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是纳入国贫县时间最短、贫困面宽、贫困程度较深的市县之一。脱贫攻坚战以来,临高举全县之力进行攻坚,累计实现10583户48775人脱0贫0退出、23个“十三五”贫困村脱贫出列、连续三年考核进入优秀行列,如期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零。当前我县正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发展壮大热带高效农业、海洋渔业“两个产业”,大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一、青年联盟制度建设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是长期性的战略部署,所以必须保持定力,谋定而后动,循序渐进的做好制度建设和保障工作。要充分认识到创建乡村振兴青年联盟的重大意义,拥有足够的耐心,沉得住气,有效激发青年团体创新创业的活力,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奋发有为、沉得住、留得下、用得上的青年团体。
(一)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为顺应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是历史性第一次突破长期以来优先发展工业、资源集聚城市的一元化发展思维并提出要走城乡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之路。
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迫切需要青年的积极参与。出于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自身工作的需要,大部分离开乡村在县城内、在外地打拼的青年更加关注国家政策,在“国家号召、政府支持”的推动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很大程度影响了青年返乡参与乡村振兴的宏观行动逻辑。青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力量,青年一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神圣职责,这是任何时期都无法变更的事实,青年返乡,不仅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也是青年人用于担当社会责任最直接的表征,大多数的青年返乡的原因,则是基于“服务社会,回馈社会”的责任感。越来越多的“返乡族”带着强烈的创业热情和追求毅然决定返乡,是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行动逻辑。在大量青年的积极参与下,必然能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实现。
(二)有利于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束缚
临高,历来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农业生产在临高是重中之重。建国初期,为了限制人口进入城市,我国对户籍制度严格管控,促使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开始形成。随着改革的推进,城乡生产要素一定程度实现优化配置,但总体上城乡要素的不合理分配,特别是重要的生活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不公平的配置,使得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的城乡人口流动模式发生改变,在外地融入障碍的反向推力与家乡发展形成的拉力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下,青年返乡成为一种基于经济和情感的理性选择,并逐渐发展成人口流动的新趋势。返乡青年虽然已经不再适应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但他们并不是处于城乡之间的“边缘化人群”,而是具有极大社会价值的乡村建设的生力军。外出青年在城市与家乡的推拉博弈过程中,选择了返乡,将自己外出务工时获得的经验、技术和资金等资源带回农村,并投入到乡村建设之中。在返乡青年的带动下,城乡之间的间隔被打破,农村产业能够得到多样化的发展,农村多元领域共同进步,促使城乡二元发展的思维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转化,有效促进了城乡“一元化”发展。
(三)有利于以点带面实现乡村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战略将“生活富裕”置于20字总要求的最后,体现了中央在新时期农村工作中的系统性思维,也体现了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与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是相对于“生活宽裕”的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也具有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充实的双重科学内涵。
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其动力所在。每一个返乡想要建设家乡的青年,必然携带着一定的资本和技术,这些青年所处的社会位置、拥有的社会经济资源禀赋和发挥的社会秩序功能,决定了他们振兴乡村的责任。作为长期生活在农村的群体,他们具有“身体在场”的社会优势,也是最接近农民,最了解乡村振兴需求的阶层群体。为了把他们留在本地,吸引更多优秀的青年参与乡村振兴,势必需要为青年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要把乡村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好,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增收,逐步实现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和家庭和睦,提高农民生活在乡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从而真正实现生活富裕。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青年团体,则是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力源泉,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青年成为最活跃、最有力、最常见的群体。根据团省委乡村振兴“青春集结”行动的要求,我委在团省委的指导和县委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乡村振兴青年联盟”的建设工作,深入实施海南自贸港乡村人才振兴措施,团结动员青年投身乡村振兴。
(一)育好人才队伍,成立青年创新创业协会,发挥协会带头作用
根据《海南省共青团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方案(2018-2022年)》要求,结合我委2021年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实际,我委制定了《共青团临高县委关于“青春集结”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并提交共青團临高县委十六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3月25日,在我委指导下,成立了“临高县青年创新创业协会”,吸纳全县返乡创业青年50余名,发挥协会的凝聚、带头作用,在我县临城、新盈等4各乡镇率先成立乡村振兴“青年联盟”。
(二)创新平台建设,争取专项资金,成立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我委主动联合县委人才局将临高县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临高县乡村振兴青年联盟)申报为我县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由县委常委施向前同志担任项目领导,县政府拨款100万元,在我县“七彩文澜”大厦打造一层870余平米的创业孵化基地。同时依托基地,为有志于投身乡村振兴战略的青年人才搭建交流、学习和提升的平台,结合我县乡村振兴工作实施,重点打造金融支持、培训提升、创新创业、文明志愿、互助服务等平台和渠道,培育和凝聚“三农”领域青年人才,进一步发挥青年在乡村振兴和“三区一园”美好新临高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三)校地共建,开创乡村振兴新模式
2021年6月21日,我委与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校地共建”协议,依托海经贸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实地指导、互联网远程跟进等线上线下等方式,采取聘任专业青年教师团队、开展青年人才座谈会及培训班等活动形式,强化对青年人才的理论教育和实践历练,提升青年创客能力水平及创新创业项目水平,带动广大青年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调研时间
2021年6月2日-17日
(二)调研地点
东英镇头洋?海堂渔耕文化体验区
临城镇人才孵化基地
调楼镇杰诗养殖合作社
新盈镇博学派教育培训中心
(三)调研对象
临高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及返乡创业青年。
