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措施

2021-12-15 06:13李丹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19期
关键词:抗旱农田水利防汛

李丹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因此有效地进行农田水利防汛抗旱对于农业发展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笔者主要就农田水利在防汛抗旱中的重要性及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防汛;抗旱;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现阶段,世界各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对农业发展的需求使得我国必须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影响灌区农田发展的情况,常见的影响因素有管理方式不当、资金缺乏等,只有解决了这些影响因素,才能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稳定发展。

1 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汛抗旱的重要性

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防汛抗旱功能。例如:在低洼地区,长期遭受大雨的农田,很容易发生农田大面积积水的问题,从而对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严重影响。相应地,也会对周围的居民生活以及工业发展带来影响。此时可以利用水利工程中的蓄水、调水技术,将多余水量转到其他需要水的土地中, 这样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旱涝灾害带来的危害。根据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并在调查分析周边地区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选择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该处的情况进行水利工程旱涝防治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2 农田水利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2.1 农田水利建设缺乏资金投入

现如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农田水利的井、泵、电等工程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由于农村资金的缺乏,难以保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没有办法对农田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费用进行有效维持,或者是水利渠道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但现在的农村没有免费劳动工,也没有资金聘请劳动工。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投入缺乏,会严重阻碍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进步,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1]。

2.2 设施老旧、设备落后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整体发展情况有待提高。我国农田水利设施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修建的,存在老化等现象,影响了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整体发展。

由于部分农田水利设施比较老旧,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差。还有部分地区的农田并没有相关的水利设备,制约了基础性建设的开展进程。

2.3 管理意识不足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产权模糊、责任不明的问题。虽然通常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隶属于乡镇水利服务站管理,乡镇水利服务站会安排专门人员对其进行定期养护管理,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农田水利工程极易出现问题故障,从而无法发挥其应有功效。

2.4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设计中,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由于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就会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产权、维护以及管理等环节造成影响。比如,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一些比较先进的设备来辅助农田水利工程,但这些设备没有一个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维护和管理,从而造成这些设备产生严重的损害或丢失。

3 对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的管理措施

3.1 加大农田水利中的投入资金

众所周知,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而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能够带动农民的经济增收。要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稳定发展,就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目前,大多数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都是依赖于国家投入,而我国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

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应对不同地区的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进行掌握,并推出多渠道的资金投入解决方法。可以是根据政府相关补贴来解决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问题,也可以是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地区相关负责人与当地的知名企业进行沟通,通过招商引资的方法解决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需求。这样可以有效拓展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从而提高农业农村经济效益。

3.2 定期对相关设施进行合理改造

随着时代发展,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部分地区仍存在设备老旧等问题,对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已针对农田水利管理工作建立了专项资金,能够支持各地区农业管理人员进一步完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有效确保水利工程的灌溉效果。在日常使用期间,管理人员要重视设备的维修工作,确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2]。

3.3 加大农村水资源治理力度

当前我国农村普遍面临着淡水资源减少的问题,同时水资源污染问题也十分的严重,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得农产品深加工、农村养殖、乡(镇)企业等排放的污水大量增加,对河道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水环境恶化,不仅阻碍着农业农村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加强水源的保护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应加大对排污企业的治理,促进绿色农业的发展, 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促使农村的水源得以有效的改善。另外,由于农村地区的乱砍滥伐现象十分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对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因此在治理河道水污染的同时,还要治理乱砍滥伐现象,改善生态环境, 创造良好的水源环境。

3.4 采用防渗技术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水资源运输占有很大比重,只有做好防渗水工作,才能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切实保障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在以往的农田水利工程中,农户通常采用挖土成渠的方式进行引水,这种引水方式由于未对沟渠采取防渗水措施,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引入农田的水只占总引水量的60%。因此,在水资源运输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渗水工作,从而最大限度避免水资源浪费。当前常用的防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运用水泥及石块进行修建;另一种是运用聚苯二烯泡沫塑料板修建。前一种修建成本较低,后一种防渗水效果较好,而且具有一定的防冻作用[3]。

3.5 提高抗洪管理力度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而言,防洪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检验标准。在完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时,首先要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者个人。在开展工作期间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机制,以此提高工作人员的执行能力,确保防洪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巡检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做好后续养护工作, 延长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水库是蓄水防汛的关键设施,地区农业管理人员要定期进行除险加固工作,及时优化水库设备配置。技术人员要结合水库情况制订后续维护方案和防渗处理措施,定期开展维护工作,保障水库运行状态良好。一旦水库出现渗漏问题,要第一时间進行处理。

结束语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处于建设完善中,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势在必行,可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来提高管理效率。农业水利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应放在改造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上,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以此提升我国农田水利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莉华,耿兵.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8,(8).

[2]李富祥.浅论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作用与建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2).

猜你喜欢
抗旱农田水利防汛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泗张镇:代表严督防汛工作
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和对策
河南为农田水利设施“上保险”
安徽天长:用防汛实践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
云南:抗旱保苗促春耕
倾力支持农民抗旱浇麦保丰收
文山抗旱赋
中原众志成城驱旱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