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育人科学意涵

2021-12-16 02:43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韩炎坪
亚太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程 磊 韩炎坪

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界存在社会本位观、个体主体性人格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观、“三全”育人观、“大思政”育人观等见仁见智的育人观以及与之对应的教育教学目的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则因这种“见仁见智的育人观或目的观”而被视为“一个复杂性的教育实践活动”。只有坚持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学校教育从“育人旧相”到“育人新相”的新跨越。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育人的理解

课程育人,就是各类课程“育人”都在各自的课程教学或实施过程中,“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同时,课程育人更要协同,相向同步而行,“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协同相向同步而行是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课程育人的根本价值取向,更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实施思政育人的应然性道路。在现实中,同向同行“培养什么人”,既有育人的哲理性思考,也有育人的实践性考量,是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更是有理念支撑的实践,是思政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对培养人同向问题、培养人同行问题,甚至课程思政在何种意义上能够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培养人问题的解答,厘清同向同行育人思维脉络和价值内涵,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

(一)“同向”育人的理解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育人首先要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下,在“育人以德”上保持同向,从而在“育人以国”“育人以天下”等问题上保持同向,实现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道路、认同文化、认同制度。也就是说,这几个向度的思考要真正落实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育人指向中去。课程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完善,有所增减,但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根本指向不能松动、变质或异化,要保持一致性。

1.政治方向保持同向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育人问题首先就是要在政治方向上保持同向,突出育人政治属性,善于从政治上考虑育人问题。也就是说,思政课程和各类课程的育人活动、实施环节、教学评价都要突出从政治目标上教育人、政治方法上规范人、政治氛围上熏陶人、政治价值判断上引导人,担负起鲜明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担当,树新人、顾大局,胸怀“家国天下”,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及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价值和方法,不是相互拆台、阳奉阴违,而是遥相呼应,相互融通。因此,新时代应保持政治方向同向,始终坚持中国实际、中国文化、中国道路这一根本,把握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及辩证关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培养人在国家大局、政治大局上要坚定不移、一以贯之、毫不含糊。

2.育人方向保持同向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育人问题要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保持同向。也就是说,育“德”是第一位,第二位才是育“才”,这个方向要保持同向。更深一层次解决“同向”育人问题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育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为了把准高等教育育人方向,要契合有德又有才、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遵循这一根本任务及育人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促进所有人的发展,不落下一人,让每一个生命都出彩。二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才兼备,让人的各个方面发展都成为可能。三是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为人的个性成长成功创新条件。四是促进人自主发展、自我成长,引导学生成为向学的生命。五是促进人终身发展,活到老、学到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终生幸福。

3.文化认同保持同向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育人问题归根到底要在文化认同上保持同向。正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同向育人问题,也就是要在文化认同方面保持自信,要认同自身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育人、能够育好人,坚守自身文化深层次育人智慧与价值,更要善于利用他域先进文明成果和文化智慧,教育引导自身成长、发展。文化自信是开展教育的根本,同时,教育也是自身文化价值及文化生命力得以彰显的重要途径。育人至少要认同以下几种文化,保持同向。一是优秀传统文化,如“自强不息”“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等理念和精神,浸润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沉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标识。二是红色文化。传承“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革命精神,不断升华、再创造,为推动文化认同奠定基础。三是先进文化。继承和发展“爱国主义”和“改革开放”重要精神力量,追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命力。因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育人问题都深层次触及以上几类文化的认同,总体上保持对所阐释的文化选择、方法思考、价值理念等方面协调一致,不争执、不推脱,统一起来、共同育人。

(二)“同行”育人的理解

“同行”问题主要考察的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在培养人这一问题上是否步调一致、协同共进,而不是简单交叉、对接与嫁接结合,甚至平行、并向而行。即思政课程与专业课育人行动一致,学校与社会、家庭育人行动一致,高校与中小幼育人行动一致,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行育人上下一致、内外协同、左右相当。

1.思政课程与专业课育人行动一致

高校专业课和思政课在育人行动上是否步调一致,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所需及育人所求,然而,专业课与思政课在育人共同行动的教育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专业课与思政课各自孤立,存在“孤岛效应”。各专业课和思政课因为过度围绕自身的教学目标,履行特定的功能价值,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和范围内开展教学实践,未能充分发挥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其他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的作用,没有汇成一条“育人”河流。另一方面,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在育人行动中存在差异,育人的行动理念不统一。在新时代严峻的就业创业形式下,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什么课程最有用”的认识和追求中过于功利化、片面化、肤浅化,过于强调育人的实用性、工具性和有用性,以致于学生未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甚至在社会中难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其根本原因在于专业课教师在学生思想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的引导不严格,对学生思想教育虚化、泛化,形式单调、教育方式过于陈旧,单向灌输接受,未能促成在教育课堂上师生双向互动,未能发挥思政课育人的引导力,未能发挥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价值作用。新时代,实施课程思政,应与思政课程在事关国家发展道路、政治思想及理论、制度、文化等方面保持同一行动、同一步调,携手共进。也就是“构筑以课程教学特别是思政课程为内圈层、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课程或通识课题为中圈层、以良好的社会生态和正向观念为课程引导的外圈层的立德树人同心圆”。即是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育人行动课程设计、实施环节、内容选择、方法运用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要同步思考、同行实施、同步对比、同行考核,构建体现立德树人的同行育人体系和根本要求,紧紧把握社会主义高校育人底线、育人规范、育人时代要求。

