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朋
本文以2019年~2020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数据为基础,进一步对学生就业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思考,探索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促进影像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1]。
2019年~2020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共计95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61人。除2人来自河南省外,其余都为安徽省内生源。文中的数据仅作为分析的参考值,最终的就业数据以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的数据为准。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毕业生人数比2019年增加一倍多。女生人数多于男生人数,女生就业率高于男生就业率也高于总就业率。尽管2020年总就业率比2019年高出11%,但总体就业率的水平依然不高[2]。
表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统计
2019年、2020年已就业学生去向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2019年、2020年就业学生去向分布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与2019年相比较,2020年毕业后的学生去医院和医疗类公司的百分比下降了22.3%。与此同时,去非医疗类公司的百分比上升了21.6%。升学和其他类比例变化不明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非医疗类工作的百分比升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毕业生专业与岗位的匹配度失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从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搜集安徽省部分高职高专院校2019届、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从中选取开设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院校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安徽省部分高职高专院校2019、2020届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情况/%
在这9个院校中,某高职学院2020届的就业率比2019届提高了约8%。其周边两所学院的就业率下降了10%以上。其他院校的就业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皖西卫生职业学院的就业率下降的幅度最大。可以预计2021年影像技术专业就业的前景并不乐观。
选取2020年毕业生第二和第三学期的医学课程成绩,计算每位学生的平均分,以及对2020年就业去向为医院和医疗类公司的学生的平均分进行统计分析,如图2所示。
图2 平均数分布示意图
根据图2可知,医学课程平均分80分以上的学生的比例仅为9%。大专院校招生时,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总体水平依旧较低。此外,就业去向为医院和医疗类公司学生的分数在80分以上的比例为8%,相对较低。
根据相关调查可知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经验和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所占的比例为63.83%。虽然在被录用前,学生已经在医院实习了将近1年,但实践操作知识依旧不够。这就要求学生毕业前要积极寻找实践的机会,强化实际操作的技能。
某高职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关于2019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部分)的结果如表3。
表3 2019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部分)
调研显示,毕业生升学比例为1.06%,相对较低。2019年~2020年,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中升学的比例为3%。尽管大专院校就业主要面向乡镇等基层医院和社区、私立医院和企业等单位,但随着毕业生规模扩大,竞争更激烈。与本科生相比,面临着很大劣势。学院应鼓励成绩优秀学生考取本科院校,既有利于提高学院知名度,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发展。
学院应深入分析毕业生专业对口岗位的特点和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反推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此设定专业课程并构建以职业需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岗位所需的必备知识和能力为导向,制定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匹配。
根据专业培养要求,设置合理的实践内容,购买充足的教学仪器,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医生和技术人员,适当增加实践教学次数。除正常的大三学年到医院实习时间外,学院应该积极联系医院、企业,在假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1.构建就业指导体系。学院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专业培养方案,坚持以学生就业成才为目标,完善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在第二年进行职业素养培训,使学生会搜集就业信息,准备必要的就业条件。对毕业学年进行个性化指导、求职指导、创业教育等。
2.加强就业信息服务。要充分利用社会招聘网站、企业和事业单位等官方网站的信息资源,拓展网上就业市场。重视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开辟新的就业渠道。根据学院专业人数,积极联系相关医院和企业,组织大型招聘会。完善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分类别、专业、地域的提供信息。
总之,2020年某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就业率比2019年就业率提高约8%,但总体就业率依旧不高,毕业生选择到安徽省外工作趋势明显。非医疗类公司就业比例上升,说明影像技术专业和岗位需求出现较大失衡,毕业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需进一步加强,学院应投入更多精力完善就业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