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明才
近年来,浦口区委统战部、区侨办、侨联着眼上层设计,首推侨务工作规范化“六个一”工程,首编《侨务工作手册》,提出为侨服务“十上门、十到位”要求,明确了涉侨纠纷排查化解的覆盖范围、工作流程和措施标准,通过开门“问计”、多方“把脉”,从调解主体、调解平台、调解手段三方面入手,积极构建涉侨纠纷多元化解体系。
主体多元,编织无缝隙全方位调解网络
基层网络全覆盖。在区、街道、开发区侨联、村(社区)侨联组织配备专(兼)职调解员近90名,实现全区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全覆盖。积极推动在矛盾多发行业和领域拓展涉侨纠纷调解工作,先后在区教育系统、卫健系统分别设立纠纷调解室和联络点,并持续探索在更多行业领域扩大服务范围。
律师力量深参与。2012年在全省成立首个区级“为侨维权法律服务团”,2016年联动区司法行政部门和市律师协会共同组建“同心律师服务团”,分片直接为社区、园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调解服务。服务团成立以来,积极参与“法润南京”“律师进社区”等法律援助,截至目前驻点服务共惠及超过1400人次,提供法律服务超过2000小时。
职能部门强联动。与市侨联法顾委建立合作关系,利用法顾委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法律服务进百企”“N+1”调解模式实践等活动;与区司法局、区检察院、区法院合作探索涉侨矛盾纠纷的调解方式,将合作项目列入全年工作目标体系,并提供专业指导和经费保障,初步形成市区联动,多部门联合参与的涉侨矛盾纠纷调解“职业共同体”。
平台多元,探索矛盾纠纷调解的新路径
为侨法律服务中心打造综合性法律服务载体。渠道上“畅通”,联合区司法局成立区级为侨法律服务中心,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设独立窗口、专用通道;功能上“专业”,整合法治宣传、公证服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优势资源,为侨界群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在内容上“精细”,实行及时受理、首接负责、限时办结等工作流程,做好来电来访登记、上门服务等各项工作,累计接待咨询人员近1000人次。
涉侨纠纷调解室构建实质性纠纷化解平台。充分发挥律所和有关部门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专业优势,先后在宁瑞律师事务所、区为侨法律服务中心、区檢察院、区法院成立涉侨纠纷调解室,为侨界群众提供调解的实质性平台,截至目前共调解涉侨纠纷50余起,调解成功率超过90%。此外,还在区检察院成立全市首家侨界普法教育基地,将普法与服务相结合,令侨法更加深入人心。
“侨务智慧平台”拓展网络化矛盾调解领域。根据职责功能建立“侨之友”“侨之家”“侨之苑”“侨之缘”4个微信群,根据浦口籍侨胞在海外的分布情况,先后建立“浦口人在德国”“浦口人在美国”“浦口人在加拿大”“浦口人在澳洲”4个微信群,同时实现街道、园区“网上侨胞之家”全覆盖,目前共建立18个侨界微信群,基本涵盖全区华侨华人、归侨侨眷和留学归国人员,接触海内外侨胞超过2万名,为调解海外纠纷、组建“微法庭”发挥了重要作用。
手段多元,切实提升矛盾纠纷调解的实际效果
活动牵引,推动侨法深入人心。注册开通“浦口区为侨法律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侨法知识和政策资讯,截至目前,已发布图文资讯97篇,阅读总量超10万人次。结合“法律宣传月”等活动,积极开展侨法“进园区、进社区、进企业、进侨家”公益活动,年均举办普法活动20余场。打造“侨界大讲堂普法专场”品牌活动,迄今举办10场,惠及侨界群众近500名。
真情服务,提前化解矛盾纠纷。定期走访侨界群体,上门问需解难,提供精准服务;与区为侨法律服务中心达成实质性合作,约定年均走访侨企、侨家、社区不少于100家,推送法律文章不少于100篇,年均搜集整理不少于6个涉侨纠纷化解典型案例,年均不少于12篇为侨法律服务宣传报道,为提前发现风险、前置风险、化解矛盾提供机制保障。
法德结合,有效提升调解成功率。坚持依法调解、以德感化的原则,梳理出冷却降温法、情理交融法等多种办法,同时关于运用多种力量协助进行调解,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联合调解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浦口区委统战部供稿)
(责编 凌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