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 “炒货”重罚

2021-12-16 14:54罗克研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1年9期
关键词:自给率芯片价格

罗克研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不久前披露了一组数据:“当前,我国各类芯片中,MCU(微控制单元)芯片最为紧缺,国内MCU芯片企业最为薄弱。截至目前,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据称,除了供需关系外,代理商的“炒货”行为也加剧了芯片价格的不断上涨,但作为芯片原厂也开始有所动作。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乘用车累计产量984万辆,同比增长26.8%,但6月份单月155.5万辆的产量,同比却下滑了13.7%。销量情况也类似,上半年乘用车累计销量1000.7万辆,同比增长27%,但6月份乘用车单月销量却同比下滑了11.1%。

中汽协副秘书长李邵华此前分析表示,芯片影响了部分车企的生产节奏,二季度所受影响比一季度严重,“隐性影响主要是在相对于企业原计划产销量,可能降低10%左右。”

目前国内车企中,除了比亚迪在IGBT上满足自身供应外,绝大多数芯片依然来自国际头部芯片企业,包括恩智浦、英飞凌等。

今年以来,受芯片短缺影响,不少车企工厂相继出现减产或停产的情况。当前,我国汽车行业缺芯情况仍在持续。

有媒体援引多家车企反馈,各类型芯片价格普遍上涨了5倍到20倍。尽管如此,依然“一芯难求”。

在2021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由于当前汽车芯片供应缺口、恢复周期等信息的不清晰,市场上出现芯片分销商囤货居奇、漫天要价情况。同时,企业也选择大量囤货扫货,提高芯片库存,来抵御未來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了当前芯片短缺困境。”

此外,叶盛基披露了一组数据:“当前,我国各类芯片中,MCU(微控制单元)芯片最为紧缺,国内MCU芯片企业最为薄弱。截至目前,中国半导体自给率为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

据悉,今年以来,各类芯片售价水涨船高,其中汽车芯片成为了“重灾区”。一些特殊的微控制单元(MCU)的价格,去年为每个8美元,但目前狂飙至50美元,是去年的6倍以上。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安全)库存已经探底,所以目前采购就算不管价格、持续下单,也无法确保所需数量。除了供需关系外,代理商的“炒货”行为也加剧了芯片价格的不断上涨,但作为芯片原厂也开始有所动作。

根据罗兰贝格的数据,预计中国汽车行业芯片缺货率为15%-20%,按照此前中国汽车的销量预测,(今年)将导致300~400万辆汽车的减产。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对芯片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而且认证流程很长。这是因为汽车对于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非常高,通常一辆汽车的设计寿命在15年或20万公里左右,远大于消费电子产品寿命要求,并且在相同的可靠性要求下,系统组成的部件和环节越多,对组成部件的可靠性要求就越高。所以一款芯片一般需要2年左右时间完成车规级的认证,进入车企供应链后,一般需要拥有5-10年的供货周期。

据相关调查,目前很多企业正在用工业级的芯片切入汽车后装市场,并与车厂一起研发测试“预备符合车规级”的前装新品。这在两三年前还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至少国内车厂是绝对不会接受未过车规级标准的产品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种联合研发测试是一种不必要的成本付出。

正常情况下,要进入汽车领域,打入各一级(Tier1)车电大厂供应链,必须取得两张门票,第一张是由北美汽车产业所推的AEC-Q100(IC)、101(离散元件)、200 (被动零件)可靠度标准;第二张门票,则要符合零失效(Zero Defect)的供应链品质管理标准ISO/TS 16949规范(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方面获悉,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据悉,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持续关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相比于一般的工业芯片,汽车芯片的工作环境更为恶劣,通常工作环境温度低至-40℃,高至155℃,并要克服高振动、多粉尘、油渍、多电磁干扰的问题的困扰。在传统燃油车的ECU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是陶瓷PCB、裸片、金线以及连接外部电路的铝线,这些工艺对于国内半导体或是系统厂商而言,无疑是难以在短时间内翻越的大山。

重拳之下,对于想挟“芯”发“国难财”的企业,应该适可而止了。

猜你喜欢
自给率芯片价格
几家欢喜几家愁,解析欧洲各国的猪肉自给率
芯片测试
价格
价格
价格
多通道采样芯片ADS8556在光伏并网中的应用
价格
74HC164芯片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