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梓彬 谢岗龙 阮文翩 刘碧莹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0-002-03
摘 要 为了解学校武术开展状况与教育设计思路,对玉鸣小学“武术教学”开展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开展形式、比赛情况、师资力量、校风建设等。其结论为:“武术教学活动”在玉鸣小学有着独特的特色,其开展路线多,内容形式丰富,已取得较好的竞赛成绩,校风建设小有成就,学生对武术课程满意程度高,武术师资力量精悍,但仍存在设施不健全、地域传统文化缺失等问题。本研究还针对该现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对武术活动在校园中的开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 学校体育 武术教学 开展路线 竞赛情况 校风建设 地域传统文化
在国家倡导民族振兴和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武术作为一项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它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思想,它是历史人民智慧的结晶。2010年9月1日,全国中小学拉开了武术进校园建设的序幕。武术活动进校园可起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与劳育一体化的教育效果,为校园活动添祝一缕阳光。同时,作为新一代的莘莘学子而言,引领他们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学生是祖国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换的作用。因此学校开设武术课,抓好武术教学工作成为学校体育的重中之重。
其次,国家将体育人才培养的重心慢慢转移到学校教育中,因此对现阶段的学校武术教育情况进行仔细研究很有价值。玉鸣小学于近两年来创建校武术队,编创学校特色武术操,由教师带领学生于大课间练习,强身健体,丰富学校课余活动,逐步打造特色学校文化品牌。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为了解学校武术开展状况与教育设计思路,本文以广州市玉鸣小学为例,对其武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其进一步深化武术进校园、打造学校体育品牌提供一些建议,且为“武术进校园活动”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通过百度学术、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以“武术进校园”“校园武术”等作为关键词检索并筛选了23篇论文,为此研究提供一些研究思路与理论依据。
2.访谈法。通过对玉鸣小学在校武术教师进行访谈,主要访谈内容为武术活动进校园开展状况,包括教学内容、开展形式、比赛情况、师资力量等方面。
3.实地考察法。对玉鸣小学武术活动开展进行实地调查,主要记录具体的开展情况,研究玉鸣小学的校风文化建设、武术训练情况、学生满意度以及一些可改进的地方。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玉鸣小学武术教学开展路线
玉鸣小学武术活动开展主要分为三大主线开展,一是一年级普及班;二是大课间武术操,三是打造校武术队。
一年级一共有6个普及班,主要是以体育课的形式进行,普及班上课计划为每周一次课。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对武术形成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教学内容主要有拳、掌、勾、弓、马、仆、歇、虚、正踢、里合、外摆等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伐,以及学校自编武术操。
武术操的对象是学校全体学生,与学校的广播操在大课间进行一起在大课间进行。武术操编创由单冲拳、双冲拳、虎爪、鞭拳、砸拳、推掌、跳跃和整理运动八个小节组成,每个小节都包含不同的手型手法和步型,步伐动作新颖而具有标志性。武术操开始口号——“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结束口号——“琢玉成器、百鸟和鸣、玉鸣学子、奋勇前行”。这些元素的增添既是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又体现了武术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教育。
武术队面向全校招生,主要是由一年级普及班中选拔较优秀的學生进行培养,其教学内容主要有传统拳(少林连环拳)、规定拳、太极拳、初级刀、枪、棍、剑等。
(二)玉鸣小学武术竞赛情况
武术赛事对于学生学习态度具有不可分割且深度关联的社会文化,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下,武术赛事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表现欲、自我认知与自我满足感[1]。玉鸣小学校武术队成立以来,共参加过两次黄埔区中小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在竞赛过程中,武术队成员沉着应对、临危不惧,表现出优异的成绩,均取得团体总分前八的好成绩,武术队指导老师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从项目参加情况分析,玉鸣小学主要参加项目为初级竞赛套路,其中包括初级长拳、南拳、刀、枪、棍、剑等,以及传统拳种(少林连环拳),太极拳项目仅有一名同学获奖。从参赛对象阶段而言,玉鸣小学参赛运动员多为1~3年级的学生,4~6年级的学生参赛率较低,高年级队伍尚不完整,因为玉鸣小学属于新建设学校,暂未向6年级招生。从学情分析是,1~3年级学生学习压力不足4~5年级大,另一方面,由于玉鸣小学武术进校园活动开展不足3年,队员选拔大多是从一年级普及课中进行选拔,且学校校队众多,生源匮乏,所以校队人才未向高年级学生靠拢,只能选拔一些有底子的学生。就政策分析,现阶段国家大力推广武术进校园,这无疑是为竞技武术和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大众基础与方向。其次竞技武术的训练方式较为科学化,具有循序渐进、负荷适宜等原则特点,对于学生而言,能更好地发展学生阶段性的柔韧、力量、速度、协调等素质。
