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实验小学龙江校区 郭松芳
随着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越来越重视。而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作为学生特殊的表达方式,是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思维的体现,是对语文字、词、句、段和篇的综合体现。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写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写作,教师必须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人格,使得学生在语文写作学习中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不断开拓创新,进行个性化的语文写作,从而让学生的个性在写作中飞扬。
良好的写作教学氛围能够促使教师更有激情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写作作为一种潜意识的语言能力,与语言和思维观念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的实践活动经过大脑的思维观念进行整合组织后大都由语言表达出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更加具体、生动地表达自我观念。在不断的储备、表达后进行凝练,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因此,在实际的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真实的自我,包容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其改正,促使学生敢说、爱说、有话说,以轻松、自在、和谐的写作氛围让学生对于写作不再畏惧,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能力和写作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积极与学生进行对话,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了解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的困难,进行“一对一”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写作中的实际困难;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适当改善教学方案,降低写作要求和难度,缓解学生的写作压力,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以直观、立体的表现方式营造生动、轻松的情感氛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与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对话训练,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口讲话,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敏捷能力。在学生写作水平较为薄弱的阶段,以词、句、段等形式进行练习。如教师以“阳”开头,一个学生组词“阳光”,另一个学生组句“阳光照耀在草地上”等,以此类推,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练习。在写作基础较夯实的阶段,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训练学生进行朗读课外读物、讲故事、背古诗等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擅长和喜爱的方式进行训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营造轻松的课堂环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说话、敢说话,培养学生说的胆量与质量,又能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传统的写作教学强调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避免假话、空话、套话,要对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事、物进行描写,避免虚假写作。然而,传统的写作观念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精神文明的发展,历史上许多艺术瑰宝都是艺术家们在虚构中获得创作灵感的,如李白诗篇的豪迈雄放、屈原楚辞的浪漫多姿、蒲松龄小说的花妖狐媚等,说明了写作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日常生活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冲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虚构想象。对于学生的荒诞离奇的虚构和光怪陆离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教师不应完全扼杀,应该鼓励学生开拓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丰富写作内容,让学生在个性化的想象中进行语文写作。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写作训练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有机结合。
首先,可以进行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练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面对同一写作题目时,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切入,进行推陈出新。如在写作“我的奶奶”时,大多学生的题目切入点往往千篇一律的都是奶奶的和蔼可亲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奶奶进行回忆,启发学生关注作为个体女性,奶奶身上具有的独特女性魅力和性格特征,从社会层面和家庭层面进行切入,更好地发散思维,推陈出新。其次,进行同一中心多种选材练习。命题作文容易限制文章的中心内容,使学生的写作内容比较单一,因此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可以通过立体化的训练,如半命题作文或告诉学生大概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发散思维,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我亲爱的 》以半命题的形式要求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人、事、物进行写作。最后,可以进行同一材料多种体裁的练习。写作的形式内容多样,有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教师在进行写作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思维特征,让学生自由选择体裁进行训练。如以“同学”为例,设置“同班同学”“我的同学情”“我们的同学”这一组写作题目,以议论、记叙、说明等不同体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个性化写作。
个性化的写作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创新作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键因素,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观念,构建开放、发散作文课堂,因为个性化的创新能力需要有创新的思维空间。正所谓“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教师需要创设思维拓展、自由和谐的写作氛围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空间。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发散性的创新思维能力,还需经常练习,在实践中才能收获真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然而,在实际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训练仅局限于日常的考试作文和作业要求,部分教师对于写作内容和次数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写作练笔空间和创新思维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降低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增加学生的练笔写作次数,注重学生练笔写作的质量。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随文练笔,在学习了优美的文章、词句后,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进行仿写、续写或改写。如续写小学语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让学生发散思维续写小蝌蚪找到妈妈后的故事,还可以将随文练笔中的内容融入写作中,丰富写作的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由写作,以开放式的题目、体裁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如抒情的诗歌、叙事的日记、议论的观后感以及打油诗等形式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此外,个性化的创新思维写作需要有实践基础支撑,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去感受生活,充分调动五官去体验事物。除了需要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学生还需要善于用耳朵去聆听世间万物,如小鸟的叫声、树叶的窸窸窣窣、汽车的鸣笛等,用鼻子去嗅花香、果香等,用嘴去感受酸甜苦辣等,用双手去触摸感受不同物体的特点,不断地积累,丰富自身的生活情感。还可以通过多阅读课外书籍,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看到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的良好习惯,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学习不同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从写日记入手进行练笔,基础的日记写作除了记录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创新日记的形式,如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记录写作,观察生活中的自然、事物之间的变化整合成观察日记,搜集名人名言、好词佳句等编写成摘抄日记等。这不仅能鼓励学生细心地观察生活与自然变化,为写作积累素材,还能扩大学生写作练笔的空间,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从而让学生的个性在写作中得到体现。
总之,在现代化的教学体系中,创新思维能力作为个性化写作的重点,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打破固有模式的束缚,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为学生的写作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给予学生充足的写作空间和想象空间,以更好地让学生的个性在写作中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