(四)调研方法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问卷调研、多方座谈等。
(五)调研目的
对临高各镇的青年创业情况进行实地了解,对特色产业的运营模式,发展瓶颈等展开调研。将成功产业为典型案例,针对返乡创业青年制定发展计划,推动乡村振兴青年联盟的建立并实际发挥作用,大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我委实地走访临城镇、东英镇、调楼镇、新盈镇4个乡镇,主要采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当面交流访谈的方式,以各调研乡镇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和返乡创业青年为调查对象,对我县农村创业青年的产业情况进行了解。
(一)产业情况调查
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了解到,随着我县摘帽退出贫困县行列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有利因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外出务工青年选择返乡创业,主要产业集中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种类数目众多,但真正做出品牌的确实极少,生产模式单一,大多数产业仍处在扩大生产来达到盈利持续增长的模式,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第一产业在设备和技术上也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问卷结果分析
1.样本容量
在调研期间,我委在各乡镇共获取有效调研问卷31份。其中男性25人,占比约80.65%;女性人数为6人,占比约19.35%,可见男性创业明显多于女性。
2.抽样情况
由图1可见,其中被调查的男性比例80.65%,女性占19.35%。由此可见,男性以创业为主,女性更多从事固定职业或照顾家庭。
由圖2可见,被调查对象中,20岁以下的为0人,20-25岁占9.68%,25-30岁占19.35%,30-45岁占67.74%,45-50岁占3.23%。由此可见,创业青年集中在30-45岁阶段。
由图3可见,调查对象本科以上学历为0人,本科学历占32.26%,大专及以下学历占67.74%,由此可见,返乡创业青年学历普遍不高,在科技创新上相对落后,这也是制约乡村振兴的一个原因。
由图4可见,调查对象从事的行业农业占45.16%,制造业占6.45%,信息与通讯占9.68%,住宿餐饮占6.45%,生物制药占3.23%,其他行业占29.03%。这也与学历普遍不高有直接联系。
由图5可见,被调查对象返乡创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支持家乡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占83.87%),二是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降低创业成本(占38.71%),三是乡愁情结(占35.48%)和家乡创业条件宽松(占35.48%),四是城市就业压力大(占22.58%)。由此可见,临高青年关心家乡的发展,具有浓厚的家乡情结,十分热情在乡村振兴中实现自身价值。
由图6可见,被调查对象中认为制约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缺乏资金(占83.87%),二是缺少政策支持(占67.74%),三是市场环境(占48.39%),四是人脉关系(占38.71%),五是就业压力(占25.81%),社会阅历、亲朋好友意见分别占12.9%和9.68%,其他因素占6.45%。由此可见,资金、政策和市场环境是制约返乡创业的主要因素。
深化制度建设是关系到青年联盟工作长期性、稳定性和全局性的根本问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和改革乡村振兴青年联盟的相关制度,深入推进管理机制体制改革与创新,构建乡村振兴青年联盟制度长效机制,才能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真正实现本地青年能人兴乡、外出青年能人返乡、社会青年能人下乡的目的,使青年联盟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深化工作部署,构建青年联盟工作长效机制
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是开展青年联盟工作的重要保障。一方面,应将乡村振兴“青年联盟”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由财政部门设立工作专项资金,以项目的形式支持青年人才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以及成果的应用转化等。定期组织开展业务技能和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的培训,有效提升青年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实行项目补助经费与服务绩效挂钩的机制,激发青年的工作热情,促进青年联盟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各级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和团中央关于深化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有关部署,把青年联盟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建立起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体系。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统筹与协调,建立农业、财政、人才、民政等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间密切合作,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推进青年联盟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面向工作需要,拓展青年联盟服务领域
按照“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青年聯盟在肩负乡村经济建设的同时,还需要担负起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青年联盟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创新组织管理形式,进一步发展壮大青年联盟队伍,有效拓展青年联盟的服务领域和功能,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在实现产业振兴的同时,还要实现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因此,青年联盟应当在主要服务农业生产一线的基础上,扩大服务功能和范围,把服务内容由单一产业向多领域拓展,由产业链条的某一个环节向全产业链条延伸,由服务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单一技术服务向综合性服务拓展,由点向面发展,实现青年联盟服务领域全覆盖,使青年联盟真正成为乡村振兴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三)强化素质,实施青年人才能力培训工程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青年联盟队伍必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领域和服务功能也将进一步拓展,这对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部门在积极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开展继承创新创业的同时,必须重视青年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提升。充分利用培训平台及培训资源,实施青年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工程。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青年人才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与培训,加强相关时事政治和政策法规的学习和解读,建立和完善青年人才的培训制度,以有效提升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根据乡村发展以及青年人才自身发展的具体需求,定期开展政策培训、能力提升培训等多种形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有效提升青年人才的综合素养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使之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当代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既是市场理性选择的结果,也充满了社会责任维度的理想抱负。各级政府需要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提供更好的条件和舞台,从制度、政策、体制和激励机制、社会关怀等层面,不断激发更多青年群体投身乡村振兴的战略工程,推动中国广大乡村更快、更好地实现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