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宁波国家高新区成立于1999年,2007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2018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宁波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技创新大平台,宁波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实力强,新兴产业发展好,数字经济活力强,科产城融合水平高,通过实施“一区多园”发展战略,已成为宁波经济发展的创新大引擎,为区域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发布2021年度电子信息企业竞争力报告和中国电子信息企业TOP100名单,其中宁波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企业均胜电子位列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百强榜第24位。
均胜电子相关负责人收到捷报时并不感到意外。他告诉记者,汽车行业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均胜电子正努力把关键技术深层次融入到自主产业链中,并实现自主研发和可控,尤其2021年新设立的均胜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和均胜新能源研究院,正继续推进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新能源电控领域的创新研发,开展新一轮关键技术攻坚。
共同富裕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不止均胜电子,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正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平台为支撑,集聚各类高端创新要素,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把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赋能共同富裕之路。
实现营收3.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08%,其中光学元件组件业务实现收入同比增长71%,这是永新光学在2021年上半年取得的战绩。谈及持续保持高速增长的秘诀,总经理毛磊透露,就是持续不断的研发创新。除企业自身研发团队外,校企共建、产教融合,也推动企业实现了大量光学产业关键技术研发转化。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科技在发展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做大做强中的战略定位,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从价格竞争走向价值竞争。2021年以来,高新区全力推进科技争投指标攀升、区域创新能级提升等重点全年工作,各项科技指标稳中向上。1-8月,全区企业研发投入19.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8.8亿元,实现有效发明专利3979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61件。创新主体建设也取得新进展,前三季度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93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24家、市科技型中小企业125家;重点科研平台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投资1.4亿元的国家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已投入运行,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118名,引育天擎航天等科技型企业18家,承担各类科技项目57项;占地约13万平米的诺丁汉大学卓越灯塔计划(宁波)创新研究院一期即将启动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富先行市,科技创新是重要支撑,而高能级科创平台是创新体系中的“塔尖”“重器”,能引领中小微企业联合先富起来的龙头企业进行创新,解决产业发展共性问题,为共同富裕“聚力”。这也是宁波高新区赢得创新资源的关键法宝。
“规上工业总产值、新材料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新材料规上工业增加值……在这个平台上,全省新材料产业相关数据已实现一手掌握。”看着初步成型的“新材云创”平台(新材料科创高地数据支撑系统)1.0版,平台负责人如是介绍。该项目作为科创高地建设的重要载体,已被列入全市数字化改革32个重点打造的数字经济系统多跨场景应用项目之一,初步形成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不止“新材云创”平台,2021年前三季度,高新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步伐,聚焦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和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建设,联合产业链上中下、产学研、大中小创新主体,持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7.1亿元,数字经济制造业核心产业增加值26.1亿元。
随着产业能级的提升,高新区产业孵化对全市“一区十园”的“溢出”效应进一步显现。在高新区帮助下,江北激智、象山激智、浙江紫光等激智科技的产业版图在宁波各地铺展,多点开花、产业链发力的格局基本形成。研发、孵化、溢出,科创板上市公司瑞晟智能在奉化建设研发大楼和中试工场;国内注塑机控制系统领域领先的伊士通在江北区布局新厂房;工业智能安全防护系统研发企业纬诚科技在北仑开设工厂;新乐造船在象山产业区打造了船舶制造基地;奇亿金属超薄精密不锈钢项目在宁海县全面投产……
下阶段,高新区会持续深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充分发挥研究院技术人才优势,加速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产出一批创新水平高、产业带动性强的成果转化项目。同时,以综合体建设为抓手,联动重点企业、高校院所等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以先富龙头企业带动后富中小微企业,再以后富协同先富形成创新合力,在“一区多园”发展格局下,加快打造新型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产业发展格局。
10月16日,2021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暨天使中国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在宁波落幕。令人惊喜的是,通过大赛,共有FLOW-3D CAST铸造模拟等7个项目落户宁波高新。
评价一个地区的创新生态好不好,关键在于企业的获得感有多强。从举办各类大赛“以赛引贤”到落实完成区级软件及制造业政策研发投入补助,再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实质性运作,2021年以来,高新区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真正服务创新型大中小企业的主阵地,为共富“造血”。目前,高新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队伍已扩容13家,规上工业企业“专精特新”率达11.8%,各类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及培育企业数量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达36.8%。
为贯彻落实企业优质服务,优化创新环境,高新区谋划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工业投资、数字化转型、企业培育、绿色制造、平台建设六大企业发展路径提供政策支持。同时,落实完成区级软件及制造业政策研发投入补助,发挥财政资金、扶持政策的杠杆和引导作用,切实有效缓解企业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在人才引进和服务方面,高新区更是不遗余力,以“快、狠、准”引才特式,积极推进甬江引才项目。
高新区对于企业的创新服务政策,正计划从奖补支持向资本逐利倾斜,尤其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科技金融的有效供给,实现科技、金融融通创新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试验出一条“高新”路子。
未来,宁波高新区将围绕宁波打造“三城三高地”部署要求,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地位,聚焦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平台打造,着力提升创新主体活力和科技创新实力,努力为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贡献“高新”科创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