从获奖比例来看,学生的器械项目获奖人次高于徒手项目的获奖人次。其中,规定南棍、初级棍术、初级剑术的获奖名次较为靠前。经过深入了解分析,这是由于器械自身学习难度较大,对于小学生而言难以练好。但玉鸣小学的训练方案中较为科学,有专练基本功、专练徒手套路、专练器械套路的时间安排。从学生的心理层面上考虑,学生对器械的喜爱程度比徒手项目的喜好程度高,因为小孩子对新接触的东西而言较有新鲜感,能够促发对器械的学习动机。
(三)校风文化建设
自从普及班与校武术队建立以来,他们便承担了各类舞台节目表演的一部分,在各种主题活动、运动会开幕式、闭幕式,都会看到震撼人心的武术表演。他们已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学生带着浓浓的校园拼搏精神与爱国情怀,传播着自己对武术的一份热爱与追求。另外,在武术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会穿插一些家国情怀的故事讲解、武术历史文化的故事典故以及武术动作的含义、武德精神等。这些教育对学生来说都是潜移默化的,会逐步加深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同时这也是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举措。
(四)校队训练情况
玉鸣小学武术队队员目前共计26人,从一年级开始选拔人才,人才选拔培养模式已经小有成就。武术队队员一周训练4次,早训晚训各2次,早训时间为7点30分到8点45分,共计1小时15分钟,晚训时间为下午四点半到六点,为1小时。早训的内容主要为柔韧以及基本功练习,晚训的内容为套路以及体能。从训练内容安排上,笔者认为这是比较符合小学生阶段的,早训强度不宜过高,晚上套路训练以及加强体能,这对于小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柔韧、力量、协调)都是有帮助的。
(五)学生满意情况
在对学生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武术的了解大多都是通过电视、电影和新媒体的途径。相对比其他的体育项目,接近六成的学生更倾向于学习武术,他们认为武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让他们梦想成为“超人”,拥有“超能力”。对他们而言,学习武术的目的是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拉风炫酷、结交朋友。就武术学习的难易程度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武术不难,接近一成的学生认为有点难度,这一点可能是兴趣不足所致。他们对目前玉鸣小学开展的武术进校园活动表示非常喜欢,希望学校内可以组织校内的武术比赛,增进同学间的武术交流。他们认为自从学习武术后,身体更强壮,睡眠质量更好,朋友变多,学习专注力也提高了。大部分同学也愿意将武术学习作为一项长期的活动坚持下去,认为青少年学习武术是有必要的。
学生对武术魅力的具体表现表述为:穿漂亮的表演服装进行展示、很有集体氛围、能让整个人充满力量、可以学习到武术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他们很愿意将武术分享给周围的同学朋友,希望更多的人学习武术。综合可见,玉鸣小学的学生对武术进校园的满意程度极高。
(六)玉鸣小学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影响学校武术课程发展的重要因素[2]。教师作为学校体育课堂的设计者、执行者,应当具备有强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就调查发现,玉鸣小学目前有两位武术教师,就其身份探究,一位是来自师范院校的体育本科生,国家武术二级裁判员,在校期间学习武术为学校多次取得省前三的好名次,主要是从事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负责一年级的武术普及课、全校武术操以及校队的教学训练管理。另一位是属于外聘教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是国家级职业社会体育(武术)指导员、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裁判员、二级运动员,主要负责校队的教学训练。通过对武术教师身份的探究可看出,玉鸣小学虽然武术专项教师数量不多,但是教师的专业素养过硬,这对于玉鸣小学武术队水平的提高是极其有帮助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武术进校园的存在问题,经查看多篇文献后发现大多学校存在领导不重视[3]、武术师资力量不足、教学中传统文化缺失[4]、资金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5]、武术教学内容形式不完善、教学场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经过实地调查与访谈后发现,玉鸣小学在武术进校园活动发展方面存在下列问题。
(一)教学设施尚不健全
