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治,罗新英
三明市第二医院新生儿科,福建三明 366000
动脉采血为儿科常见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其使用频率仅次于小儿静脉输液[1]。由于小儿静脉血管的解剖特点有时不能从静脉途径一次性采集够检查所需血量,这就大大增加了新生儿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2]。采取从动脉途径采血的方式能够较好地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但新生儿在动脉采血时由于疼痛常表现为哭闹不安,肢体扭曲,疼痛感明显时甚至会造成睡眠不安、食欲下降等,影响新生儿的成长发育[3]。临床上在新生儿动脉采血时常进行耳部抚触,由此可让新生儿获得安全感,有效稳定新生儿不安的情绪,使新生儿的疼痛感得到缓解。有研究报道,安抚奶嘴联合耳部抚触对减轻新生儿动脉采血疼痛效果更佳[4]。为丰富临床经验,该研究以该院2019年1—10月收治的180例新生儿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探讨了安抚奶嘴联合耳部抚触减轻新生儿动脉采血疼痛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80例新生儿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60例。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该次研究,所有参与新生儿家属对该研究知情同意。对照组A新生儿动脉采血时行耳部抚触干预,对照组B新生儿采血时行安抚奶嘴干预,观察组新生儿动脉采血时行安抚奶嘴联合耳部抚触干预。对照组A男32例,女28例;年龄1~10 d,平均(4.73±1.50)d;胎龄37.4~42.0周,平均(40.20±1.73)周;Apgar评分9~10分,平均(9.48±0.41)分。对照组B男31例,女29例;年龄2~10 d,平均(5.02±1.31)d;胎龄37.3~41.8周,平均(40.58±1.62)周;Apgar评分9~10分,平均(9.50±0.42)分。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1~9 d,平均(4.60±1.72)d;胎龄37.4~42.0周,平均(40.09±1.58)周;Apgar评分9~10分,平均(9.49±0.46)分。3组新生儿基线资料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组均进行动脉采血流程规范采血,穿刺角度根据患儿的年龄、胖瘦等情况加以调整,肱动脉、股动脉穿刺角度一般会略大,一般进针角度为20~40°,甚至更大角度。操作者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在搏动点最强下约0.5 cm处进针,见回血后停止进针,持注射器迅速抽吸。穿刺时进针速度宜快,可采取快进慢退的进针方式。抽取所需血量后拔针,用无菌棉球按压5 min以观察有无继续出血。对照组A在采血时5 min进行耳部抚触干预,由两名护理人员配合,在新生儿采血前后5min由一名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进行耳部抚触,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按压耳朵,从最上面按到耳垂处,反复向下轻轻拉扯,然后在不断揉捏,抚触过程中轻声地安抚新生儿。对照组B在采血时行安抚奶嘴法干预,在新生儿逐渐出现哭闹时由第3名护理人员给予安抚奶嘴,在新生儿哭闹情况缓和后,慢慢地取出安抚奶嘴。观察组行安抚奶嘴联合耳部抚触干预,耳部抚触方法同对照组A,安抚奶嘴方法同对照组B。
记录3组新生儿动脉出血时间、哭闹时间;检测3组采血穿刺前、穿刺中和穿刺后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记录3组新生儿采血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渗血和血肿两种情况,计算并比较3组并发症发生率。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哭闹时间和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哭闹时间、出血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新生儿出血时间和哭闹时间对比[(±s),s]
表1 3组新生儿出血时间和哭闹时间对比[(±s),s]
组别哭闹时间 出血时间对照组A(n=60)对照组B(n=60)观察组(n=60)F值P值65.21±6.20 63.19±5.76 43.57±4.64 3.70±0.65 3.59±0.60 2.89±0.57 276.12<0.001 31.38<0.001
采血穿刺前,3组患儿的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穿刺中及穿刺后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47、106.39,P<0.05),其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9.65、165.66,P<0.05)。见表2。
表2 3组新生儿采血穿刺前、穿刺中、穿刺后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对比(±s)
表2 3组新生儿采血穿刺前、穿刺中、穿刺后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对比(±s)
组别时间 心率(次/min) 血氧饱和度(%)对照组A(n=60)对照组B(n=60)观察组(n=60)穿刺前穿刺中穿刺后穿刺前穿刺中穿刺后穿刺前穿刺中穿刺后119.80±7.41 167.35±6.30 150.31±7.93 120.42±6.84 168.15±6.47 150.18±7.24 119.75±7.31 147.08±5.15 134.30±5.30 98.52±1.27 83.58±2.69 91.23±2.40 98.50±1.45 83.70±2.59 91.09±2.46 98.52±1.27 91.38±1.79 97.53±1.70
对照组A和对照组B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A、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新生儿采血相关并发症情况对比
为帮助新生儿做详细的身体检查,了解其身体状况,新生儿需要进行抽血体检。但由于新生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血管较细且充盈度不佳,所以动脉采血更受阻碍[5]。因此新生儿采血时常表现为哭闹不安。国内外专家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给婴儿进行耳部抚触,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增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少婴儿哭闹,增加睡眠[6-7]。抚触的同时可以帮助婴儿获得安全感,减少其疼痛。临床实际表明耳部抚触虽能一定程度缓解新生儿疼痛程度,但是效果并不显著[8]。有心理学专家提出,安抚奶嘴吸吮可帮助宝宝转移紧张情绪,提升安全感[9]。安抚奶嘴联合耳部抚触能否有效减轻新生儿动脉采血疼痛程度具有探究意义,为此该科室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
新生儿通过吸吮的方式来进食维持生长发育之外,还可经由吸吮的动作促进唇与舌头附近的触觉。进入口腔期后,新生儿通过嘴巴吸吮,有助于转移紧张情绪,提升安全感,得到满足的快乐感觉[10-11]。因此使用安抚奶嘴吸吮是宝宝缓解情绪的一种有效方式[12-14]。该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可知,联合组的预后安全性更高。相关学者在其研究中也得出安抚奶嘴联合耳部抚触组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仅为3.19%,低于对照组[15],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安抚奶嘴的设计和妈妈的乳头相似,能够给新生儿提供一种最接近妈妈的感觉,给了新生儿安全感和满足感,有效减少其对外界刺激的恐惧。同时耳部抚触使其感觉尽快感受到安稳、舒适,心理上的改变可影响生理,从而有助于缓解其生理疼痛和恐惧[16-17],因此两者联合时使并发症发生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哭闹时间和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哭闹时间和出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和对照组B哭闹时间(65.21±6.20)、(63.19±5.76)s明显长于观察组 (43.57±4.64)s(P<0.05);对照组A和对照组B出血时间(3.70±0.65)、(3.59±0.60)s长于观察组(2.89±0.57)s(P<0.05)。且采血穿刺中及穿刺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低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P<0.05),其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患儿(P<0.05)。所以,通过安抚奶嘴联合耳部抚触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哭闹时间、出血时间,稳定心率,提高血氧饱和度,与国内外专家多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相似[18-20]。另有相关学者在其研究中也得出类似结论,指出联合干预可明显降低动脉采血过程中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及出血、哭闹时间,有助于稳定新生儿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各项指标,临床意义显著[21]。因此,安抚奶嘴联合耳部抚触应用效果理想,可缓解患儿疼痛,缩短新生儿的哭闹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该次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所有研究对象仅限于该院收治的180例新生儿,因此样本量较小,地点局限。此外,各种干预方法对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今后应进一步深入探讨。
综上所述,安抚奶嘴联合耳部抚触可有效减轻新生儿动脉采血并发症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