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聂梦兮
绿色发展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青神县依托竹资源优势,多措并举,充分发挥“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
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视察时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让竹林成为四川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为此,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深入贯彻坚持“做大竹林基地、做强竹编园区、做深竹旅融合、做优竹艺平台”,充分发挥“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
制定“年万亩栽竹”计划,财政每年安排栽竹专项资金500万元,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按500元/亩的标准对新栽或改良老竹林,连片5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专合组织给予补助,打造工业原料竹林基地、食用经济竹林基地、旅游生态竹林基地。近3年财政投入1000万元,提供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完善竹林基地生产道路、灌溉水渠、蓄水池等基础设施,支持基地建设竹木生长、采伐等智能监测系统,打造现代化竹林基地。
组建研究中心提升质量。青神县打造了全国竹子研究中心,加以配套100亩竹种科研示范基地,打造竹产业院士、博士工作站,建设环龙竹材利用省级工程实验室,引进林学教授等高端人才,建设竹种母本园、示范园、选种园“三园”,收集栽种国内外竹类320余种,培育出粉单竹、斑布1号等优良竹品种。实施竹林低产改造和丰产培育行动,制定用材竹、景观竹等优质竹木推广方案。
基础先行培育产业。编制青神竹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旅游等单项规划5个。每年安排财政资金3000万元支持园区建设,并优先解决园区用地指标,支持环龙新材料、状元竹艺等重点竹产业企业扩产提质。目前,园区已集聚竹产业及相关企业130户,形成竹产品加工、基地培育、教育培训、网络营销、仓储物流、文化交流会展等完整的竹产业体系。
校地合作推进创新。实施竹产业创新研发计划,制定竹制品核心技术需求清单和科技成果转化清单,引进成都艺术职业大学,共建青神竹编艺术研发中心。举办政产学研对接会,促成环龙新材料等企业与清华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盟。每年安排研发补助资金1000万元,支持实施竹生物质精炼、竹编机械自动化装备等科技攻关项目20余个,开发本色竹浆纸、竹包装等新产品10余类。
支持龙头创建品牌。实施“竹+品牌”发展战略,支持云华竹旅等重点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定品牌培育发展规划。对成功创建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发挥海外眉山商会、驻外经合局作用,促成环龙新材料、竹福竹艺等重点竹产业企业与美国梦工厂、爱马仕等国际知名品牌合作。
突出竹生态建设旅游景区。将竹旅游纳入全县全域旅游规划,依托尖山竹海、中岩寺等景区,编制竹生态旅游景区建设项目5个。引进华颐文旅等文旅企业,加快建设竹林院子、竹艺水乡、竹主题度假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支持景区争创国家级、省级竹类森林康养基地。实施竹林风景线建设工程,沿眉青快速通道、岷东大道等干道,打造竹林景观带,栽植10米以上的生态景观竹,打造竹里桃花等主题景观点,把竹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结合起来。
融入竹元素发展城市观光。丰富的自然景观让青神县成了旅游观光的好去处。通过竹城景观提升行动,以及中国竹艺城、国际竹艺博物馆等竹元素城市景区项目建设,打造成熟的海棠竹溪、竹林湿地公园等主题公园,竹林大道、翠竹廊道等,老城区旧貌换新颜,一座山水生态城市显露雏形。国际竹艺城景区获评眉山市第一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线上线下同时进行,与携程、途牛等旅游网站合作,推出竹文化之旅城市观光线路以吸引游客。
打造竹特色提升乡村旅游。实施林家乐提档升级行动,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业主按照星级标准提升硬件设施。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发展竹林乡村旅游业,打造一批“竹+民俗文化”“竹+红色文化”特色竹林人家,推出“东坡竹宴”等特色餐饮,形成赏竹艺、品竹宴、住竹楼、观竹景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国际交流,生态景区,竹编品牌以及科技园区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产业正成为青神县产业经济的活力源,为青神的产业转型、品牌提档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打造“五大中心”办好“会”和“节”。加快建设国际竹文化体验中心、国际竹产业培训中心、全国竹产业交易中心、全国竹产品加工中心、全国竹产业研究中心,完善竹交易博览、竹编展示、竹文化体验等功能。全国竹产业交易中心入驻国内外竹产业企业77家8万余件产品。按国际化高标准举办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和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
