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效果

2021-12-17 08:27蒋海平刘磊
中外医疗 2021年28期
关键词:骨科微创切口

蒋海平,刘磊

宜兴市人民医院骨科,江苏宜兴 214200

创伤骨科为骨科重要分支,主要指患者各个肢体出现骨折的疾病。创伤主要指患者受到外力直接冲击后所产生的病症,常见病症为四肢骨折,关节错位或者韧带损伤等。因患者骨骼受到外部高能冲击会出现剧烈疼痛,进而降低肢体活动范围,现阶段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不仅可帮助患者缩短康复时间也可恢复行动功能。大量研究发现,传统手术治疗时可造成较大创伤,且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大,术后切口较难愈合,预后效果不理想,常会引发压力性损伤、伤口感染、肿胀等问题[1-2]。为提升治疗效果,有学者提出微创技术,不仅可控制伤口,也可提升患者康复效果。近年随着各种微创技术发展,器械和技术也逐步成熟,现阶段常见手术方式为: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可有效降低患者损伤[3]。现随机选取该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50例,探究微创技术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0例患者,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1.50±2.39)岁;髋关节创伤10例,肩关节创伤9例,膝关节创伤6例。观察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1.75±2.50)岁;髋关节创伤11例、肩关节创伤8例,膝关节创伤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属于闭合性创伤骨折;②患者受伤事件为3 d之内;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肾功能衰竭者;②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检测心率和血压,并为患者进行影像学、血清指标判定。

对照组为传统方式治疗。断裂位置切开后要求显示骨骼。需依据患者受伤严重程度确定麻醉方式,调整患者位置,适当提升手术位置。消毒纸巾铺设后清理淤血、伤口,并采用螺丝、钢板固定,后伤口缝合,并进行二次清洁。

观察组采用微创技术为患者治疗。依据患者不同损伤程度选择适当通路,麻醉操作和对照组完全相同,麻醉起效后可通过内镜判定受伤范围,清理术区后判定骨折状况,处理半月板和软骨损伤程度。伤口异物使用镊子进行清除,并选择正常固定、穿刺方式。依据状况为:微创经皮接骨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手术以及闭合复位髓内钉、关节镜、经皮穿针固定。所有操作步骤进行完成之后帮助患者进行伤口缝合,包扎,观察生命体征,依据医嘱用药,出现问题立即上报医生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症状消失且患者可正常运动,对于患者工作、生活并未造成严重影响;有效:患者症状得到改善,机体基本恢复;无效:患者活动受限。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②临床指标。对比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③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切口感染、肿胀、静脉血栓、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例数/总例数×100.00%。④治疗后1个月生活质量评分。主要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其中主要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切口长度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切口长度(cm)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周)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值P值93.05±4.24 63.16±3.91 6.35±1.14 3.24±0.79 112.34±8.61 86.72±7.40 5.46±1.20 3.15±0.74 25.912 11.283<0.001 11.211<0.001<0.001 8.193<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静脉血栓以及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以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 情感职能对照组(n=25)观察组(n=25)t值P值7.91±1.30 8.94±0.54 5.62±0.14 7.81±0.27 11.42±0.84 13.81±1.20 10.52±0.27 12.42±0.87 6.27±1.05 8.46±0.57 7.88±0.71 9.84±1.04 8.91±0.72 11.52±0.27 7.64±1.24 9.45±0.72 3.658<0.001 36.003<0.001 8.158<0.001 10.429<0.001 9.165<0.001 7.782<0.001 16.971<0.001 6.312<0.001

3 讨论

随着社会和交通技术持续发展,交通工具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可引发多种交通事故,近年创伤骨科患者数量持续增加,并呈持续提升趋势。骨科创伤不仅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状,同时也会对患者外部肌肉组织造成创伤[4]。传统治疗方式主要为受伤位置固定修复,帮助其恢复,但可直接影响患者创伤位置正常发育,效果不理想。为有效提升患者康复效果,选取有效手术治疗方式降低损伤,提升治疗安全性便十分重要。

