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
【摘要】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的成长关键期。形体课作为一门既可以端正和纠正学生不良姿态,又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气质、优化举止、增强体质、陶冶情操的美育课程,本应在小学校园深受欢迎并“大放异彩”。然而,现实恰恰相反,由于小学生认知有限、意识浅薄、意志不强等诸多原因,当前小学普遍存在部分学生课程兴趣不高和严重被动上课现象,以致学習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本文就形体课“小学遇冷”这一现状,提出几点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旨在促进小学形体课顺利开展进行。
【关键词】小学美育;形体课程;情趣课堂
形体课是以健美练习、姿态练习、协调练习为主要手段来改变原始体形状态,提高人体运动系统灵活性、控制力和表现力,培养气质和提升形象,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门专业课。其主要通过舞蹈基础练习,选择结合初级艺术体操、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等进行综合训练,使学生成长为具有高雅气质、优雅举止、文明礼仪和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新时代青少年。笔者认为,当前小学阶段形体课普遍“热度”不足,在党与国家大力倡导“五育并举”的新时期当下,小学形体课正亟待“调档”“升温”。教师必须树立“三使”意识、开拓“情”“兴”“实”教学思维,才能让小学生对形体课“钟情有加”“热情高涨”。
一、担任“形体大使”,融“情”有效教学
“亲其师,信其道。”受传统化教学方式影响,当前的小学形体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成人化教学气息过浓现象。而小学生因其年龄小,缺乏自识、自辩、自主意识,无法充分认识和感知到形体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作用性,以及形体课对自身的需求性、实用性和迫切性。因此,当前小学形体课的“受众”,几乎全是“被动者”。“主动者”寥若晨星。那么,针对受众主体对课程兴趣不大,甚至腻烦、反感,以及“晒网打鱼”“坐堂旷课”等情况,作为授课教师,就必须考虑创新举措、寻求对策、靶向引导;必须义不容辞肩起校园“形体大使”的“使命重任”;必须树立形象楷模,成为偶像标杆;吸引学生、昭示学生,亲近学生、取信学生。以此提升“有效教学”,力求改变冷清场面、平淡氛围和尴尬现状。
一方面,高度重视“引领”作用。教师在教学生活及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高雅气质、优美形态、挺拔身姿,让学生通过自己在另一个层面获得美感和学习的动力,进而成为学生的偶像、崇拜者,让学生成为“粉丝”、追随者,欣赏、喜欢、接近教师,从而“爱屋及乌”喜欢、热爱教师的形体课程。例如,教学前,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给学生们做一个全面示范展示,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对教师产生钦佩感、仰视感,并受教师感染、被教师感动,产生情感共鸣和碰撞,激发学习欲望。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做到人在课堂、身在课堂、心在课堂,保障课堂教学有声有色、有质有效。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镜面”作用。教师要保持一颗善心、拥有一颗童心、铭守育人初心,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关系;做到勤与学生沟通交流,乐与学生交结朋友,长与学生建立情感;做到善于倾听学生心声,善于探知学生心思,善于走进学生心里;做到敏于展现艺术才华,敏于担任美丽化身,敏于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仰慕心、效仿心。教师要以“已”作“镜”,“贴近”学生,“照映”学生,吸引学生常“照镜”,识不足、知短板、树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和视觉感官,让学生通过欣赏和观察在脑海中对形体课形成初步的美好印象,促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厌学为喜学、变怠学为勤学;致力以“爱师喜课、爱课乐学、善学亲师”理念,引导和吸引学生主动进入形体课程“世界”。
二、尊重“快乐天使”,潜“兴”情趣教学
喜乐崇欢,是少年儿童天真烂漫的独有习性。因此,开展形体课,更需要遵循“寓教于乐,寓学于趣”“循序善诱”思维和宗旨。必须采取游戏化、生活化、艺术化、情境化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力把形体课的动作要领和氛围情感进行有效转化,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追求快乐的勤奋者、教学课程的享受者。
一方面,重视“语言艺术”教学。一堂成功的教学课,必须以生动、形象、精练、富于情趣的语言作“支撑”。因此,教师讲习动作的语言必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只有对上学生的“胃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不能死板地以“手怎么做,脚怎么动,头怎么扬”这种“老”方式来教授“新”学生,应以智慧化、艺术化、情趣化的教学语言,来对应学生的兴趣趋向、年龄习性、偏向爱好。例如,在教学中融入生动、形象的古诗、歌曲或者故事,可以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能让学生不觉得上形体课是一件枯燥无味、很累很苦的事情。例如,在教授学生作“抬头”“低头”动作时,如果一味直白地强调学生“抬头”“低头”,那么,课程就显得枯燥乏味了。而如果以“抬头,抬头望明月;低头,低头思故乡!”这种引用古诗及融入诙谐语言的教授方式,课堂氛围定会兴趣盎然、气氛“飙升”,教学效果定会“立竿见影”。
