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我在美国“躺平”吗?

2021-12-16 13:53菊子
世界博览 2021年23期
关键词:躺平梵高西红柿

菊子

疫情一出现好转,大家就开始走南闯北,游山玩水。

2021年6月初,美国疫情出现好转,官方和公众都表现出很强的信心,个个显出一些走出疫情的气象来。麻州5月29日解除口罩令,公共场合渐次开放,学校也宣布秋季全部课堂教学,微信朋友圈里也纷纷热闹起来,发的都是大家走南闯北、游山玩水、探亲访友的消息。大家炫耀的不是富裕、高雅、才艺,而是一件最朴素的事实:谢天谢地,我们不用窝在家,终于能出门了!

6月1日,我们也隆重出门,顺利办完事情,朋友还请我们吃了寿司。1年多以来第1次室内堂食,感觉陌生而又亲切。外卖已经点过多次,也不再神经质地清洗消毒。

疫情以来,吃过朋友送的自种蔬菜、朋友妈妈炸的油糕,还有美丽的瑜伽老师亲手腌的咸鸭蛋。这次开放正赶上端午节,有3家朋友送来了粽子,不同的风格,一样的美味,一样的令人心存感激:我们终于不用隔离,不用互相躲着了。

娃们也纷纷出门吃饭、爬山、看电影,还请了一群朋友在院子里烧烤。1年不见,娃娃们忽然都长成了大人,虽然他们心中有隐痛,但BBQ烧烤派对上,还是掩不住的青春和欢笑。

疫情当头,人人宅在家中,于是莳花弄草成了人们的一大乐趣。

不过,若是硬要我说什么时候突然觉得生活恢复正常了,倒不是政府有关部门宣布了什么文件,也不是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划时代事件,而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情——去超市买菜。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起时,我用过送菜业务,结果1个星期只吃到1种青菜,令人苦不堪言。后来渐渐放松,便自己去超市,但还是十分小心。为了避开周末拥挤人群,我一般都选工作日抽空去买菜,买完后认认真真地分类消毒:冷藏和冷冻的在水池里消毒清洗之后再放进冰箱,蔬菜、水果、干菜、零食在车库里放2天之后才搬进屋。每次买菜后,我还要神经质地冲进浴室洗澡,换下的衣服马上放进洗衣机清洗消毒。

6月17日,我第1次放开胆子,大大方方地把食物搬进屋了,买菜后必须洗澡这一道如同宗教仪式一样“神圣的典礼”,也终于取消了。2021年6月17日成了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

那一天,还有一个值得记住的瞬间。超市已经不要求戴口罩,但我还是习惯性地戴着口罩,拿了推车,向货架走去。蓦然间,发现地上贴的箭头没有了,超市的货架不再是单行线了——瞬间我潸然泪下,就像纳粹集中营的囚徒终于听到“战争结束了”!

那时候我不会知道,7月中旬以后美国疫情形势又变得严峻,至8月底又达到高峰。然而,关闭已久,一旦开放,公众便难以再回到从前严格防控时的状态,加之我们新英格兰地区疫情相对稳定,我便再也没有回到从前那种繁复的“超市采购仪式”。

游山玩水

每年夏天,如何安排假期都是一桩愁事,要细心推算全家每个人的日程,选出大家都能接受的目的地,然后申请签证、买机票、订旅馆、订门票。波士顿的夏天其实真不错,东面有海,四周有山,除了偶尔闷热几天,基本上如伊甸园一般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实在用不着舟车劳顿,作客他乡。不过,疫情居家令放松之后,出门旅行的福利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7月底8月初,我们去了佛蒙特州的走私者峡谷度假村。以前只是冬天去那里滑过雪,这次是第1次在夏天来,看见周围熟悉的山头上没有白雪覆盖,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到度假村中心的餐馆就餐,从前熙熙攘攘、需要排队等桌子,此时空空荡荡,尽显萧条。我倒是暗中庆幸,不必太担心交叉感染。

当时正值东京奥运会期间,我们打开电视,一边跟踪赛事,一边查看东京的疫情报告。看到有的运动员赛事结束后不按防疫要求归国,而是偷偷跑到东京城里去逛,然后被抓住遣送回国,不禁莞尔一笑。看了半天,发现电视台尽播加拿大运动员的成绩,原来我们看的是加拿大台——这个度假村靠近美加边界,离蒙特利尔只有2小时车程。几天之后,加拿大于8月9日对注射过疫苗的美国人开放,排队进入加拿大的美国人排成了长龙。3个月后的11月8日,美国才对注射过疫苗的加拿大人开放。