微创技术主要为骨骼生物学特征引导之下为患者进行受伤肢体固定,保护软组织,降低受伤位置疤痕的治疗方式,可有效帮助患者创口恢复,提升治疗效果[5]。近年来随着微创治疗理念持续发展,临床逐步从原来强调生物力学固定演变为骨折生物学固定,主要利用合理复位技术,尽可能保护患者骨折位置血运,同时更重视有效固定并非坚强固定[6-7]。在各种固定方式中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均为代表的治疗方式。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时主要优势为手术操作方式更为便捷且可获得更高的力学强度,提升微创治疗效果[8]。在具体操作技术上主要分为两个层面:闭合复位技术和固定技术。基础性技术属于闭合复位,可通过透视牵引和旋转帮助恢复康复效果,同时也可有效改善畸形和缩短等各种具体性问题。主要纠正侧方移位的方式为:为患者进行复位干预之前便插入压接骨板,之后逐步打入皮质骨螺钉,帮助患者固定骨板、胫骨前内侧面;牵引和旋转线,胫骨嵴平整连续作用;远端打入普通螺钉,拧紧后即可起到螺钉作用,纠正残留侧方[9-10]。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主要利用三点固定原理对骨折进行固定,即通过进针点和弧顶部和顶头部、髓腔壁接触点产生弹力固定。此种治疗方式主要优势为抗弯曲稳定性和轴向稳定性效果更好[11-12]。术中涉及关节面复杂骨折处理时,由于处理较为困难,该次研究认为骨折后必须达到解剖复位,并将局部切口适当延长,充分暴露患者关节面,通过牵引和推拿等手法复位,必要情况可尽心植骨[13-14]。

对比该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此种情况主要原因为:传统治疗方式时患者创伤较大且出血量较多,家属接受程度较差,且会引发骨骼畸形或者股骨头坏死等问题,因此患者恢复效果较差。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时不仅可有效减少患者损伤,同时固定方式更为先进,因此可有效提升固定效果,继而提升疾病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微创技术也可有效维持患者内部稳定性,提升患者骨折位置弹性,因此患者恢复效果更好。对比其他学者研究结果,认为微创手术时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7.5%,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15]。

对比患者临床观察指标时发现,观察组患者不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切口长度更小、术中出血量更优(P<0.05)。主要原因为微创技术进行治疗时可有效弥补传统手术不足以及缺陷,且手术可减少患者创伤,因此可降低患者机体刺激,也可减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因此手术过程更为顺利。微创手术相比于传统手术切口长度更小,患者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则和整个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同时操作更为简便,因此患者临床指标更优[16]。

患者常见并发症为:切口感染以及肿胀、静脉血栓等,感染主要原因为切口较大且操作不严格,静脉血栓或者肿胀则和患者卧床时间较长,恢复效果较差有关。对比该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并发症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32.00%(P<0.05)。主要原因为当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时不仅恢复时间更短,同时治疗效果也更好,进而使得患者卧床时间更短,因此出现静脉血栓和肿胀概率更低,且观察组并发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2%[17]。患者切口感染概率更低则和患者切口更小,且操作更为便捷有关,因此出现感染概率也更低。

生活质量则为判定患者具体康复效果的重要指标,当患者躯体疼痛以及生理职能等评分逐步提升则表示患者康复水平更佳,手术效果更好。该次研究发现,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主要原因为患者接受微创治疗后恢复总有效率更高,同时并发症也更少,因此康复效果更好。传统治疗后康复效果差主要原因为创伤严重且并发症较多,因此患者康复时间较长,康复效果较差进而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时不仅美观度更高,同时也使得患者康复效果更好,因此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对比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微创手术治疗时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8]。虽然采用微创进行手术治疗时有多种优势,但在疾病治疗过程中也需重视患者适应证,同时慎重选择不同手术方式。且在手术进行过程中需掌握好不同手术注意事项。且在该次研究过程中由于所选病例较少,因此该次研究代表性不足,在进后研究中需加大患者纳入量,同时延长患者随访时间,分析患者远期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为创伤骨科患者进行微创技手术治疗时不仅可提升患者疾病康复总有效率,同时也可改善临床观察指标,降低患者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骨科微创切口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高速涡轮机、微创拔牙刀在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后外侧联合内侧切口治疗Ⅳ度三踝骨折10例
骨科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