”,即前期少施,控制营养生长,防治分蘖徒长;后期多追,促进玉米生殖生长,防止后期脱肥。

一般情况下,将总肥量的30%~40%作为底肥和种肥,分层施入3~10 cm深的耕层;在玉米拔节初期封垄前,将施化肥总量的60%~70%用作追肥,追肥要速效和缓释结合。底肥、种肥和追肥的氮磷钾配比相同,以防植株徒长和抗病性降低。

3.2.3 促控生长 玉米化控采用2-氯乙基磷酸和赤霉素等复合配剂,可实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一般情况下,化控剂可使玉米密植高产群体根系庞大、株型矮壮,降低植株茎节高度60%以上,促进早熟5~7 d。在玉米生长期喷1次,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不空杆不倒伏,有利于实现稳产高产。要求喷后24 h内无降雨。若喷后3 h内降雨,需要补喷30%~40%。

3.3 三项管理措施

3.3.1 适当晚定苗 为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保苗

4 500株/667 m2以上,且保证98%以上都是一类苗。间苗定苗的时间宜晚些,待植株30~50 cm高时定苗,铲去三类苗和病苗。

3.3.2 适当晚收 适时晚收可增产10.5%~13.2%。杂交玉米种具有活棵成熟的特点,每晚收1 d,千粒质量增加3.5~4.6 g。试验结果表明,果穗苞叶变枯白后10 d左右,籽重才达到最大值。玉米苞叶黄枯、籽粒失水变硬变亮、果穗下垂籽粒基部的黑层籽粒乳线消失、含水量13%左右时,为最佳收获期。

3.3.3 适当高留茬 传统种植的留茬高度为5~8 cm,一般不超过12 cm。采用宽窄行倒茬平作技术,留茬高度为30~40 cm。一般情况下,留茬高度30 cm视为秸秆覆盖率达20%,留茬高度40 cm再加上碎叶,秸秆覆盖率在30%以上,基本符合保护性耕作要求。有根茬的休耕带当年不耕种,根茬靠自然腐烂还田,可避免根茬影响播种质量和作物生长。高留茬作业有根茬阻挡,可使地表风速降低,有效避免风蚀。

参考文献

[1] 李永平.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问题及推广对策[J].现在农业科技,2010(13):86~87.

[2] 徐华军,袁海燕.保护性耕作的技术效应及存在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2(24):266.

[3] 陈文利.朝阳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种子科技,2020,38(1):23+25.

[4] 韩相成.浅析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与应用效果[J].農业工程技术,2020,40(8):22.

Measures of Maize Conservation Tillage in Cold Hilly Area of Eastern Liaoning

LIU Renguang

(Benxi City 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ervice Center, Benxi Liaoning 1171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moting conservation tillage in cold hilly areas of eastern Liaoning,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idea of carrying out conservation tillage, and summarized the supporting technology of maize high-yield conservation tillage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maize yield in cold hilly areas of eastern Liaoning.

Key words: cold hilly area; maize; conservation tillage; high yield

收稿日期:2021-06-24

作者简介:刘仁广(1970—),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保护性耕作高产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谈我国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