佛蒙特州走私者峡谷度假村是一处滑雪胜地,不过也是夏季休闲的好去处。

佛蒙特州走私者峡谷度假村附近有林间小路,对于骑行爱好者来说是再好不过的去处。

《麥田的守望者》的作者J.D.塞林格的故居。

前往度假村途中,我们离开高速公路,开进了蜿蜒曲折的林间山路,探访《麦田的守望者》的作者J.D.塞林格的故居。早知道塞林格住在临近的新罕布什尔州,但他为人孤僻,并不热心见书迷,况且他已于2010年去世,更不会刻意去寻访。这次出门之前,我留意到他的故居正好在我们的旅途中,于是决定顺道前往。

路程不远,下了高速之后,路况却骤然恶化,没几分钟就颠得我七荤八素。不久树林渐次稠密,公路也转为土路——在云深不知处隐居,也是塞林格诚心营造的避世人设吧。好在GPS还一直有信号,很快便来到他的故居门口。房舍虽然就在路边,我们看见的却是紧闭的后门,就像那位乖张的塞林格,大大咧咧地用后背朝向我们,对我们闯入表示不快;更有甚者,所见之处都挂着醒目的牌子:“不得擅自闯入!”好在塞林格已经仙逝,不然,适逢疫情乱世,说不定他会拎着一支枪出来,用枪口对着我们,怒气冲冲地把我们轰走。

不过,来了即是缘分,看完故居以后,倒是把《麦田里的守望者》翻出来又读了一遍。归途中,我们又顺道去看了影片《音乐之声》男主人公原型冯·特拉普家族的庄园。这个家族1939年移民到美国,并于1945年在佛蒙特州买下一座山庄,开了滑雪场。如今这个庄园有2500英亩,大约10平方公里。

山中空气清新,又兼艳阳高照。在冯·特拉普咖啡店中小坐,我们品尝了奥地利式点心,这种点心浓而不腻,甜而不齁,强过一般美国甜食,想必正常年份必然是人满为患。眼下周围只有寥寥几家客人,看我们住的度假村的情形,疫情对他们的营业也一定会有影响。

9月第1个星期一是劳动节,我们又去了鳕鱼角。2019年我就是在同一家酒店里开始翻译《坠落与重生:“9·11”的故事》的,还学会了调鸡尾酒。2年后重返故地,心境已经全然不同。不久前这里刚刚出过一次打过疫苗的人突破感染(在完成疫苗接种超过14天后接种者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的群体事件,活动的主办方并没有要求我们提交疫苗记录,受到邀请的大约有20%的人谢绝参加,不过,我们既然来了,就决定承担与此相关的风险。刚开始还有些踌躇,连握手都婉拒,但马上发现无法坚持,于是干脆“破罐子破摔”了。宴会、酒吧、跳舞、桑拿,各种密接活动,连服务人员都不戴口罩。之后2个星期中一直忐忑,担心自己成为另一个感染者。同时也意识到,以我这样的定力,如果身在红州,很可能就是个反疫苗派,或者干脆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根本就不存在了。

《音乐之声》男主人公的原型冯·特拉普家族的庄园吸引了众多游客。

躲不开的国事

美国大选结束后,本以为可以鸵鸟一点,但新闻还是躲不开。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进入喀布尔。我在翻译米切尔·祖科夫的《坠落与重生:“9·11”的故事》的过程中,对“9·11”事件有些了解,同时正在观察美国社会将如何纪念“9·11”事件20周年。“9·11”之后,美国政府被恐怖分子“绑架”,发动了两场战争,加剧了美国与中东的政治、外交、文化冲突和隔阂。我一向敬重美国非洲裔政治家和军人科林·鲍威尔,但他在联合国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发言损害了美国的信誉和国际形象,也使他的个人形象大为失色。鲍威尔于2021年10月18日因新冠肺炎引起的并发症而去世,更是从多重角度彰显了美国、非洲裔和鲍威尔个人的悲剧。

“9·11”事件20周年到了,原本沉重的心情就更加沉重而复杂。不过,我还是很感激有机会就《坠落与重生:“9·11”的故事》这本书和国内媒体和读者进行交谈。第1次做播客,和自媒体“三明治”的创始人李梓新对谈:“9·11”事件20周年,飞机上和双子塔里的人们如何面对死亡?李梓新说,抛开政治,他最关心普通人的日常,在纷乱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各自存在。这恰恰也是祖科夫写这本书的主旨:记录这个大事件下每一个人如何面对袭击和承受它带来的后果。

