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火炬中心 陈 晴 于 磊 黄燕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摆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2019年科技部出台《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一大批市场化、社会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应运而生,以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作为主要任务,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定制化”研发服务,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140家,较上年增长3.4%。东部地区机构数量最多,为1285家,占全国总量的60.05%;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机构数量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4.72%、12.33%和2.90%,其中中部地区机构数量增长明显,为529家,较上年增长1.5倍。江苏省、湖北省、山东省、广东省和重庆市的机构数量位列全国前五(如图1所示),占全国机构总量的64.30%;江苏省机构数量最多,为444家,占全国机构总量的20.75%;湖北省的机构数量增幅最大,达到308家,占全国总量的14.39%。
图1 新型研发机构省域分布情况(单位:家)
从法人类型来看,企业性质的新型研发机构1464家,占全国总数的68.41%,较上年增长22.51%;事业单位和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法人类型的机构占比分别是22.06%和9.53%,较2019年均有所下降(如图2所示)。从投入主体上看,有政府、科研院所和高校、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研发团队等,体现出多元化投入特征,其中由2家单位共同投入的新型研发机构占比37.21%,3家以上单位共同投入的机构占比9.09%。近九成的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了现代化管理制度,占机构总量的88.51%。从收入结构来看,新型研发机构65.23%的收入来源于企业,政府财政拨款仅占新型研发机构总收入的12.47%。
图2 新型研发机构法人性质构成情况(单位:%)
截至2020年底,2140家新型研发机构从业人员总量达到20.77万人,较2019年增长4.89%,机构平均从业人员为97人;人员规模在20~100人的机构占比为59.20%(如图3所示)。新型研发机构R&D人员达到13.32万人,其中,硕博人员占比为45.33%;34.53%的机构拥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行业领军人才;57.99%的机构采用了柔性用人机制,2020年度外聘研发人员占其研发人员总量的8.27%,实现了对更大范围的人才资源吸纳。新型研发机构基本运行支撑条件较好,企业类型的机构平均注册资本为6910万元,事业单位类型的机构平均注册资本为4568万元,社会服务机构类型的机构平均注册资本为1149万元。97.0%的新型研发机构拥有固定办公场地,92.90%的机构拥有科研仪器设备。
图3 新型研发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分布情况(单位:人,%)
新型研发机构普遍具备创新研发、企业服务、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人才培育等多元化功能特征,超过80%的机构开展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83.88%的新型研发机构开展了科技成果转化;近一半的机构开展了面向企业的市场化研发服务和创业孵化(如图4所示)。2020年,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研发投入820.14亿元,比上年增加2倍,中位数为445万元,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40.62%,有24.62%的机构研发投入强度达到80%以上。新型研发机构服务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其中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机构数量占比最高为33.69%;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占比分别为31.21%和31.12%;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占比分别为25.65%、17.76%和6.31%。
图4 新型研发机构产业领域分布情况(单位:家)
2020年,全国新型研发机构共承担科研项目34527项,平均承担财政立项的科研项目6.4个,平均承担来自企业的横向科研项目8.38个。超过半数的机构承担过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129家机构承担了253项国际合作项目(如图5所示)。2020年度新型研发机构获得专利授权19974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7969件,授权欧美日专利201件。有470家机构主导或参与形成了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其中有69家机构主导或参与形成国际标准。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型研发机构在读研究生人数达到15919人,累计培养毕业研究生达68767人,开发设立科研助理岗位8496人。
图5 新型研发机构2020年承担科研项目构成情况(单位:%)
近半数的新型研发机构孵化产生过科技企业,累计达到1995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254家,上市企业101家。有1289家新型研发机构面向企业开展检验检测认证、科技成果转化等企业服务,累计服务企业11.90万家,机构平均服务企业92家。全国共有168家新型研发机构设立了262支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达218.23亿元,累计投资企业1608家。从盈利情况看,过半数机构实现盈利,较2019年有所提高。有1156家新型研发机构实现盈利,占新型研发机构总数的54.02%;有322家新型研发机构净利润超过500万元,占新型研发机构总数的15.05%(如图6所示)。
图6 新型研发机构2020年总收入规模分布(单位:家,万元)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创业、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要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十四五”规划纲要,以支撑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作为主要目标,以建设一支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产学研深度融合、市场化机制运行的新型科研力量为基本定位,坚持战略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促进政产学研各方力量优化组合,加快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有效增强面向企业创新的有效技术供给,加快提升我国创新链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可靠的科技创新支撑。在具体措施上,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
一是抓定位。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总体部署,在国家层面明确市场化新型研发体系的功能定位。引导新型研发机构主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研发,重点给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孵化,由政产学研多方举办,实行章程管理、理事会决策、院长负责制,并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
二是抓服务。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型研发机构统计与评价体系,开展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登记备案工作,引导新型研发机构规范化发展。加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库建设,为开展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分析评价、信息共享和备案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新型研发机构之间加强研发合作,组建协同创新网络,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有效衔接。举办全国新型研发机构培训班,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管理运行水平。
三是抓政策。深入调研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中存在的现实困难,从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税收政策优惠、成果转化激励、投资基金设立、高端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方面加强专题研究,研究制定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的针对性政策措施,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
四是抓示范。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与各省级科技管理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在对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统计、评价、遴选的基础上,指导地方在国家高新区内优先布局和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新型研发机构,切实发挥示范性新型研发机构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创新范式演变引领的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研发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