2.学校与社会、家庭育人行动一致

所处的空间形态不一样,学生在空间场域内所受的课程育人也不一样,学生的思想教育、价值引导、情感养成也就存在差别。学校、社会各行各业、家庭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育人行动上是否步调一致,已成为高等教育开门联合办学,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所求。新时代,各行各业参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力量联合已成为办学重要取向,相互共享信息和资源,更要重视并充分利用这一股力量来扩大办学影响力。现实中,高校不能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唱“独角戏”,更不能是“象牙塔”,而应该是校企合作深度融合、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更需要校级协作、政校行企联合施为,促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育人行动力量,共同为立德树人服务。学校、社会、家庭各相关育人力量相互渗透,形成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行动合力。为此,思政课程不仅仅是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事情,更需要联系社会,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统一行动、相互联系,充分利用各行各业育人载体的力量,实现育人合力。课程思政也不仅仅依赖于专业教师的力量,更需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育人资源,实现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作用。因此,学校、社会、家庭育人各相关方之间功能要相互补充,继续深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改革,进一步厘定高校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行动的功能与边界,建成有特定功效的课程育人体系,明确同行育人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为其他利益相关方参与课程育人提供空间和要求,建构以思政课程为轴心、以课程思政为补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3.高校与中小幼育人行动一致

高等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特别阶段,其下接中小幼教育,各个时间阶段的教育形式都在推进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幼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高等教育是中小幼教育的高级形式,两者共同构成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行动要进一步关照不同学段在全流程课程育人环节中的职能划分、内容重点和关键方法,更要同频共振,上下行动一致,共同施为,形成育人行动共同效应。每一个时间阶段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工作行动目标和要求,要与人的不同阶段的心理、生理和精神意志相适应。中小幼阶段要培养学生真善美基本观念,使之成为向学的生命,充满感性;高校阶段要培养学生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立志成才、感恩诚信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趋向理性认知、理性情感、理性行为、理性意志,从而内化为学生的坚定信仰和意志,外化为自觉行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新时代,高校与中小幼一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向下重视小学和中学的思想政治课育人的衔接作用,要向上有序加深中学、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避免育人内容简单重复和累加。依照循序渐进、螺旋共生上升的原则,合理安排和科学设置不同学段育人内容,不断优化育人结构,推动高校和中小学育人工作携手共进、协同共育、协同发展。

二、正确处理“同向”与“同行”育人的辩证关系

“同向”是育人前提,是育人根本遵循和依据;“同行”是育人目的,是育人实践理路和条件。只有前提“同向”,“同行”育人实践才有可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行”育人目的才能得以实现。因此,要明确“同向”重要性、基础性,更要重视“同行”的实践性、现实性。同向与同行这对关系就是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统一性问题的真实写照,理论离不开实践,实践需要理论支撑。新时代,要继续发挥思政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又要充分利用好课程思政实施思政育人重要环节,实现两者同向同行育人,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同向”与“同行”育人的共同点体现在:一是核心内涵相同,强调教书育人,即传道、授业、解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二是目标共同性,最终都是在“立德树人”的目标下,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方向一致性,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四是功能同向性,都在于如何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整体上而言,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向”与“同行”育人的不同点体现在:一是内容不同。思政课程侧重于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点在课程,是同向同行育人的主渠道。而课程思政侧重于在各类课程实施思想价值引领,增强政治意识,重点在育人环节,是同向同行育人的协同方面。二是特点不同。从课程类型和思政育人的功能定位来讲,思政课程是思政育人的主渠道,起精神引领的主导作用;通识课、公共基础课、综合素养课主要协同思政课程发挥思政扩展育人作用;哲学社会课程协同思政课程发挥思政育人的深化作用;自然科学课程协同思政课程发挥思政育人的渗透辐射作用。

综上所述,“同向”问题带有根本性,要求两者在政治上、价值观上保持一致方向,否则,一切都将无从谈起。同时通过“同行”这一实践推进,可以有效检验“同向”的方式方法问题,避免相互对立、彼此内耗。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新形态,就是要建立在对共同育人的“同向”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反思的基础上,践行和推进如何实施同行、如何结伴同行及检验之前同向育人的方式方法问题,既要坚守方向性的问题,在政治、信仰、核心价值上保持统一方向,也要切实推进同向实践问题,多行动、多实践,同向同行联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