之后,在《环球人物》记者崔隽的访谈中我也谈道:20年过去,“9·11”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但在美国年轻人的记忆中却很模糊,就连父亲在“9.·11”中丧生的一批“遗腹子”们也坦率承认,“9·11”是他们母亲的记忆,而不是他们自己的记忆。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21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5岁左右的人群中只有42%的人知道“9·11”。年轻一代不是淡忘,而是本来就没有记忆。除此之外,新冠肺炎疫情之下,“9·11”的悲剧性也在客观上被掩盖了。每一代人关注的灾难都不同,对于新一代来说,眼下的疫情无疑是更大的灾难。

“9·11”事件10周年时,时任总统奥巴马前往3个纪念地点去参加纪念仪式。那时“9·11”纪念碑刚刚建成,美国又击毙了本·拉登,所以气氛是积极的、正面的,有一种终于报仇了的感觉。今年的20周年纪念活动依然隆重,拜登也去了这3个纪念地点,但在新冠肺炎和阿富汗撤军的阴影下,氛围更加凝重。这20年,对于很多人,不是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是一个沉重的句号。

“大辞职”

2021年9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发布总统令,要求所有的联邦政府雇员必须打疫苗,除非有宗教原因或身体原因。我们不是联邦政府雇员,但公司和联邦政府有合同,于是也要服从同样的命令。公司内部网站上有人质疑这个要求是否合法、正当,反正我已经打过疫苗,就老老实实把疫苗卡正面反面都拍好发

出去。

我们公司从2020年3月底以来一直在家办公,公司本来决定2021年9月开始“软开放”,即部分员工可以自愿回办公室上班。8月新冠肺炎疫情回升,公司又决定将“软开放”推迟到11月15日。将来无论采取哪种长期方案,都会允许一部分员工在家办公,我是會选择在家办公的,无他,我每天一起工作的同事本来就在别的城市、别的公司、别的国家。很多公司也发现,在家工作以来,员工的工作效率并没有下降,于是干脆决定允许员工长期在家办公。

很多公司出现了“大辞职”(The Great Resignation)现象。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仅2021 年 7 月,美国就有400万人辞职。辞职人数在 4 月达到顶峰,几个月中一直居高不下,到7 月底,已有1090万个空缺职位,创历史新高。根据9月15日《哈佛商业评论》的总结,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员工辞职率最高,科技和医疗卫生行业中辞职率最高。

我真心喜欢我的工作,喜欢和我一起合作的同事,暂时还不打算加入辞职大军。算起来,在家办公最大的损失是在听书方面。我以前每年要听几十本书,大部分都是在通勤路上听的,路上越堵,我听书越是认真,既解除了焦躁,又听了故事、学了知识。居家工作后听不成了,一部手机在手,注意力难以集中,几分钟就按键滑走,好久没有静下心来听一本书了。

书本和艺术是我们的安慰

书听不了,但还是可以读、可以写。2021年我倒是有一大成就:10月,我的文集《瓦尔登湖光书影》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2019年排上书号,虽然有疫情耽搁,却还能顺利出版,自是令我喜出望外。

安慰人心的还有艺术。波士顿的音乐厅和艺术场馆不少,现在都开放了,但都要求戴口罩,去波士顿交响乐厅听音乐会还要提交疫苗接种证明或新冠病毒阴性证明。9月30日,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看提香画展,主题是“提香:女性、神话和力量”,展出的是提香为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创作的6幅画作,其中只有《欧罗巴的掠夺》这幅画是本馆收藏,其他几幅则分散在伦敦、马德里、苏格兰几个地方。而这次画展,是400多年来6幅画第1次团聚在一起同时展出,先是在伦敦,后到马德里,波士顿是最后一站。

看展之前,我们商议决定先看提香,再看博物馆其他收藏。看完提香,却再也无心看别的——看完饱满丰润的提香作品后,博物馆其他展品显得那么幽暗、僵硬,了无生气。

10月16日,我们去影院看了新邦德电影《无暇去死》。虽然进门时要求戴口罩,但到了里面,又允许观众喝可乐、吃爆米花,戴口罩的要求其实也毫无意义。

当地时间2021年8月9日,加拿大温哥华,从当天起,美国公民和居住在美国的外籍永久居民如果已经完全接种新冠疫苗,可以进入加拿大,且无需隔离。

10月18日,我们又去看了梵高沉浸式画展。每到一个大都市我必逛美术馆,每逛美术馆必看印象派,每看印象派必看到至少一两幅梵高作品。这次却不同,看的是“梵高沉浸式艺术展”,看画以外,是在一间大厅里随地而坐/卧,看不断投影闪射的电子版的梵高画作,听无比深情夸张的抒情解说。梵高生前孤僻潦倒,若是将他投放到这间大厅里,想必他一定是张皇失措、尴尬甚至发怒吧,搞不好要动手把另外一只耳朵割掉。