据实地考察,玉鸣小学的武术装备与器械充足,但武术教学设施场地不足。学生统一购有一批武术器械与竞赛表演服装,这对学生学习提高有一定帮助,服装的独特设计让学生认为自己独树一帜,在舞台表演的自己犹如亮片散发光芒。由于玉鸣小学场地面积规模较小,学生都在操场上进行訓练,训练期间遇雨则停。这对武术队的日常规范化训练是一个硬件阻碍,其次,学校尚未有完全规格的武术垫,这对处于发育阶段的孩子们的成长是有一定影响的。具研究考证,武术跳跃动作在硬地中完成,可能会导致扁平足弓,另一方面,在没有弹性的硬地上弹跳,一是没有安全保障,二是不利于小孩身高发育。
(二)校本课程缺乏
长期以来,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尤其是在学校体育新兴的武术项目中,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特点,不同地域的武术更是缺乏符合不同地域间代表性武术的学校校本课程。犹如玉鸣小学,虽是有大致的武术教学训练安排,但是尚未达到全校普及的地步。对于玉鸣小学武术进校园的发展来说,需要有一套适合本校的武术校本课程,将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同学的教学内容、训练方法给细致的制定出来。席吉海[6]在对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提出,要将礼仪、道德行为一并列入校本课程内容中,这对小学生性格的塑造尤为重要。武术校本课程的制定,能完善武术教学训练体系,有利于全校规模化的进行武术教学,更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三)地域传统文化缺失
武术进校园活动的传承,不只是一项运动项目的引入,还应是文化的传播。这种文化包含地域性的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玉鸣小学的武术文化讲解是在武术教学中穿梭的,犹如抱拳礼的解释。但笔者认为这是不够的,对于武术背后蕴含的中华武术文化应当是以历史、地域、人文为背景的。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植根于文化土壤,注重武术文化渗透,以地域性为主导,打破范式去总结归纳[7]。其次,在玉鸣小学武术项目教学的选取中,笔者认为还应注重地域的文化特征,犹如岭南地区的代表性拳种的学习。从文化认同角度上讲,这是一种地域文化圈,是先人们的一种族群意识的体现,去选择、学习这种文化,才能更好地领悟这个文化圈的人文特点,促进地域上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武术教学活动在不同年级面临着不同的挑战,玉鸣小学的“武术进校园”开展具有独特的特色。推广两三年来,效果颇优,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已取得较好的竞赛成绩,校风建设小有成就,学生训练认真刻苦,对武术课程满意程度高,师资力量精悍。但其武术教育仍存在设施不健全、缺乏武术校本课程建设的问题,在武术文化教育模块,缺乏地域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对策
武术进校园活动推广应从主体、客体出发,不断研发武术自身的技术特点以及丰富其文化内涵,结合学校的地域特征选择优秀拳种学习,再结合校风建设研发符合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教材。
1.更新武术教学理念,重技术的过程也重文化熏陶。武术是一门教育,武术在进行动作教学的同时,要注重文化方面的熏陶渗透,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探索武術文化的教育价值,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2.研发武术校本课程。武术校本课程是针对不同学校情况所研发出来的教材,这样的教材具有针对性、教育性、文化性以及科学性。校本课程的研发能够使学校武术教师、学生等都能更清晰地看到武术的教育理念、教学体系以及培养目标。
3.开展武术教育主题班课。武术教育主题班课的开展是武术结合校风建设的表现,将其开展成为主题班课,有助于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武术的全方位概念,了解其文化特征。
4.引进地方代表性拳种教学。地方代表性拳种是地域文化的特征,武术的教学中能够融合地理、历史学科的知识贯穿,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的身份认同。
5.提高投入资金,加强武术设施建设。武术设施建设是武术进校园活动的硬件保障,充足的资金能保证武术训练的教学环境和器材使用,引进高质量师资力量从事武术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武术训练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稳.武术赛事媒介对大学生武术态度、行为影响的逻辑分析——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J].军事体育学报,2019,38(02):91-94+125.
[2]高志明.江苏省淮安市小学武术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3]苏浩然.河南省武术特色学校武术师资组成现状的调查报告[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19.
[4]张浩.高校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1):194-195.
[5]刘红星.湖南省中小学“武术进校园”活动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16.
[6]席吉海.关于小学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12):75-76.
[7]余金汉.武术进校园问题探讨[J].武术研究,2016,1(10):71-73.