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任培林 黄美娴 邹雨芹
“只有传承而没有创新的民间艺术是会走向消亡的。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出路,只有创新,传承才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青神有这么一位竹编大师,他既是中学校长,又是公司总经理,还被四川省文联授予“四川省十大民间艺术家”“四川省民间艺术大师”,被四川省工美协会评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被国际职业规划鉴定中心评为“国际工艺美术大师”。这位大师就是张德明,一位生于50年代、却依旧保有少年热忱的“斜杠青年”。
出生于竹编之乡的张德明,当时左邻右坊家家都会编一些日用品,从小耳濡目染,四五岁时和奶奶学习竹编。他人生的第一件作品就是“咪咪羊”,而这一作品正是张德明一生竹编事业的起源。然而当时清贫的生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竹编不是一份艺术品,更多的是换取油盐酱醋的商品。当时的张德明大师也不例外,奶奶就是他在竹编上最好的启蒙老师,边学边帮着奶奶编织“笆笆扇”,就是小时候的课外活动。这些蒲扇,一编就是十来年。
上中学期间,他向同学学习编“细篾条”扇子,同时采用索骥法在细篾条扇子上编织简单花纹和字。当时国家大量收购篾扇,张德明通过售卖赚取了4块8毛钱,这是他当时一个月的生活费,从此他对竹编的兴趣更添一分。参加工作后,他在教授音乐之余钻研编织一些既实用又好看的竹编制品。他虚心向校内外、省内外竹编教师、艺人、专家学习,潜心于竹编艺术的教学与研究。在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中,张德明逐渐体会到竹编中蕴藏的无限趣味。
20世纪末,由于时代环境的影响,竹编工艺专业在青神无法继续开设,张德明心急如焚,时任职业中学校长的他重开了高中竹编班。他邀请初中毕业班到职中参观竹编艺术品,让学生们感受竹编艺术的魅力。同时,他还编写了《中国竹编艺术之精粹-平面竹编》讲义,第一次从竹编艺术的发展历史、创作、价值、欣赏等方面作了阐释,激发了学生学习竹编的热情。
在张德明大师生命中有过最痛苦的一段日子,他的儿子是一名武警战士,在一次救援行动中牺牲。那段时日彻夜难眠的他从钟爱的竹编艺术中得到了慰藉,将手中的竹子称为“忘忧竹”,一度开始编织手中的作品就忘记时间和悲伤。张德明经过这段经历,觉得竹编就像自己的人生有兴旺之时也有低迷之际,要想变得坚韧就得像竹子一般经历风吹雨打。
经过几十年人生经历的沉淀,他探索和挖掘竹编艺术品特色,由题材再创转为自创;由“形似”转向“神形皆备”;由单一的素色、双色转向套色和多色彩;由单一的“阳编”转向“阴编”“阴阳同编”;由一般的装饰品、工艺品转向珍贵艺术品、收藏品;由单调的竹木装饰转向精裱轴式装潢等。
2005年,在做了大量的试验后,张德明成功以纸、绫、绸、缎等纺织品为载体,以竹编为画心,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竹编艺术字画装裱技术,并于2007年4月申报国家专利。它解决了传统竹编艺术品易变色、易开裂、易蛀虫、不上档次、不便携带、不易保存等问题,也使竹编艺术更具民族性、艺术性。他首创的折叠册式竹编艺术品,将画面分开单独编织,然后将每一幅竹编画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如《八仙图》《十二花神》《十二金钗》等竹编艺术品,成为了藏家的收藏品。摸索出采用切换经纬竹丝的方法,张德明首次在素色竹编上套红色,在对比色竹编上套第三色、第四色,从而形成多彩竹编艺术品。他的竹编艺术品《虎》在日本展出时引起轰动。《中国印》在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更是受到一致好评。
近年来,张德明又对传统的瓷胎竹编进行了创新,开创了“双线交叉走丝”的编织方法。他用0.33毫米的极细丝,编成的“桥”系列作品被爱马仕收藏。瓷胎竹编是个细活,不像一般的竹编,用的竹丝选料要非常严格。必须选节长66厘米以上、没有划痕的两年青壮竹来编织。有句行话叫“经篾薄如绸,纬丝绷如发”,指的就是上好的竹丝。每100斤原竹只能抽丝8两,其价值同银子相当。
选好所要的白瓷,然后紧贴瓷器外表用竹丝进行编织和包裹。传统的瓷胎竹编,都是一根经篾一根编篾,单根竹丝编织。张老师发现用两根竹丝交叉着行走,可以完全改变最后的编织效果。“两根竹丝交叉编织法,立体效果好。技艺完全变成了艺术。”
当单根竹丝垂直行走时,所创造的只是平面的瓷胎竹编。当经篾增加至两根,编篾也加至两根时,编织的空间发生了改变,又创造出另一个图谱来,因此,在竹丝行走的编织过程中,一层层攀缘经篾而上的编篾,在有意无意间,交织成了两种图案。
“本来紧扣在瓷胎上的线条,开始流动起来,变得生动。如有了生命般。线条有静有动,互相呼应起来,那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竹编肌理。”张老师说。
同时,他在培养大量竹编人才之外,将视线投注于广阔的国内市场,已经初见成效。“我们推出了一些精美的竹筐、摆件等,目前来看网络受众还挺多,市场潜力很大。”张德明说。“只有传承而没有创新的民间艺术是会走向消亡的。传承是基础、创新是出路,只有创新,传承才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抚摸着手中的竹丝,张德明说,“这辈子,我一定会为中国竹编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做出毕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