这次画展的票还是从网上抢来的。2021年3月间,美国刚刚从冬天那场严重疫情中缓过神来,公众都有点惊魂未定。听说有大胆乐观人士在组织大型画展,大家都奔走相告,要去网上抢票。我先选了一个周末的日子,居然售罄!一急,便选了周一。买票的时候似乎就带着一种心愿:我票都买好了,新冠肺炎你必须退却,我还要看展啊。

买得票来,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毕竟当初买票时,策划人都不知道场地是在哪里,只告诉我们是在某个神秘地点,届时通知。有消息灵通人士说,那是诈骗呢。要真是诈骗咋办?平时都是用信用卡,可以随时取消,这次偏偏鬼使神差用了PayPal。不好意思张扬,就当战胜新冠肺炎心切,付一笔智商税吧。结果呢,画展的组织者大红大紫地拖着梵高先生周游列国,正好挠中了疫情期间老百姓渴望进美术馆看个展、体验正常生活的痒痒处,多个城市的朋友都去看了,艺术商家一定赚了个盆满钵满。

我也是突然收到电子邮件,通知我们看展地址,自是喜出望外。我心中有点迷信,觉得半年前买了票,就像是许愿了一样,不得反悔,好不容易最近几个星期感染和死亡人数都在下降,票浪费掉事小,得罪病毒老爷事大,若它再卷土重来,我可担当不起这个罪责。明知道当了一回冤大头,也还是趁机抛下工作,还拖上了比我还忙的家人、朋友,一同偷得浮生半日闲。想一想,还是值得的。

我上次去看瓦尔登湖畔梭罗木屋的小房间时,便想起梵高的一幅有关房间的画,也想起诗人海子,他既写过《梭罗这人有脑子》,也写过《阿尔的太阳——给我的瘦哥哥》。在梵高展上就看到了那3幅有关房间的画,还有根据其中1幅设计的实体房间。实体房间墙上挂的画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杰作”,认真一看,其中1幅肖像黑发黑须,脸色沉郁,居然酷似梭罗。

田园之乐

新冠肺炎疫情一起,我也勉为其难,2020年學会了做饭,2021年又学会了种菜。升斗小民,“躺平”起来最方便,采桃东篱下,悠然不见山,哪管它世界离乱、病毒肆虐、帝国崩溃、洪水滔天。

说种菜也不准确,因为我只会种一种菜,而且还不知道它究竟是算蔬菜还是算水果:西红柿。

2021年年初,天气还冷的时候,我就从亚马逊上买了两袋种子,一袋羽衣甘蓝,一袋西红柿。没有专门的菜地,用的是建筑师建房时留下的排水坑。5.95美元一袋的西红柿种子,天还冷的时候,先撒在盆里,天暖后再将长出的苗栽到地里,大概浇过两次水,然后就迎来了这么多年来雨水最多的夏季,最后,西红柿大丰收。

邻居散步路过,见到我在地里忙碌,就会停下来夸我,我就顺杆爬跟着自吹,“逼”他们接着夸。先生爱种花种树,我最喜欢的栀子花他打理得最好,今年开得也十分热闹,我天天抱着栀子花闻来闻去,喜不自胜。他还在院子里种了好多果树,春天时桃花、李花、杏花、樱花次第开放,让我发了好多回朋友圈。桃子今年的收成特别好,树枝都压弯了。于是四处呼朋唤友,朋友、邻居、同事都请来,隔着一点距离,求他们摘桃子、西红柿,采桑葚和覆盆子。

11月初天气转凉,我把剩下的青西红柿也摘下来了,现在几只大篮子、大盘子还摆在桌上,大约四五十斤的样子。整个季节,保守一点算,5.95美元的种子,我收获了至少300斤西红柿。这还不是大西红柿,而是那种樱桃西红柿。

在采摘西红柿的时候我收到公司发出的通知,要填2022年医疗保险的选项,那一刻,我悚然一惊:原来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已经生活了两年!

(责编:栗月静)

猜你喜欢
躺平梵高西红柿
西红柿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梵高的世界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星月夜》和梵高
被盗窃的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