另一方面,紧抓形体训练的灵魂——音乐。音乐不仅是形体课程的“指挥棒”,也是形体训练的“魔术棒”。既能“指挥”学生“心神合一”进行训练,又可以“滋润”练习程序的“枯燥”;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又能以旋律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激情。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通过选择不同的音乐进行“针对性”教学,触探、刺激各阶段学生的艺术“神经”以激发兴趣。例如,鉴于低年级学生好动的习性,可以选择欢快、活泼的音乐进行启发,贴近学生,使其充分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变化。而高年级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心强,可以选择一些旋律明快、节奏动感、歌词优美的音乐辅以练习,使其尽情展现“激情奔放”“青春阳光”。
总之,尊重“快乐天使”,潜“兴”情趣教学。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形体课程有“玩”一般的轻松放松感。在笑笑跳跳中快乐学习,在快快乐乐中笑笑跳跳,在轻松、愉悦、激情中完成课程。
三、当好“育人仆使”,做“实”服务教学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育人高度将美育提升至校园教育的“新层面”。《意见》指出:“到2022年,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意见》内容全面,要求刚性,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与关注。
小学形体课是少年儿童的“启蒙”阶段舞蹈教学,是校园美育的良好手段。其旨在通过科学、协调的形体训练,提高少年儿童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促进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增强审美、赏美、鉴美认知,提升身体素质及培养各类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拥有健康思想作风、认真学习态度与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小学形体教师作为校园美育工作的宣传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必须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勇担时代使命,坚持贯彻党与国家教育改革精神,紧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牢记“少年强国”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时代使命重任,当好“育人仆使”,“做实”服务教学。致力以自己的“耐心、悉心、细心、贴心和用心”换取学生的“开心、欢心、虚心、专心和信心”,落实好美育教学任务。
一方面,“做足”理论教学“服务”。一是通过理论讲解,帮助学生认知什么是美的动作、美的仪表、美的心灵;帮助学生树立“美的意识”“美的思想”“美的情怀”;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形体课程的基本知识、个人形象塑造的基础知识,强化心灵美与动作美的统一;帮助学生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不怕吃苦的精神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二是让学生了解形体课的重要性。例如,讲解形体课可以有效解决“含胸驼背、脖倾肩斜、八字腳步、屈膝晃体,步伐拖沓、脊柱侧弯”等不良形体对个人气质与形象大打折扣的巨大影响,使学生因“利”起“趣”、戒“弊”立“信”、御“害”生“兴”,产生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做细”实践教学“服务”。一是注重课程前的辅助工作。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衔接的音乐或舞蹈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生活习惯和民风民俗,增强他们的感性知识,为学生进入课程氛围“铺路”。例如,收集民族服饰图片或影像资料,并配以相应的民族曲目,让学生欣赏。例如,设计一些饱含民族特色的小游戏,通过游戏体验、游戏转化,将学生的热情转移到课程学习中来,使学生成为课程的积极主动者、踊跃参与者、兴趣爱好者。二是重视课程中的艺术教学角色扮演。充分利用学生对背景音乐的感知,选择学生熟悉或喜欢的背景音乐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会变得格外积极主动、情绪高涨,能够加快进入角色。如此,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会“由外而内”真正爱上形体课程。
四、结语
形体课是“内化”道德情操、“外化”行为气质的一门课程。既顺应了学校体育发展,又满足了学生及家长需求要求;既响应了国家对于体育锻炼的号召;又对应了新时代美育教学方针。因此,在全社会如此高度重视和关注下,只要我们坚持热爱教育事业,勤探勤研,就一定能创新出更多新颖别致、吸引力强、效果突出的教学方法,让形体课程在小学校园掀起热潮,深受欢迎并大放异彩,成为一道靓丽的教学风景。
参考文献:
[1]李建军.情趣教学法在中小学形体舞蹈课中的有效运用[J].成功:教育,2018(21):185.
[2]钟杏珍.如何激发小学生上形体课的兴趣[J].速读(下旬),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