借力国际组织宣传推介。借助国际竹藤组织搭建“青神竹编”全球宣传平台,已与哥斯达黎加等4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深度参与了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并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建国际竹藤组织园,精选2800余件青神竹产品参展,青神竹桶成为世园会开幕式中外领导人植树环节专用桶。
建设国际基地传承文化。依托国际竹藤组织、国际竹藤中心青神培训基地实施“青神竹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行动,编印竹丝制作、平面竹编等竹编教材20余套。实施竹编“千人培训”计划,培育国家、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和竹编高级工艺美术师124人,储备后备人才1500人,培训产业技术工人1万多人次,荣获“竹编艺术传承国际范例奖”。支持云华竹旅等竹产业龙头企业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竹艺文化发展联盟,开展国际培训10余期,培训巴西、厄瓜多尔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竹产业从业者6000余人,被授予“国际竹手工艺培训基地”。
目前全县竹林面积已达19.8万亩,建成竹林廊道4条、竹林小镇2个、竹主题公园3个。不仅如此,青城县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截至2019年6月,青城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60天,较同期提升25%,青城县境内岷江流域水质稳定到Ⅲ类,竹真正成了青城县绿色生态屏障。
产业链不断延伸,青神竹产品从单一品种到平面竹编、瓷胎竹编、立体竹编、竹家具、竹浆纸等20余个种类2000余种产品的完整产业体系,被评为“国际竹编之都”。品牌建设实现重大突破,“青神竹编”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竹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建成国际竹艺城4A级旅游景区,2018年全县竹旅游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
开放发展提升青神国际影响。以会节搭建起开放发展的桥梁,青城县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竹文化节、2018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并先后组织重点竹企业参加第123届、124届、125届广交会、西博会等国际国内营销会展,青神竹编先后亮相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第23届意大利米兰国际手工艺博览会,共计签约项目62个,金额165.61亿元,接待客商26.7万人次。强强联合不断提升国际能见度,与安吉等竹产业发达地区搭建了互惠共赢发展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模式,青神竹产品远销欧、美、澳以及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绿色发展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全球森林资源匮乏,以竹代木是未来竹产业发展方向。一是政策引领。在深入研究竹产业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撬动作用,引导产业发展;二是招强引优。针对竹子砍伐环节遗留的废弃物等问题,招引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优质新能源企业入驻园区,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三是转型升级。原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在生态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要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创新发展是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面临资源不足、客商较少等问题,唯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永续动力。一是学习创新。积极向日本、韩国以及国内浙江等竹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学习,引进国际化的设计团队和专业人才,研发培育一批引领市场的国际高端拳头产品,站稳竹产业的潮头。二是技艺创新。依托青神竹编非遗技艺,大力发展技术创新,丰富产品种类,在创新型竹制品市场中做到有话语权。三是市场创新。在市场信息化时代,推进“互联网+”模式,与客户构建互联互通关系,积极探索国际市场。
开放发展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永续动力。开放发展是世界进步的永恒主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放合作,青神竹产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一是会节经济。树立以会节谋发展,以会节促经济的产业发展新理念,每年组织重点竹企业参加以广交会等为代表的国际国内营销会展,大力发展会节经济。二是抱团发展。福建、浙江、安徽等地竹产业已经取得很大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市场基础。青神竹产业坚持抱团发展、错位发展,找到自己的优势、特色,形成自己特有的产业,打造青神特色“金字招牌”。三是平台模式。政府牵头,企业自主,与国际国内竹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搭建了互惠共赢发展平台,探索跨境电商发展模式,做到线上建市场、线下建商场,让青神竹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